如何实现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2016-03-11 16:12刘艳辉
考试周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学案教材

刘艳辉

如何实施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达到培养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目的,成为每个老师和地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简单论述怎样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1.优化课前准备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要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须具备一些必要的知识准备,因此课前应指导学生预习。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完成下学期教材每一章课题研究,进行整体预习。例如,讲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调查自己家族(3—4代)人口增长和迁移状况,了解自己家族人口变化特点,并试着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为学习人口发展、分布做充分准备。还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自学,找出疑难问题,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2.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

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抑扬顿挫的词语,往往能主宰全局,使学生思路紧密围绕教师转。地理老师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还要自然生动、情感激越,这样才能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如果教师上课一种腔调到底,学生会疲倦。采用多种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地理课堂焕发活力。

3.上课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并把学习目标自始至终展示给学生

展示途径有导学案、多媒体等,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任务”学习,有明确无误的学习目标。

呈现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重难点及应该掌握的程度。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不要用模糊语言,而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举例说明”、“读图说明”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侧重“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不要太多,要有可验证性,当堂训练要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4.精心备课,编制好导学案(导学案分为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

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教学设计不精心,如很多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甚至某些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这种不精心备课导致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对象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不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不能预想到课堂上可能遇到学生提出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工夫,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不能单纯写教案,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并且编制好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备教材要花工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重难点,备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另外,因为导学案既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又是教师教学的路线图,所以编好导学案是上好高效课堂的前提。导学案分为课前预习案和课内探究案,课前预习案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要点、预习自测和信息链接;课内探究案包括预习交流、互动探究、质疑反思、当堂达标。

5.借助多媒体手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尤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可使学生不约而同地集中目光;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活泼的教学氛围,令学生耳目一新,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形式呈现立体化、多方位化,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地理教学中如果恰当用好多媒体,无疑会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学习城市地域结构内容时,采用影像方式让学生观看《承德我可爱的家乡》视频,通过观看视频,我和学生被承德的巨大变化而感染,了解承德改革开放30年来的辉煌成就,同学看得认真、听得仔细,由这个视频演绎的相关城市问题被学生一一提起,学生在体验中进行合理的知识建构,并准确阐述原理,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产生共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努力创造和谐向上的心理环境。

6.注重突出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广泛运用于现代化科学领域,地理思想是人地相关,统一整体和谐发展的思想。可以说高中地理本来就是生活知识能力的日常教科书,脱离生活,照本宣科不符合高中学生关注社会、紧跟时代的思想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以要建立“生活地理”教学理念,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突出地理课的特色,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6.1教师应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兴趣。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即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即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开放性、实践性等课堂训练形式,使学生及时将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2丰富学生生活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以多种途径、形式的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留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多方解决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应用、验证知识,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学习经验。

7.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学会读、用各种地图,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纳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借助地图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运用示意图,以及有关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复习中要记的概念、原理、规律很多,有的在文字表述上还较相似,这就给记忆带来麻烦。若能借助示意图,寓文于图,则十分简单的一幅示意图就会把有关概念、原理的本质反映得淋漓尽致、印象深刻、难以忘记。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学案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