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构建高效内外课堂
——谈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模式和策略

2016-03-13 12:15刘翼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因素活动发展

尽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一五”课题结题已有六年之久,我们也并未因此而结束对子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与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实验研究》的深入研究。通过多年来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模式策略和实施,已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基本形成了“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的理念。以此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内外课堂,完全符合国际教育教学的趋势,更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 论非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讲,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和智力有关系,并对智力起作用的那些个性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抱负、理想、意志和坚定性,兴趣与求知欲,情绪的稳定性、独立性、好胜性、自我意识等。

(一)科学家的论断告诉我们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极划算的人才工程

美国著名智力测验编制者韦克斯勒也曾指出,“非智力因素像酶一样,指导和促进智力的运用,它影响人的智力,它能促进迟钝的人警觉。”

天才并不多,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投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极划算的人才工程。

(二)发达国家教学理念提醒我们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势在必行

去年寒假,我去美国看望在纽约“Fordham University”大学读研的女儿,她带我参观了几所学校,亲自目睹了那里的学生学习活动状况:美国的学生从小就培养动口、动手及勤工俭学的能力。例如做课题、登台演讲、参加音乐演奏、画展、卖报等。什么滑雪、健美、游泳、棒球、绘画、烹饪、音乐等应有尽有……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非智力因素,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原来美国的初等教育成为世界第一,这就是其中隐藏的奥秘。

(三) 时代发展呼吁我们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势不可挡

生活中各种各样一时无法排除的烦恼接踵而来。焦虑、自卑、抑郁、脆弱等症状导致了许多人消极情绪的产生。我们教育的正是这群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的孩子,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态去迎接各类挑战,从小培养其非智力因素是教师面临的持久的课题。

(四)学校教育现状要求我们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必不可少

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智商),认为学习成绩好否是学生的聪明不聪明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非智力因素(情商)的培养和培置。使智商偏中下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受到严重的遏止。教育者正确处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使每个学生的极大可能地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从而达到教育好学生。

二 说忽视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后果

据消息透露,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灰山港镇中学1994届初中毕业生黎正科,智商132',跟班就读吃不饱,自由散漫,有剩余精力,迷上了电子游戏机,到初二时还是成绩平平,常挨批评。初三时,县局组织初中优生竞赛,学校吸收他参加赛前训练,给予一次智能充分发挥的机会,结果陋习根除,潜心学习,在一个多月时间内取得爆发性进步,脱颖而出,以全县总分第二的好成绩被桃江一中重点班提前录取。可见,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三 谈发展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模式和策略

(一)课内结构模式

课堂内,我们运用信息采集,多媒体制作,大量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快乐教学,以“情感激励——兴趣提升——合作互动——个性张扬——实践操作——拓展延伸”构建主体模式。创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结构。

(二)课外实施策略

第一,学校设立心理学咨询室,由文采云老师(心理师三级)担任咨询工作。每周向家长,老师,学生开放一次。将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第二,从一年级开始,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测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通过“成长档案”的实验,可以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历程,进一步证实非智力因素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第三,圈建实验基地,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拓发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开建学校后花园基地,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科学或其它技艺学科。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均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开放文本,改变环境,增大活动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乐于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其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同时,走进生物花园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和事物的生长规律,认识多种花草树木和昆虫类。

第四,开展“适者生存”的野外磨砺活动,挖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能量。

低年级(1——2年级)进行郊游活动,中高年级(3——6年级)开展野外磨砺活动。让他们“学会生存自理”“学会实践创造”锻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第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及兴趣小组活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我们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开展25分钟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结束后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兴趣活动是学生自愿参与,我们注重了项目的多样性。如小记者写作、书法、电子琴、象棋、舞蹈、美术、鼓号、体操等;让学生择其所长,补其所短,自由选择,积极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

第六,实行家庭个案跟踪,健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父母的熏陶和培养。我们将建立家长学校,配备学生个案跟踪。与家长紧密联系,交流经验,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第七,加强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成就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我们设立了阅览室、教室里有读书角,走廊间有读书廊,开展课外读书热活动,低年级以儿歌古诗为主,中高年级可自选各类书目,定期举行交流,如:讲故事,朗读,演讲,儿歌古诗朗颂比赛等,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量,使之能展示并张扬自我。

教育的“中国梦”就是要培养祖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合格人才,就是要培育“有胆识,敢担当;有技能,肯实干;有梦想,愿拼搏”的中华脊梁。在教育教学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小觑的。各科教师如果注重调制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呵护其心灵,张扬其个性,让每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必将促使课堂教学的改革,构建高效的内外课堂。

猜你喜欢
因素活动发展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解石三大因素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