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2016-03-13 08:38仲跻凤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浸润性符合率肿块

仲跻凤

·影像医学·

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征

仲跻凤

目的:探讨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选取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浸润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为75.5%,非浸润乳腺癌26例,诊断符合率为24.5%;乳腺癌超声表现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可见低回声,后方回声不强,少数呈现沙粒样钙化,肿块及其周边地带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内部回声及有无钙化灶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超声诊断和表现对其病理组织分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改善预后提供可靠证据。

乳腺肿瘤;浸润乳腺癌;病理组织学

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且近年来已成为死亡率位居前列的癌症类型,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乳腺癌的治疗成功率与病程长短有密切的关系,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患者康复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因此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效率成为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所在[1]。鉴于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具有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给临床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目前,超声检查方法与其他的乳腺摄影、活体组织检查等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无痛无创、价格低廉、安全有效,无放射性损害,不受年龄、病情和检查时间地点限制,对实体肿块良恶性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筛检之中,并可运用到临床体检中,且准确率较高[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6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78岁。均接受双侧乳腺超声检查,且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本组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仰卧位,使其双侧乳房及腋下充分暴露,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依次对乳腺外上、内上、内下、外下象限、中央区、腋下延伸部六个区域和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进行检查,以乳头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放射状和纵横等多切面全面检查,特别是对临床触诊触及的肿块和可疑异常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和确认,确保不遗漏任何一处[3]。扫查断面相互重叠地区,但不扫查盲区。对患者乳腺腺体厚度、肿块位置、包膜、形态、大小、边界以及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情况,肿块血流分布、形态、走行方向与周围组织关系,双侧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等情况进行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乳腺癌类型符合率 超声诊断浸润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75.5%,非浸润乳腺癌26例,诊断符合率24.5%。

2.2 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乳腺癌超声表现为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可见低回声,后方回声不强,少数呈现沙粒样钙化,肿块及其周边地带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见图1、2);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灶及后方回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特征n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导管内癌小叶原位癌χ2P肿块边界 蟹足毛刺征 边界清楚703646(65.7)24(66.7)3(4.3)1(2.8)13(18.6)4(11.1)8(11.4)4(11.1)0.58<0.05内部回声 低回声 等回声852164(75.3)11(52.4)7(8.2)2(9.5)8(9.4)5(23.8)6(7.1)3(14.3)5.16>0.05钙化灶 有 无594745(76.3)35(74.5)4(6.8)3(6.4)8(13.6)2(4.3)2(3.4)7(14.8)6.50>0.05后方回声衰减 无衰减604653(88.3)30(65.2)3(5.0)2(43.4)3(5.0)8(17.4)1(1.7)6(13.0)10.76<0.05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患者最常见的肿瘤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型包括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癌以及非浸润性癌,其中非浸润性癌最为常见,且预后情况较好。超声影像学是临床诊断乳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特异性高等特点,被人们广泛接受。但超声检查有时会受到分辨率低的影响,对直径较小的肿块诊出率相对较低,会增加疾病的误诊或漏诊的概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方法能清晰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腺体层、筋膜和胸肌,还能够清楚地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回声情况、有无包膜、后方声影有无衰减、是否有砂粒微钙化、有无蟹足或毛刺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参数,并能定量检测乳房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运行情况[4]。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且并不受到肿瘤腺体大小的限制与影响,能够较为清晰地观察患者乳腺病灶的特征与结构,包括边缘特征及回声等。

乳腺浸润性癌的肿块后方回声特征多表现为衰减,这与细胞在恶变过程中产生的胶原纤维组织成分的增多、排列紊乱等因素有关,可作为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之一。若癌组织出血或坏死,液化形成无回声时,后方回声可增强。本研究中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声像图特征为病变内部见弥漫分布细小点状微钙化,病灶内低回声、周围高回声晕、边缘毛刺征或蟹足征、形态前规则,近一半患者后方回声衰减,但钙化灶较少见,这与柯丽明等[5]研究一致。非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为单纯低回声结节、低回声结节伴有微钙化、混合回声、局部导管轻度扩张和无特殊超声表现等,但一般以单纯低回声结节和低回声结节伴有微钙化为主,占76.92%。非浸润性的黏液性癌超声表现多为形态规则、边缘清楚的不均低回声区,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一般增强而无明显衰减,有时可见导管扩张和关闭增厚表现。本文共检查出浸润性乳腺癌80例,诊断符合率高达75.5%。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主要目的是尽早发现未见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董景云等[6]指出,行超声诊断期间,可通过影像资料了解肿块的位置、大小、钙化情况等,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而病理学检查则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只有将超声影像学和病理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本组病理实验结果还显示,乳腺浸润性癌的肿瘤组织生长较快,肿瘤内部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且与修复的组织同时并存;肿块内部胶原间质和纤维成分增多,肿块硬度增加、弹性缩小,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活动度降低。超声检测是影响超声波的穿透力,表现为肿块边界模糊、包膜不清,内部可见低回声,后方回声不强。霍春媛等[7]认为部分患者由于恶性肿瘤细胞代谢较旺盛,癌细胞内含有丰富的钙磷等有机元素,易致导管内和腺泡内的钙盐沉积,形成细颗粒样的微钙化,往往标志着肿块的恶性程度更高。部分浸润性乳腺癌边缘部分不规则生长,一般无包膜,呈现沙粒样钙化,可见肿块蟹足征或毛刺征肿块,毛刺较细较短,边缘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内部回声、有无钙化灶及后方回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临床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和主要临床表现,结合乳腺钼靶X线、CT、MRI、病理学检查等其他检查手段,以免出现误诊或漏诊[8]。

总之,浸润乳腺癌与非浸润乳腺癌超声诊断和图像特征对其病理组织分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乳腺癌的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选择治疗方案以及改善预后情况提供可靠证据。临床上应将超声影像学检查方法列为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结合病理学等检查手段,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1] 李世樟,揭翠萼.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的超声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2013,6(3):108.

[2] 许光中,李凯,封国生,等.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30(3):293.

[3] 胡娟,徐毅,胡永胜,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超声图像特征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192.

[4] 徐维敏,张玲,廖昕,等.少见类型乳腺癌的影像、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710.

[5] 柯丽明,何以敉,林礼务,等.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诊断及其在TNM分期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6):505.

[6] 董景云,张蕾,李保卫,等.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与其超声影像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4):290.

[7] 霍春媛,闫振坤,陈丽波.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2011,15(11):1915.

[8] 刘琳,陈克敏,陆健,等.钼靶检查对不典型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3):288.

(本文编辑 刘梦楠)

2015-12-02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 影像科,226600

仲跻凤(1970-),女,副主任医师.

1000-2200(2016)12-1679-03

R 737.9

A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45

猜你喜欢
浸润性符合率肿块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