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016-03-13 12:15四川省简阳市实验中学袁刘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口算题目

四川省简阳市实验中学 袁刘莉

一、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

研究中感觉:若孩子们喜欢这位老师,自然就喜欢听他的课,他们学习会感到轻松愉快,自然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因此在学习中注重和孩子情感的交流,了解孩子们的所想,灵活改变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课标》指出: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比单纯追求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更有价值。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教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课文中静态呈现、枯燥无味的计算问题“还原”到有关学生熟悉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际问题中去,在现实情境中动态、生动地揭示出有关计算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到计算很有趣。因而使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热情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的保证。课堂40分钟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真听讲、积极用脑的习惯。为此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讲;计算时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卷面洁净;即使是草稿,也要一丝不苟;当学生计算出现错误后,既要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有要让学生找草稿中有无错误。具体训练如下。

1.认真审题的习惯

计算时让学生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在式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便运算等;然后再动笔计算并作认真检查。

2.认真演算的习惯

在四则运算中,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题时,让学生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

3.耐心检验的习惯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要及时纠正。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等,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验算的习惯。

4.重视学生口算、估算、心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计算前进行估算,可得出数的大致取值范围,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条件。教师要适当教给学生估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商等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当然,估算只能发现计算中的明显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只有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与能力。

三、明晰算理,掌握算法,现实有效计算

新教材算理和法则都没有现成的文字呈现,但这些恰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学习,算理烂熟于心,法则指导于行。解释算理不必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只要切合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演示、还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明白算理过程中,真正现实有效计算。

四、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但是计算教学目标是多元的,重要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能正确、迅速,掌握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

(一)重视口算练习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能力之一。口算不仅需要正确,还需要速度,尤其是基本的口算要达到熟练的程度。在四则计算中,要使学生先学好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要求口算准确、熟练。当然,口算技能的形成,速度的提高,不是一、两天训练而成的,而是靠持之以恒训练实现的。如每堂课课前用2~3分钟进行口算训练,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计算课每节课前进行2~3分钟口算练习,形式活泼多样,方法简单易行。要使效果显著,还可以直接用口算卡,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题目,数量可以循序渐进,由少到多;也可以视算,教师出示题目,学生看着题目写答案;还可以听算,教师读题目,学生说答案。口算训练只有讲究方式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口算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

(二)加强课堂练习

1.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

学生的练习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教学如果不能实现“当堂练、当堂清”,就会成为“夹生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没必要进行课堂练习,要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所以,实践表明:课题中有必要留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留6至8分钟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当堂反馈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2.提高练习质量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前提下,从提高质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视练习内容的选择。包括基础题,巩固题、拓展题等,以基础题,巩固题为主,开放题为辅。其次,练习形式多样,精选巧练。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避免单一枯燥练习。练习要从基本、针对、变式到拓展练习等多层次进行,难易要有梯度。

3.练习要有趣味性

教材上的、教师、学生设计的练习题,都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练习的趣味性。在练习时添加一些新颖活动,如小竞赛、你说我答、开火车游戏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积极向上状态。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入手,创设自由、民主、宽松、和谐探究的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明晰算理掌握算法,获取知识。教师要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意志品格;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持之以恒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口算题目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路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