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就业不平等感知对其冲突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

2016-03-12 21:36陈雄鹰汪昕宇冯虹
人口与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农民工

陈雄鹰+汪昕宇+冯虹

摘 要:基于2013年针对7个城市从业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重点分析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工资待遇不平等以及就业歧视等方面的感知对农民工冲突行为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就业歧视感知对其冲突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且容易引发农民工极端、违规或犯罪等高风险冲突行为;工资待遇方面不平等感知对农民工冲突行为有显著影响,并且农民工较强的从众和“搭便车”心理,导致他们在没有工资待遇方面不平等感知的情况下,反而有较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意愿;农民工就业不平等感知下的冲突行为意愿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农民工倾向于选择隐忍、含蓄的低风险冲突行为,而新生代农民工则更愿意选择自杀、报复、闹事、刑事犯罪等高风险冲突行为,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社会风险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不平等感;冲突行为意愿;就业歧视;群体性冲突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6-0022-10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6.003

一、引 言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工城市就业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使城乡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依然存在[1],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境遇仍然不乐观,遭遇多种不平等的待遇,甚至是较为严重的就业歧视[2]。其中,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就业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所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比较突出[3],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整体较低[4]。

不平等事实与不平等感知是不同的。只有当个人将自己的境遇与其所选择的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且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才会感受到不平等,并认为自己受到了剥夺,产生相对剥夺感[5]。伴随农民工市民化的深化,他们与城镇职工生活在同一社会环境中,会逐渐将城镇职工作为自己的参照系进行比较。当农民工认为自己相对于城镇职工在城市中的境遇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不平等感。同时,不平等感是一种“基于自我评价的个人主观认知” [6],“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也能让人产生不平等感。对于农民工中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对自己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未来有较高期望[7],“对公平有着更高的诉求” [8],当现实与期望存在差异时,他们就会因自己应该拥有但实际并不拥有而产生不平等感。因此,面对当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中所遭遇的各种不平等待遇的事实,农民工通过与城镇职工的比较,或者是自己的预期与现实的比较,很容易产生不平等感,并可能通过特定的行为来进一步表达自身的不满情绪。

大量实证研究文献显示,不平等感与冲突行为两变量间存在正向关系。莱特(Wright)等通过实验发现人们的失范行为通常与不平等感相关[9]。格兰特(Grant)和布朗(Brown)认为不平等感可以导致劣势群体(即感受到不平等的群体)对其他群体的敌意行为[10]。蔡禾等通过对珠三角企业农民工的案例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工的不公平感与其是否参加利益抗争行为显著相关,且不公平感越强,农民工参加利益抗争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11]。俞德鹏等认为,与城镇职工相比,身份地位不平等、经济收入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差异引发了农民工的不满情绪与心态失衡,并进一步导致他们通过非法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利益抗争[12]。彭川则重点针对农民工在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感知与冲突行为进行了分析 [13]。冯虹等研究了农民工就业待遇与其行为失范之间的关系,发现农民工对就业待遇的不满直接影响到其行为的规范性[14]。张丹丹则进一步地从农民工个体特征、性格特质和家庭背景三个方面对农民工犯罪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上述三类不同特征下,农民工做出犯罪行为的可能性是不同的[15]。

纵观国内外文献,国外已有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上证实了不平等感与个体或者团体的冲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但要充分解释我国农民工的冲突行为问题还需放在我国的制度框架下,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进行深入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总体上比较清晰地反映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显著关联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农民工群体性冲突事件的频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和谐与稳定,并容易引发社会风险[16],使得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第一,已有研究侧重于揭示农民工就业不平等感与冲突行为或行为失范或犯罪之间的关系,对农民工行为意愿的关注较少,而人的行为与其行为意向之间是密切相关的[17],研究农民工冲突行为意愿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农民工做出冲突行为的可能性。第二,已有研究对农民工就业不平等感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有的比较宽泛,不仅限定于就业不平等感,有的则只分析了就业中的某一方面,如工资收入不平等。随着农民工市民化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平等、体面、高质量的就业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也是农民工在城市的立身之本。全面地考量农民工的就业不平等感,同时抓住其中的主要问题,将更有利于了解农民工的城市就业感受和主要诉求点。第三,已有研究对农民工冲突行为类别的分析还较欠缺。虽然有的学者针对农民工犯罪行为进行了划分[15],但冲突行为不仅指犯罪行为,还有一些是非犯罪行为,若将冲突行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或者等级,将有利于更清晰地把握农民工的行为动态。第四,农民工就业不平等感与冲突行为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不同的不平等感所可能引发的冲突行为是不相同的,所导致的行为后果或者所产生的风险也就存在差异。站在防范农民工因冲突行为而导致社会风险的角度来看,不同等级的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不同的,应该进一步细分当农民工在就业中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不平等感时,会相应产生哪种程度的冲突行为意愿,从而为农民工冲突行为的控制与防范提供更有用的依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围绕农民工的城市就业状况,选择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就业不平等的几个方面来体现就业不平等感知,同时利用案例分析将农民工的冲突行为意愿按照冲突行为所可能引发的危害或者风险的程度进行划分,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方面的就业不平等感知对农民工冲突行为意愿的影响。其中,农民工就业不平等感知是指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通过将其自身就业机会、待遇以及权益等方面的客观状况与城镇职工相比较,对其所处的不平等地位的主观感知。冲突行为意愿是指农民工为维护自己在就业中的合法利益或者给予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时对于采取冲突行为的意愿。

猜你喜欢
农民工
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数据
骇图
这边大跃进式吸纳会员那方农民工们继续讨薪
2013年中国农民工人数达2.69亿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