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如何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2016-03-13 12:15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二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硬笔书法书法语文

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二中 陈 琛

泱泱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得以流传至今,重要的原因之一要归功于汉字。言文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华夏历史的沧桑,通过语言文字这一特定符号记录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书法是中国的符号,书法是华夏的“代码”,书法是民族意识的火把,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台湾学者白先勇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线条文化,书法,是核心中的核心。”

书法,它主要通过笔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并凝结了中国人民的广大智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教育一定会更好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到篆、隶、楷、行、草,书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一部书法史折射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光辉。中华民族性格的沉雄博大、方正深髓、粗犷刚正、潇洒自如,都能从书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历代的教育家,对书法教育都极为重视,在古代的“六艺”中,书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近代的学术大师、思想家,例如康有为、鲁迅等人无一不是文笔超群,书艺精湛。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也说过:“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书法家,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把汉字写好,要清晰、美观”。实践证明:经常练习写字,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用娴熟的书法抄一句名言、一副对联、一首唐诗、一篇古文,这不正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吗?古代的不说,仅就现当代而言,许多文化大师他们同时也是书法高手。他们每个人都不但才华横溢,而且书艺超群,令人敬佩不已。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艺术呢?

第一,硬笔书法的回归是学生兴趣的基础。丰富的书法历史知识的积累,是对硬笔书法产生兴趣的基本条件。提高对硬笔书法的认识。激发学生行动由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强大影响,以往一提到“书法”二字,学生便产生一种纯艺术欣赏的高深莫测之感,望而却步,不敢问津。通过对硬笔书法理论和硬笔书法发展的简短回顾,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虽然都是在写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硬笔书法则以其实用性与审美性一道进入艺术殿堂,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特别是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汉字的书写工具中,硬笔早已经占据统治地位。硬笔书法与今天高速度、高效益的时代步伐是一致的、协调的。练一手好字已经不仅仅是工作、个人陶冶情操和修养的需要,而且是继承祖国书法艺术宝库财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

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书法美学的渗透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书法审美情趣。在教学中利用课文插图里的书法作品进行书法欣赏活动,以精当的点评唤起学生对书法审美的热情,提高学生书法审美能力。例如讲到《兰亭序》时,可以结合课本彩图唐冯承素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对这一“天下第一行书”作出精当的评论,指导学生鉴赏这一书法神品。在教学中用精品赏析的方式渗透书法审美常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例如课本中附有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手迹影印件。这一作品可作为赏析的重点材料之一。《沁园春·长沙》,几十个字跃入眼中,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立。一代伟人用他激扬的文字,书法了他“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看到这样的书法,读着这般的文字,学生有如何能不为之振奋,为之鼓舞,油然而生的激情荡涤着心灵,此刻唤醒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情感,内心的激流也正在涌动!这种情感体验的生成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第三,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巩固、提高学以致用,把学习书法的要求落实到各科作业中去,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是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育中要注意组织开展学生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如参加和举办展览、展评,自己动手办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等。让他们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创作,并对学生的每一点优点给予肯定,每一个成绩给予表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兴趣逐步深化。

第四,教师的表率作用不容忽视在开展硬笔书法教学的时候,不能忽视的是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应该修炼好自我,首先让自己的书写端正、认真,不论是在黑板上的板书,还是批改作业、试卷时的书写,都应该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 《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这样说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是榜样的作用。

第五,适当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不同书法家的作品,来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同一个汉字,不同的书家有其不同的书法而不同的书法又见其不同的人格品胜。“龙”字,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汉字,王羲之、苏轼、毛泽东写得有何不同?学生就会注意到:王羲之的“龙”字,平和清新又飘逸遒劲;苏轼的“龙”字,体度庄安,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毛泽东的“龙”字,大小有异、疏密相间,笔势虚实相接,动静相合,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在认识到这些之后,教师可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入开来:王羲之生活在朝代更迭不断的晋代,文人大多仿效老庄避世无为,飘逸洒脱,所以他的字平和而又“箫散简远”;苏东坡生活于北宋,不仅是优秀的书法家而且是开创豪放一词的文学大家,所以他的字既有书法家的气度,又有文学家的气魄;而毛泽东更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一代伟人,有着“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才大略,所以他的字大气磅薄、酣畅淋漓。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情操,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硬笔书法书法语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安秀扬硬笔书法
书法欣赏
我的硬笔书法”情愫“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
硬笔书法——我生命的动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