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影响和谐师幼关系的因素及其对策

2016-03-13 12:15山东省青岛市91286部队幼儿园刘泽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师幼角色定位幼儿教师

山东省青岛市91286部队幼儿园 刘泽云

一、和谐师幼关系的标准及其意义

(一)和谐师幼关系的标准

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师幼关系。和谐的师幼关系能提高幼儿在认知、情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另外也可以保证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那么这种和谐师幼关系的标准是什么呢?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教师感到心情愉悦,幼儿明显心情放松,双方都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下进行教育与被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两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本着平等交往的态度去接纳对方。处于这种和谐的世界里,没有强迫,也没有紧张,远离了消极心态,负面情绪,教师和幼儿都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人说,情感交流是一种心灵的交汇。课上,教师是幼儿知识的领路人;课下,教师是幼儿心中的倾诉对象,知心姐姐,甚至扮演着母亲一样的角色。当幼儿在遇到烦恼时,会向教师们表达心声,教师们会适当给予鼓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

(二)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意义

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齐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意义,主要有如下三点。

1.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幼儿

和谐师幼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我们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观察与了解。通过了解幼儿,才能帮助幼儿更好的成长,使得幼儿在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提升。反之,我们的教育工作将达到无源之水的地步,很可能因为缺乏对幼儿的了解,而致使工作上的失误。

2.有利于更好的关爱幼儿

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诸如此类的教育理论都强调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博爱精神,对待幼儿要像对待亲人一样施以关爱。除了在物质上要关爱幼儿的成长,还要在心理上对幼儿进行引导,排解幼儿的负面情绪,让小朋友们开心快乐的成长。因此,在对幼儿教育上的爱是一种纯粹的爱,一种科学的爱。只有师幼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幼儿才能大胆亲近老师,老师才能给予幼儿爱的教育。

3.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教育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进行的一项工作。和谐的师幼关系,能让教师全心全意地去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人,而不仅仅只是教给他们知识,培养他们的技能。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化解很多矛盾,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扼杀在摇篮里。

二、影响师幼关系和谐的因素

(一)精神环境因素

教师们总是对自己偏爱的幼儿爱护有加,特殊照顾。学龄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还处于发育阶段,尤其是在心理上,对于长辈对待自己的态度会表现出异常的敏感,好的态度和不好的印象,对于学龄前幼儿在心理上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部分教师们由于个人素养欠缺,为人比较势利。他们会根据幼儿家长的地位高低,而对幼儿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比如平常发点心的时候,教师会给他喜欢的幼儿大块的,份量多的点心,发玩具的时候,也会优先给喜欢的幼儿发好玩的玩具。更有甚者,还会欺负、虐待自己不喜欢的幼儿,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没有给幼儿一个健康的精神环境。

(二)情感交流状况

幼儿园的工作非常的琐碎,一些没有耐心的教师在这种环境的长期侵蚀下,失去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心情好的时候抱抱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懒得搭理。当幼儿看到教师貌似心情不好时,也不敢凑上前去搭话,久而久之,关系就越来越疏远,在缺乏正常情感交流的前提下,当然也不利于和谐师幼关系的形成。因为幼儿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师在施教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情感交流,而目前在很多幼儿园,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幼儿园,幼儿教师普遍都存在师生间缺乏情感上沟通,让一部分幼儿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进而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三)角色定位影响

部分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角色定位,忘记了自己身为经师与人师的职责。他们会给幼儿贴上“好”与“差”的标签,对自己偏爱的幼儿总会有特殊的对待,往往忽略了那些他们心目中认为不优秀的幼儿们。这种高姿态的角色定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那批不优秀的孩子们对教师产生隔阂与怨气,他们会想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我,为什么老师只喜欢他。其实,幼儿们的心思是最敏感与脆弱的,容易受伤,害怕被遗忘。在平常教学中,平等与博爱是当前幼儿教师与幼儿沟通的最基本途径,尊重每一位小朋友,将教师身份定位为幼儿们的小伙伴或好朋友,这样可以接近师生间的距离,给学龄前幼儿更多的慈爱。

三、如何构建和谐师幼关系

(一)营造和谐健康的精神环境

一般来讲,教师对幼儿采取的精神行为通常有赞扬、鼓励、提醒、批评和不理睬等。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教师们应该主要以鼓励和提醒的方式为主。告诉他们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蒙氏教育提出:发怒是一大罪恶,他会制约我们理解儿童。因此,教师应当避免采取斥责与吓唬的语气对待孩子,这样做不仅不能正确引导孩子,还很容易就让他们产生恐慌与抵触心理。

(二)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日常沟通的桥梁,人与人之间只有经过这种情感交流,才能充分了解对方的需求,从而进行和谐的交往。在幼儿心目中,教师不应该是严厉的代名词,教师应该适当地扮演母亲的角色,探知幼儿的内心世界,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告诉他们,你一定行!当幼儿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三)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其实,如果要做一名单传授知识的老师很容易,难的是调整角色定位,从老师变成人师,变成玩伴,变成亲人,变成朋友。

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幼儿园教师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探索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技巧,在关爱并尊重每一位幼儿的前提下,使得师幼关系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师幼角色定位幼儿教师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师幼互动那些事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