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2016-03-13 12:15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四块石小学孙思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四块石小学 孙思语

阅读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会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有力保证,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除了完成基本的课内阅读外,课外阅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摸索我认为低年级语文教师要本着“提高兴趣;语句训练;方法指导;结合教材选择合适的书目;培养自主阅读;”的原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兴趣”是前提

新课标高度重视低年级儿童的课外阅读,明确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低年级儿童天性好玩好动,因此如何使他们爱上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对于初学阅读的孩子,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在稚嫩的心灵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在执教《地球爷爷的手》一文时,我想如果只是从课文入手,孩子们只有知道了地球有“地心引力”他们并不能真正体会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并不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探索,因此在教学时我提前收集了地心引力的趣事让孩子们观看,让孩子们感受到地心引力的有趣,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再引用“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故事,孩子们一下静下来了,我知道他们除了被“地心引力”的趣事吸引外更对牛顿发现地心引力所震惊所折服,于是我再伺机给孩子读一读“瓦特制造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些名人故事,孩子们对名人的故事一下子来了兴趣,他们会主动找来《中外名人故事》,再也不需要老师,家长强硬的逼迫你们要读哪些书了。他们的知识面在不一点点扩大。

二、加强语句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一般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渗透在文章的重点句段里。在低年级要通过不同的朗读使学生感受文本的意义,因此从孩子们开始读第一句话就要训练他们读出不同的味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活动中体验。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时,在读鹿先生和兔小姐的话时,我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角色,明确了各自的朗读内容,并提出要求,采用类似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通过朗诵让课文中语句的音韵、节奏及其所附带的感情色彩,直接刺激学生的大脑,将语言符号化成具体可感的想象,从而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这样孩子们训练下去他们在课外阅读中会有了自己的思考会不自觉的走进文中的“喜怒哀乐”。

三、教给“方法”严格训练

低年级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更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新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会穿插着给他们读故事,读儿歌,上课学了大约20分钟拼音,又到了讲故事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慢慢让孩子们喜欢,他们爱上语文课也爱学着老师的样子读故事,一年级两个月学完拼音后,《一年级的小豌豆》《一年级的小蜜瓜》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于是我再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如何指读,如何一边看拼音一边看汉字,做到心眼口三者的合一,慢慢的我们的自习课成的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因为这时孩子们可以如饥似渴的走进书的海洋。除了在课内教给孩子们读书方法,让孩子们爱上读书,在课外我依然把读书放在了学习之首,我认为只有孩子们知识积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才能会“说”会“写”,几年的实践也证明我走的路是正确的,因为这群孩子的课堂思维是越来越活,语言表达是越来越强,在三年级时他们的作文不需要老师过多的指点就会就像涓涓细流,欢快的流淌。几年的实践告诉我,阅读是一个慢工夫,它不会让你的成绩立竿见影,但一旦我们坚持下来,我们的孩子会受益终生。

四、与教材同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目,有阶段的稳中求进

“同样的一本书,由老师的手给孩子,孩子就爱,由家长让其阅读孩子就无兴趣……”这让我感受到做为一名教师的伟大,一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把老师的话当成了圣旨,因此在阅读上更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因此从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天我就结合教材为他们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在这里“清华附小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推荐小学生阅读书目”成了我的指明灯,我结合教学中每单元的单元特点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目,例如在学春天的主题时我就会为介绍孩子们在“日有所诵”诵读一下春天的儿歌,在学习童话故事时“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一梅童话系列”又成为了我们的最爱,孩子们结合教材,与教材同步,在一边学习课本时又一边感受课外阅读的精彩,他们一本一本的读着,交流着,稳中求进,乐此不疲。

五、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

小学生的阅读在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需要家长老师时刻的想出不同的策略来调动其积极性,有时甚至需要在家长老师强制下能形成的。教师在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扮演的就是“组织者”“参与者”“强制者”的角色,直到习惯形成。因此在班级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我就要求“亲子阅读”每天二十分,家长要认识到要想自己的孩子爱读书,家长必须首先与书为友,当孩子学完拼音后我又要求孩子们尽量每天“独立阅读”10分钟,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的阅读时间也在不断的扩大,从最初的十分钟到后到的每天十页,二年级每天三十分,一直在坚持着,鼓励着,当然这其中要穿插着老师的各种小奖励如“我是小书虫”的读书交流,全班同看一本书的阅读竞赛,有时甚至是我先读完一本书把里面的精彩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当孩子们用渴望的眼睛望着我继续讲下去的时候,我会嘎然而止,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孩子们在这样快乐与分享中阅读着,慢慢的阅读成了他们生活的乐趣。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