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取有效地策略,增进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

2016-03-13 12:15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中心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情感性小班交流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中心小学 武 征

人的成长发展包括三个方面:认识、情感、行为。其中情感是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发生的动力机制,也是行为选择的评价机制和生命的享用机制。情感发展良好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师开始意识到教育与幼儿相互交往的质量和相互作用的水平,是决定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增进师幼间情感交流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同行的共识,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呢?

一、掌握好对刚入园小班幼儿的情感性策略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情感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在情感性策略的初期,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投资相对来说较大。教师首先要善于向幼儿表露自己的情绪体验,真诚地向幼儿袒露心迹,表达自己个人的内心感受,使幼儿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亲切真实的教师形象。

在幼儿接受了教师的情感之后,教师逐步地把幼儿吸引到这个大家庭中,教给幼儿关心别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教师的指导语可以采用“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吗?”“你有什么高兴的事,可以讲给我们听听吗?”“今天我很高兴,想知道为什么吗?”。与此同时,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时常会说:“老师,我想跟你说句话。”“某某,我告诉你一件事。”

在情感性策略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培养幼儿为别人而高兴、忧愁、伤心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不要求幼儿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别人想多少事情。只是在看到别人高兴时,他也会开心,在别人伤心时,他能够做一些表示。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我们应该掌握好开始阶段的师幼间情感性策略,才能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与教师言语互动、行为互动、思维互动、情感互动。

二、教师对幼儿的爱增进了师幼间情感交流

幼儿在情感方面的发展,与教师在与幼儿交往中的对幼儿倾注的情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用爱构筑一片幼儿成长的天空来增进师幼间情感交流呢?

1.用亲切的态度营造安全信赖的心理环境

依恋感源于孩子的安全、归属需要。教师亲切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班里有个叫缘缘的孩子,从小由老人照看。上幼儿园后,他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每天看到缘缘一来,就弯下身体摸摸他的小脸蛋,夸夸他的衣服或者他的帽子。可他总是往妈妈身后躲。一次,教师对他说:“你当老鹰,我当妈妈,你来追我,好不好?”缘缘开心极了。每次户外活动时,他总是缠着教师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从这以后,他渐渐地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依恋信任感。从而渐渐打开了情感交流之门。

2.用理解的态度营造亲切温暖的心理环境

只有针对不同个体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增进师幼间的情感交流。崎崎是一个好动的极任性的孩子,自控力比较差,如果按照对其他孩子的要求来要求他,不仅可能影响集体活动的开展,还可能给他带来挫折感。于是教师试着降低要求。让崎崎在喜欢的游戏中逐步认同了游戏的规则。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逐步提高要求,如站着不讲话,站着手不动,站着头不动等,渐渐地,崎崎的自控能力和规则意识越来越强了,也乐意与教师交谈了,师幼间的情感融洽了。

3.用尊重的态度营造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一个有高尚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教师,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艺术地对待孩子的过错。一次,可莹戴了一个漂亮的小眼镜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都羡慕极了。有几个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吓得可莹大哭起来。我马上走到孩子身边。告诉他们要怎样和别人商量。下午起床后,可莹的小眼镜还是没了。可莹一下子慌了,伤心得大哭起来。我并没有斥责孩子们,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匹诺槽》,故事听完后,果然小朋友玩游戏时,轩轩悄悄地向老师承认错误。这一次很好地增进了师幼间情感交流。

三、加强对幼儿的爱心教育,增进师幼间的交流

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培养幼儿一份纯洁的爱心。生活在孩子身边的人,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一个连自己身边的人都不会关心的人,又谈何关心他人呢?我们让幼儿从关心自己身边的人着手,一点点地树立起幼儿爱的观念。让幼儿回家观察自己的父母是怎样辛劳,从而使他们懂得父母为了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付出了多少汗水;让幼儿回忆自己生病时,父母是怎样关怀,照顾自己的。通过谈话使许多幼儿知道父母的辛苦劳累都是为了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不能惹父母生气,要学会体贴父母,并能在父母劳累回家后送上一个甜甜的吻,一句关爱的话语,对家庭的其他成员也是如此。教师也是幼儿身边接触最多的人,让幼儿观察教师一天的活动,使幼儿明白,为了我们能在幼儿园快乐地成长,老师也付出了不少汗水,有时生病了都还要坚持上班。孩子们知道这一切后,上课时都非常认真,生怕自己的好动引起老师的不快,也能体谅教师的苦心。

爱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德,对于幼儿来说,爱心是幼儿形成其他高级情感的基础。增进师幼间情感交流,必须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对幼儿进行爱心情感的培养。

四、宽松的游戏氛围的出现,增进了师幼间情感交流

首先,教师应营造宽松的游戏氛围,成为孩子的伙伴关系。教师在营造这种氛围,应以一颗不泯的童心去理解幼儿的感情和需求,以平等的伙伴身份介入幼儿游戏,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者。游戏时,幼儿就是活动的主人和中心,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玩法,遵守幼儿提出的规则,与幼儿共享快乐。

其次,在宽松的游戏氛围中,教师成为幼儿的亲子关系使相互间情感更容易交流。所以在自由游戏中,当幼儿需要情感慰籍时,教师就要毫不犹豫地充当幼儿可依恋的亲人,与幼儿相拥在一起,拉拉他们的手,摸摸他们的脸,表示一种亲昵的举动,以弥补幼儿的心理缺憾,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宽慰,消除紧张、释放了抑郁的情绪,因而活动时的气氛更轻松了,幼儿也进一步感染到快乐的宽松的氛围。师生的关系更为亲近融洽了,交流更多了。

在自由游戏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幼儿才能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始终保持积极恳切的态度、高涨的热情,以双重角色身份平等地投入到游戏中,缩短幼儿与成人“两个世界”的距离,就能更好的增进师幼间的情感交流。

猜你喜欢
情感性小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语言的情感性之于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