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6-03-13 12:15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孙晓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师爱师生关系师生

吉林省延吉市朝阳川镇光华小学 王 波 孙晓霞 秦 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并不是机械地把知识从教师那儿传授到孩子那,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的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施教的重要因素之一,倘若师生间的关系一团糟,彼此经常发生不愉快,甚至产生冲突与对抗,学生在接受上存在抵触情绪和厌恶心理,那么水平再高能力再好的教师,你所任教的科目也不会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再动听善意的说教言语,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都在于教师,上课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师生关系好,教师愿意教,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教学效率高;关系不好,尤其是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被动、无聊、机械“应付”,效果很差。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规律才能发挥作用,教学最优化才可能实现。

那么,教师如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班主任,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有资格做学生的榜样。对学生固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更重要的是要现之以身,范之以行。教师的品德是学生行为的镜子。身为教师,生活上既要以朴素真挚、爱生如子的火热心肠关系学生、体谅学生,又要以人情练达、乐观潇洒的处世之道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工作上要敬业爱岗,率先垂范,言行一致,雷厉风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习上要详思慎取、勤耕不辍,以脚踏实地的进取行为感召学生、激励学生。

2.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下“师德尊严”的架子,要主动接近学生,真心真意地去作学生的朋友

一个只在上课时隔着讲桌跟学生会面,课余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孩子们的苦乐漠不关心的教师是不会了解学生,也不可能赢得学生真正的尊重与喜爱的。师生的感情是在彼此不断接触了解,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真正深入到学生之中,一起晨跑、一同出操、一块劳动、一块谈天;教师要真正关系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这样,师生彼此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关系才会变得友好。

3.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勤于工作,尽心尽责的工作作风

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对于新生来说,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微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然而决定着儿童与教师进一步关系的建立。”一个工作马虎、牢骚满腹、上课不负责任,下课对学生不闻不问的教师,在学生中是没有影响力的。这种教师,除了学生给予的蔑视之外,永远不配得到什么。而学生对那些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对教育学生工作高度负责,对学生满腔热情,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的教师,所产生的不仅仅是一种好感,而是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敬重和真心诚意的爱戴。这样的教师,他们会被看作是道德的楷模和智慧的化身,他们的教育言语有很强的感召力、影响力。这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很融洽,施教的效果也很好。

4.要把师爱作为一种艺术和方法,多一些爱意和温情,少一些冷漠、怒吼和训斥,由此,去尊重学生,唤起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马卡边柯曾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对行为有过失学生的师爱,不是偏袒放纵,爱的前提是是非分明;爱的基础是严格要求;爱的方式是耐心教育,一分为二;爱的目的是帮助成才。但若缺乏师爱,则视若眼中钉,导致偏执,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甚至漠视他们的人格,致使他们破罐子破摔。

我教过一批所谓的“双差生”,站在师爱的立场,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有着质朴、勇敢、正义、灵活、助人的优点,故而关心得多,帮助得多。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与读大学无缘,但他们可以参军、经商、开车,想到他们毕业后的一声“老师好”,那时便会感受到师爱的力量。

5.教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未来

学生不会无条件地尊师,教师应该无条件地爱生,而热爱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学生就会产生感情上的抵触,这时教师即使以高压手段使学生“老实”下来,实际获得的却只是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和感情上的更加疏远。教师爱学生,还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对优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没有赏识、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教师若用挑剔的目光看待学生,那他看到的将全是学生的缺点;教师唯有用对待自己子女的心情对待学生,用赏识、信任的目光看待学生,才会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而“儿童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这种植根与师生之间的“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不可缺少的。

6.教师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还要善于发扬民主的工作作风

社会主义学校师生的民主平等关系特别强调教学民主。教师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的责任,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虚心接受教育。但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征求学生意见,认真接受学生提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教师容许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师生共同服从真理,探讨真理。这样,班级建立了平等、互助、友好的关系,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教师带出的学生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各项活动的参与意识都很强,且充分发挥了班级主人翁的作用,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可见,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不可缺少民主的工作作风。

猜你喜欢
师爱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爱: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