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注重课后反思

2016-03-13 12:15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三中学王云芸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

北京市顺义区第十三中学 王云芸

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学与探究,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从繁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但是在构建高效自主学习的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不足,目的性不强,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这样就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使自主学习优势很难体现出来,效果得不到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觉得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是很关键的,同时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保证。杜威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讲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第一步,就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后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能力,一种习惯。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一个专家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的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说,教学反思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这里,来自实践的一个案例颇能说明问题。我在设计八年级上册《函数》一课时,就曾几次修改方案,不断地反思与探索。

如何设计这节课?我想过很多方案。这节课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 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能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方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能确定简单的整式、分式和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我最初的设计是物理学中探索胡克定律的重要实验——弹簧的长度与受力大小的实验导入新课,后来仔细一想,觉得这样做有点拘泥于教材,似乎是为了学习数学而学数学,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我用在行驶的列车上,围绕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话题。让学生谈论车速、路程、时间的变化,是学生熟悉的场景,能自然贴切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

第二,教学反思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但是,它并不等同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而是主要针对自身教学中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的问题展开研究。其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而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仅就文本形态来说,也与专家学者的论文、报告有所不同,它重在描述分析案例,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记录自己的反思及改进教学的历程等。

第三,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它既有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有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如,教学中怎样处理图形结合的关系?在探究性学习学习方面,多媒体资讯及互联网如何与课堂讲述紧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既有教师通过自我感受而进行的反思,也有借“学生的反馈”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等。

事实上,一个称职的数学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反思,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一、把握“反思”内涵,增强教学反思的预见性

我们知道:教学反思是以发展教师为直接目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要求教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具准备与应用等进行理性化的审视与分析,用文字进行概括,警示自己,改进教学,并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教学反思应具有批判性、创造性、自觉性、发展性。明白“教学反思”的内涵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反思。

二、把握“反思”重点,增强教学反思的针对性

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实践。因此,在进行教学反思时,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一般来说,要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包括对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教学内容)所体现的课程价值及教育功能理解是否透彻、到位?教学目标界定得是否准确、具体?教学重难点确定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等;学生学的反思包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联系得是否紧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自我评价是否到位等为主要反思对象,否则反思就容易无的放矢。当然,每次反思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可以抓住教学活动中某一亮点进行深入剖析,作认真反思,这样日积月累同样能促进自身的进步与专业的发展。

三、把握反思策略,增强教学反思的实效性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了教好数学,我经常选择一些有趣的数学历史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事后反思:教师一个人讲故事或组织学生讲故事,其效果不一样。“前者,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需要聆听;后者,老师是设计者,学生是表演者。”“由学生做主角、做表演者,负责的学生受到训练,其他观看和聆听的学生也受到感染、教育。”应该说,类似这样追求教学合理性的反思活动是有益于实践智慧增长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善于调整教学策略,使自己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

总之,全力推进教育改革,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世纪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常常会静下心来,回顾这些天来备课和上课细节及整个流程,有哪些不足和优点,及时写好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信,只要我们从学生及学科的特点出发,抓住契机,主动努力地探索实施,不断地总结反思,大家都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勃勃生气。

猜你喜欢
课堂教师教学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