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2 22:47张丽平
化工设计通讯 2016年1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广东环境保护

张丽平,孟 锋

(1.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广东广州 510000;2.广州市江蓝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3.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丽平1,2,孟 锋3

(1.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广东广州 510000;2.广州市江蓝环境保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3.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它在环境影响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针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环境影响;评级;公众参与;问题;对策

所谓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相关的规划单位、建设项目单位、环境保护部门以及相关的机关、团体、当地的政府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到规划、建设项目及政府政策和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也就是行使人们的参与权,对那些可能给环境造成重要影响的活动进行监督。

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越来越完善,公众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性能也越来越多。目前,虽然我国公众参与的规定有实质性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建设也节省大量的问题。

1.1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单一

在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仍然以问卷调查和听证会的形式参与。相对而言,通过新闻媒体、报纸、互联网等参与的却很少,主动通过传真、书信、邮件等方式的更是九牛一毛,这样就导致了公众反馈的渠道不畅通,使得环境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而问卷调查,内容设置的不够全面,而且过于专业化,调查的问题针对性不强,对每一个需要进行环评的项目都用一张纸进行调查,这样就使得公众参与的针对性比较差,无法给出公众有利的指导,公众不能准确的回答调查提出的问题,这样就会影响调查的结果。

1.2参与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虽然国家在法律、法规方面都授予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权,但是受到专业知识水平、认知程度等的局限和外界的影响,大部分的民众还是不能真正地参与到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总的来说,我国的民众环保意识比较薄弱,不高的环境素养和法制意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识比较低,对调查的项目所持的态度往往会出现坚决的反对、违心签署和不闻不问的情形。

1.3重视程度较弱

从目前情形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从而环境影响评价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工作并没有受到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项目建设单位、评审单位,甚至是公众本身都没有重视发挥公众自身的作用。在环评中把政绩和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公众参与就成了环评中可有可无的部分,从整体的工作时间来看,公众参与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一小部分。

1.4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

信息公开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并且也是公民行使参与权的前提。实际上,信息公开是当今民主社会的一个标准和条件,但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信息公开只是一部分。对于民众来说,无论是环境项目的信息,还是该项目在建设中和建设后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要想提前获取都是非常困难的,这样民众在参与环评过程中就会处于弱势的地位。作为项目建设的主体,政府及相关的部门应该主动地给民众提供相关的信息,让民众了解项目的原由、影响等。什么样的信息可以公开?如何公开?如何保障公众获取这些信息?如何引导公众的参与?这些问题的解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政府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认识。政府认识提高了,公众的信息就会增多,人们就会参与意见,这样才能实现公众的参与权。

2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对策

让公众参与,就是为了找寻更多的意见,以免出现决策的失误,对环境造成破坏,从而损坏公众的利益。既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要进行沟通,避免做出失误的决策。为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也要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众参与进行规范和改进。

2.1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强化公众参与意识

公众参与的基础条件就是要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只有真正的掌握了科学的保护环境知识,才能以主人翁的意识去积极地参与环境的评价,其提出的相关意见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的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加快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使得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环境意识能够深入人心,进而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保护环境应该从幼儿抓起,让环保的意识从小就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在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媒体的宣传唤起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切实发挥好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2.2积极主动的促进环境信息公开

目前,公众参与的力度不够,主要是因为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信息和环境信息不了解,这样就会影响参与的积极性,公众的知情权和决策权也受到了影响。而公众的知情权和决策权都有赖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打造阳光政府和政府信息公开,为的就是让公众更多的了解政府的工作。同样环境事业也需要信息公开。政府应该通过立法等形式,来确保建设项目或是规划项目的由来和计划、调查情况、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等事实及时的告知公众,或是通过某一种方式接受民众的查阅。及时的出台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出现为了经济的发展牺牲环境的情况。

2.3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

要想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制度,就要通过立法来明确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形式和程序。根据各个国家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经验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途径、形式和程序的法律法规,主要应该通过立法明确公民有权自愿成立公民环境保护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并通过这类组织参与环境管理,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公民或公众环境团体有权就环境资源问题或事务进行信访、抗议、请愿、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等等。应对公众参与的程序及其效力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可以增加论证会、听证会等增强操作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环保总局也非常重视公众参与工作,不断的探索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的听取公众的建议。

[1] 王晓晶.浅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5,(3):87-89.

[2] 李凯胜.关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能源与节能,2014,(2):123-124.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Li-ping,Feng Meng

In ou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it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environmental impacts.In this paper,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environmental impact;rating;public participa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

X820.3

A

1003-6490(2016)01-0167-02

2016-01-29

张丽平(1988—),男,江西抚州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广东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广东舆情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