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片《林肯》的叙事策略分析

2016-03-12 06:06牛文文
电影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斯皮尔伯格叙事策略史蒂芬

[摘要]斯皮尔伯格的传记片《林肯》,自上映以来获得了众多好评,虽然最终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但多项提名也是对影片的一种肯定。该片以一种内敛、节制的叙事策略,将林肯生命最后阶段所卷入的艰巨政治斗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所面临的博弈、妥协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近年来传记电影中的佳作。文章从林肯视角的节制叙事、见微知著的史料遴选、宏观历史与微观情感的整合三方面,分析《林肯》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林肯》;叙事策略

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传记片《林肯》(Lincoln,2012),自上映以来获得了众多好评,虽然最终与奥斯卡最佳影片擦肩而过,但多项提名也是对影片的一种肯定。该片以一种内敛、节制的叙事策略,将林肯生命最后阶段所卷入的艰巨政治斗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所面临的博弈、妥协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近年来传记电影中的佳作。

一、林肯视角的节制叙事

在对斯皮尔伯格的《林肯》进行剖析之前,有必要对数十年来以林肯为主人公的电影作品进行一下简要的回顾。早在默片时代,林肯就成为导演们表现的对象。大卫·格里菲斯就曾在1930年以传记片的形式拍摄出了《林肯传》;随后,约翰·福特又以青年林肯为主人公,拍摄了当时与《乱世佳人》齐名的《青年林肯》(1939),叙事的重心有意避开了人们所熟悉的林肯的总统生涯,可谓是另辟蹊径。此外,还有约翰·康维尔的《伊利诺斯州的林肯》(1940)等。这一类电影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其始终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介入林肯的一生或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林肯作为人们所共同敬仰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功绩最为显赫的总统之一,成为一个被观看、被仰望的对象。

而在斯皮尔伯格的《林肯》中,他则有意从林肯本人的视角来展开叙事,由于视角的固定,电影中的情节铺叙体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在情绪方面的控制。[1]从斯皮尔伯格之前的电影来看,他是擅长这种节制性叙事的,对于人物庞杂,主人公性格复杂,主人公事迹盘根错节的局面,斯皮尔伯格能够驾轻就熟地抽离出最适合影像化的主线。例如,《辛德勒的名单》(1993)的主线是辛德勒与德军军官的多次斗智斗勇,《战马》(2011)则是战马的数易其主以及最后物归原主,而在《林肯》中他要表现的便是林肯在进入困境后的不屈不挠的心理。作为一个叙事者,导演的态度是冷静的,但是在人物心理刻画方面,表现人物外表的内敛、低声细语,关键时刻的粗鄙和义无反顾,情绪上的爆发等则是极为到位的。

以电影的开头与结尾为例,开头时斯皮尔伯格巧妙地将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移植到一位向林肯背诵演讲的黑人士兵身上,而林肯则从原来的演讲者变成了聆听者。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没有从电影中剥离掉这一篇对于表现人物精神极为重要的演讲,同时又避免了因拍摄林肯慷慨激昂的演讲情形而重新将林肯变为一个被观察者,并且还向观众展现了林肯在听到自己演讲词时的复杂表现:当黑人士兵表现出并不完全信服他的演说时,他所能做的只是转移话题。这一开头在保留了葛底斯堡演讲这一重要元素的同时,还起到了两个重要作用,第一,这段对话让观众明白林肯的尴尬处境,正是因为林肯深知以保护联邦不分裂的名义发动南北战争并非完全名正言顺,才使得强推修正案势在必行。第二,林肯对士兵所讲的理发师的笑话举重若轻地化解了难堪局面,他在谈吐和思维上的犀利被斯皮尔伯格以寥寥几笔刻画了出来。再以电影的结尾为例,在修正案顺利通过,联邦获得了暌别已久的和平之后,格兰特将军说林肯在过去的一年中似乎老了十岁,林肯则疲惫不堪地说自己确实很累了。随后林肯与妻子在戏院中看戏的行为顺理成章地展开。最后以他人之口说出“总统中枪了”,影片戛然而止,没有出现任何林肯被刺的镜头,可谓处理得极为冷静节制。

在电影中,场景几乎都集中在内景中,人物的对话大部分皆为林肯与议员们的唇枪舌剑,叙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的展开和小高潮全部都围绕着林肯这一中心,观众很容易便能够代入到林肯的角色中去感悟他的信仰,并密切关注着他行动的成功与否。这使得整个叙事尽管缓慢却仍然圆满。斯皮尔伯格将林肯还原为一个心怀坚定信念,对国家负有责任的普通人,而非一座需要人仰望的纪念堂中的雕像,尽管这并非对史上林肯的百分百还原,但是已足够让观众为之信服和感动。

二、见微知著的史料遴选

斯皮尔伯格本人并不短于表现气势磅礴的宏大历史与场面以及在电影中营造某种煽情风格,从之前的《拯救大兵瑞恩》《战马》等电影便可以看出他对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叙事有着举重若轻的处理方式。[2]甚至当大场面、大制作已经成为当下出品“大片”的必由之路时,斯皮尔伯格反而有意在叙事上做起了“减法”,在处理这样一个传奇性的伟大人物之时,对于林肯的相关史料进行了大胆的删节。从此前其他导演的尝试中不难看出,林肯作为一名出身底层,一度辍学,在家境与外形上均具有颇多劣势的人,最终成为与华盛顿、罗斯福齐名的美国总统(甚至在面对改变国运的战争这一点上,由于南北战争是一场内战,林肯所遭遇的困境要比另外两位更为无奈),并且以被刺杀的方式遗憾地退出历史舞台,其一生可以说存在太多具有戏剧张力的情节生发点。然而斯皮尔伯格却只选取了林肯人生中的最后四个月时光进行表现,将电影的主线全部集中在林肯如何在一个月之内说服众议院通过宪法第十三修正案这件事情上。当电影的切入点足够小时,导演的叙事功力反而越能够凸显出来,这也正是《林肯》区别于同一时期出现的政治人物传记片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胡佛》(2011)和菲利达·劳埃德的《铁娘子》(2011)等影片的最大原因。[3]

类似这样在叙事上采取截取政治人物一个重大事件来反映传主个性、感情和观念的做法并非斯皮尔伯格首创。早年斯蒂芬·弗雷斯的《女王》(2006)便是将叙事集中在了戴安娜王妃因车祸身亡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何走出重重困境,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之上。然而,斯皮尔伯格的《林肯》在叙事上显然要更具紧张感。在电影的一开始,斯皮尔伯格选择了以战争中士兵你死我活的相拼为开场,迅速为观众奠定紧张的心理基础,随后又迅速从战争中抽离,将矛盾转移到议会斗争中来。尽管斯皮尔伯格放弃了自己擅长的战争场面,但是电影的传奇性并不为之削弱,此时随着战争的发展,南方已派人前来与北方议和,而林肯所要做的便是在议和达成之前,在席位不占优势的众议院通过能贯彻其废奴主张的宪法十三号修正案,从而从根本上解放黑奴。此刻林肯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南方军

,而是民主党以及共和党中的骑墙派,为了争取到最后20张选票,林肯等人甚至要进行一些灰色交易。

但必须指出的是,斯皮尔伯格在叙事中体现出一种对娱乐性的放弃。之所以这样有所取舍的叙事方式被认为能够看出导演的功力,主要是由于如此一来导演能够避免犯下传记电影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即在两个小时之内展现给观众一部毫无详略的流水账,二是导演能够更加合理和自如地安排各个叙事的高潮点,以带动观众的情绪。但是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在做到避免了事无巨细、蜻蜓点水的同时,却还是在制造叙事紧凑感和跌宕起伏感上略微失色,整部超过两小时的电影由于铺叙了逾八成的人物对话,以至于影片稍显乏味冗长,在事件的转圜上似乎也欠缺足够的高潮。但是首先这一点得到了戴-刘易斯等演员精湛表演的弥补,其次,只要是对《侏罗纪公园》(1993)、《ET外星人》(1982)等电影稍微有所了解,便不难知道这并非斯皮尔伯格这位技巧娴熟到甚至稍显油滑的导演失去了对叙事的把控能力,而恰恰是他故意要营造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并不求给予观众震撼,而是要制造出一种需要观众在沉下心来进入剧情后,慢慢与林肯一起经历种种苦厄,最终赢来胜利的观感。

对于历史传记片来说,在叙事上的一大难点便是观众对于剧情的走向往往是清楚的,人物的最终命运对观众并不构成悬念,而一部分导演采取的便是剑走偏锋的叙事模式,如《铁娘子》中对撒切尔夫人罹患老年痴呆症后的表现几乎压过了对她政治生涯的表现;而另一部分导演则如斯皮尔伯格般,对剧情的推进采取了一种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半放弃”状态,依靠不疾不徐的剧情(如众议院的辩论,林肯等人为争取选票采取的贿选、封官许愿行为等)本身给予观众强大的心理震撼力。在电影失却娱乐性和部分观影快感的同时,却没有失去让观众屏息凝神的吸引力。

三、宏观历史与微观情感的整合

任何优秀的传记电影都不可能只表现人物外在的、为历史所定义的一面。[4]对于观众而言,传主的私人生活和内心的隐秘情感永远是比丰功伟业更为吸引人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要想获得更多观众对于电影的认同,就不能将传主塑造为一个难以触碰的、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要让观众尽可能地找到自己与传主之间的共同点,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当下的价值观念、人们的文化认同等对传主的情感经历进行“重写”。这一点对于一向擅长透视人在光环之下的心态,塑造温情脉脉氛围的斯皮尔伯格来说是毫不困难的。在《林肯》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叙事上存在两条线的交织,一是在宏观历史、政治大局的方面,电影表现了林肯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议员们无休无止的争执,史蒂文斯等人滔滔不绝的演说,林肯与工作人员之间火药味十足的对话等;二是在微观情感、家庭生活方面,电影则塑造了一个在政治上态度强硬,但对家人却有着柔情似水的一面的林肯,并且影片在两条线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如前所述,斯皮尔伯格致力于将林肯还原为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人,这是需要他的家人、密友等人进行衬托的。在电影中,林肯始终处于一种疲惫忧虑,但是又意志坚定的状态,这就使得他与家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历史上林肯的妻子玛丽·林肯性格暴躁,尤其是在儿子威利出事以后她的脾气更是变化无常。电影中表现了林肯在议会中遭遇重重阻碍后回到家中与妻子的多番龃龉。一开始两人的争吵在于玛丽无法原谅自己让威利病死,始终无法走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阴影,

林肯本人在也咀嚼着同样痛楚的同时必须时常安慰喜怒无常的玛丽;随后两人的矛盾爆发于林肯的长子罗伯特·林肯一意孤行要去参军。林肯本人为了阻止儿子参军而将其送去学习法律,个性中的高贵使得林肯在驳斥罗伯特时甚至显得颇为傲慢,然而儿子却在被父亲打了一耳光后流着泪与父亲诀别了,林肯本人尽管拥有总统的无上权力,却无法维持在家庭中的权威,因此只能在回到家后跟妻子说自己需要歇一歇,然而此刻崩溃的玛丽却为罗伯特参军的事大为苦恼,林肯不得不咆哮着请她从国家而不是从私心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毫无疑问,林肯本人也无法被自己的话说服。

客观来说,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传记片《林肯》中所采用的叙事策略,依然没有完全脱离好莱坞经典政治人物传记片的套路,然而斯皮尔伯格手法的娴熟却使得影片拥有超越同时期大部分同类影片的感染力。除了在服装化妆、道具方面力求营造出真实的时代氛围外,影片将叙事视角固定于主人公林肯身上,使观众更好地被带入历史,在史料的剪裁方面,电影专注于两方面的叙事,一为残酷无情的议会角逐,以展现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和政治理想;一为温情而不乏哀伤的家庭生活,来展现主人公的心灵细微之处。由于在叙事上的冷静、简练且详略得当,整部影片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既拥有了大格局,又拥有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参考文献]

[1] 高芳卉.论《林肯》走进观众“期待视野”的艺术[J].电影文学,2014(22).

[2] 许静.奔驰在马背上的内心——从《战马》透析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情结[J].电影文学,2013(12).

[3] 哈罗德·K.布什,吉晓倩.历史学家怎样看待斯皮尔伯格的《林肯》[J].世界电影,2013(03).

[4] 吕鐄.简论传记电影文本真实性的三种维度[J].宁夏社会科学,2009(05).

[作者简介] 牛文文(1982—),女,河南新乡人,硕士,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等。

猜你喜欢
斯皮尔伯格叙事策略史蒂芬
诡异!斯皮尔伯格看这部片时房门突然被反锁!
美男子与女儿乱伦生子双双被捕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鱼有多大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卖身契”成就国际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