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风能资源与开发利用

2016-03-11 19:13孙国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

孙国龙

摘 要:该文论述了塞罕坝风能资源情况,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风能开发的意义,风电场建设情况符合中国开发与节约并存,重视环境保护,合理配置资源,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方针,提出了风电建设主要举措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塞罕坝林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TM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75-03

能源危机的日趋严重,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风能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风力发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在新能源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塞罕坝林场在搞好生态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良好的风能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途径。

1 塞罕坝风能资源情况

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1.1.1 优越的地理位置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也是河北省最北部),属冀北山地与蒙古高原交汇区坝下、坝上过渡带和森林-草原、森林-沙漠交错带。全场南北长58.6km,东西宽65.6km,林场总面积92 634.7hm2。距承德市240km,距北京市460km。

1.1.2 地质地貌 在地质构造上,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属内蒙古台背斜的一部分。塞罕坝林场属于内蒙古高原南段,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地貌单元由坝缘山地、高原丘陵和曼甸组成。南部为坝缘山地,山高坡陡。西部为波状起伏的半固定沙丘,地势平坦,地面起伏不大。东部、北部多为曼甸。林场既有一般高原的特点,又具有多湖(泡)、滩、梁的特点,林场内海拔1 010~1 940m。

1.1.3 气候特点 林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季漫长,低温寒冷;春、秋短,干燥多风;夏季不明显,凉爽舒适。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风多且大,易春旱,生长期短。大风、干旱、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较多。年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33.4℃,极端最低气温-43.3℃。无霜期短,不稳定,年均59d。年均降水日数134d,年均降水量452mm,年均积雪日数169d。

1.2 风能资源 风多是本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塞罕坝两场风,从春刮到夏,从秋刮到冬”,风能资源丰富。

1.2.1 塞罕坝林场场区气象站观测的多年数据统计结果: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8.7d,最多年份达114d,最大风速27m/s,年平均风速3.6m/s,月平均风蒲福级4.1级,以西北风为主。

1.2.2 风功率密度等级 9245#测风塔位置80m、70m、65m、50m、10m高度的风速分别为8.61m/s、8.48m/s、8.4m/s、8.02m/s、6.78m/s,风功率密度分别为546.3w/m2、522.4w/m2、508.9w/m2、472w/m2、296.3w/m2,根据《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T18710-2002),本风电场风能资源达到4级。

1.2.3 风速、风能时间变化 本风电场风速季节性变化明显,风速、风功率密度在秋、冬季节稍大,春、夏季节小。9245#测风塔风速、风功率密度全年日变化规律性较为明显,风速于每日9:00~17:00达到最大值,其余时间风速较为平均。

1.2.4 四季盛行风向 9245#测风塔全年盛行风向相对集中,70m高度出现频率较高的是NW到WNW扇区方向,风能密度分布集中度较高,主要分布在NW、WNW扇区方向,全年盛行风向和风能密度分布方向基本一致,有利于风能的开发利用。

1.2.5 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 测风塔80m高度3~25m/s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为7 529h,占总数85.9%,70m高度3~25m/s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为7 529h,占总数85.9%;80m高度3~20m/s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为7 499h,占总数85.61%,70m高度3~20m/s全年有效风速小时数为

7 504h,占总数85.66%。可利用率较高。

1.2.6 风速、风能频率分布 9245#测风塔80m、70m、65m高度风速众值区间均为4~12m/s,集中度分别为79.63%、80.01%、80.48%;80m、70m、65m风能分布频率众值区间8~16m/s,集中度分别为72.77%、73.4%、73.51%。

1.3 风力资源分布区域 塞罕坝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高原曼甸和坝缘山地山脊线地带,预计总装机容量约600MW。一是北曼甸林场十间房、石庙子,预计可装机200MW;二是阴河林场洪水东部、东腿子,预计可装机100MW;三是阴河林场前曼甸,预计可装机100MW;四是三乡林场莫里莫曼甸,预计可装70MW;五是大唤起林场天桥梁、小梨树沟,预计可装机130MW。以上的5个区域海拔均在1 600m以上,风能资源较好。

2 风能开发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1 风力发电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风力发电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建设总体战略,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可以为国家和当地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8 277万kW,占全国总电力装机的6.6%,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已超过核电,成为我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第三大主力电源。

2.2 风能开发能够实现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1 生态效益 风电的使用减少以燃煤为主电源比例,从而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及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效益非常突出。

2.2.2 经济及社会效益 风力发电是一项建设投入大,运营周期长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项目的实施将对设备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国家、地方财政税收和林场经济收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以总装机规模600MW计算,建设投资约54亿元,全部运行后每年理论发电量为25.6亿kW·h,年上网电量约为17.9亿kW·h,按当前电价计算,每年收入约9.67亿元,能给大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2.3 增加绿色能源 风力发电能够对电网末端起到电源补充作用,在减少燃煤消耗的同时,为华北电网源源不断输送绿色清洁能源,同时能够拉动社会就业。

3 风能开发对于林场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有利林场产业结构调整 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纲要》功能划分中,河北省是生态功能支撑区,近期河北省又已列入“天保工程项目”区,而塞罕坝又是生态保护区的重点,今后林木采伐势必要逐步减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目前塞罕坝仍然是以木材销售为主体,森林旅游、绿化苗木为辅的林业产业格局,风电产业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开发利用好风能资源,做大做强风电产业,以减少对木材产业的依赖,逐步实现以副养林的奋斗目标,意义十分重大。

3.2 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 塞罕坝具备优越的风能开发条件,除了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还具有风电场建设的土地资源和交通优势,能够综合利用原有的道路、防火线和荒山荒地,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塞罕坝林区内拥有林路830km,防火线779km,荒山荒地2 667hm2,对其充分利用,将大大减少由于修路和机座建设新占林地,能够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4 风电场建设情况

4.1 目前开发建设情况 截至目前塞罕坝已与河北建投、围场东润2家公司签约的5个风电场建设项目,已完成“如意河风电场”、“围场二道沟风电场”2个项目建设,完成总装机容量92.5MW,实现收入6 000余万元。另有“围场长林子(三乡莫里莫)、围场富丰(北曼甸石庙子)、围场小东沟(阴河洪水)3个风电场正在建设中,预计2016年完成装机150MW和2条对外输出线路工程。

4.2 主要经营管理举措

4.2.1 充分调查研究,稳妥发展风电 自2005年以来就有公司陆续来场洽谈风电开发事项,至2013年实施第一个风电场建设项目,这期间不仅是林场不断了解认识市场的过程,也是林场对项目实施风险调查研究的过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抓住国家政策和周边风能资源开发殆尽的有利机遇,实施了项目开发建设。

4.2.2 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安排布局 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风电场规划及可行性研究,并有总场主管领导、相关科室和项目所在地林场、地方发改委、旅游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现场核实把关,确保项目规划的合理性。

4.2.3 加强产业协调,减少负面影响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协调风电与旅游、森林管护以及森林培育的关系,趋利避害,尽可能减少对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项目实施地主要选在景区以外森林资源较少、质量较差的偏僻地带。

4.2.4 综合利用林地,减少资源消耗 充分利用原有防火线、道路、山脊、曼甸、林场边界的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幼林地,因地制宜进行风电场项目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努力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2.5 物以稀为贵,提高补偿标准 抓住塞罕坝风能资源目前已成稀缺资源的有利时机,通过艰苦谈判,林地补偿标准由667m2几万元提高到了10余万元的标准,从而增加可观的经济收益。

4.2.6 加强建设监管,落实管理职责 为加强风电产业管理,塞罕坝召开“风电建设专题会”,及时下发文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管理职责,加强合作。林场专门安排1名主管副场长、资源股股长和项目所在地的营林区主任和护林员对项目实施监管,总场组织相关部门单独或联合检查督导,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

5 几点建议

(1)加强护林防火措施的落实,减少安全隐患。现在林场将进入风能集中开发阶段,几个风电场已经签约并将同时建设,管理难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因而要进一步加强野外施工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火灾和资源破坏。

(2)要监督项目建设方落实防止雷击起火、设备漏油、漏电起火等措施,采用高质量、高标准设备设施建设,减少安全隐患。

(3)要加强火情火灾监控和防火隔离措施,能够及时发现火情和阻止火灾蔓延。

(4)当前随着国有林场改革逐步落实,林场要研究好有关风电产业的林地、财务制度等方面政策,做到有的放矢,做大做强风电产业。

(5)为合理利用林场良好的风能资源,进一步挖掘产业开发潜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风电开发应作为一个长期的产业项目谋划、培植与发展,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6)风电场之间要加强合作,统一规划使用对外输出线路,减少对森林景观的影响。

(7)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过程要全面监管,施工后全面整理路容路貌,清理建筑废弃物,恢复临时占地地表植被,避免对项目实施地环境造成破坏。

(责编:吴祚云)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
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方法浅论
校园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利用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