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思维
——学生智慧的源泉

2016-03-13 12:15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李文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原型创造性苹果

山东省寿光市圣城小学 李文海

中国老师教学生画苹果,先拿出苹果让学生看,然后教给学生从哪里下笔画,怎样运笔,到哪里收笔,哪里颜色涂得轻,哪里颜色涂得重,都有一定的规则,学生一一照老师的讲授去做;而日本老师教学生画苹果,则是老师手拿苹果,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画;美国老师呢,拿上一筐苹果到教室,学生每人一个,自己去画。自然,中国学生画的苹果最象,但由于条条框框太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而美国学生画的苹果最不象,但却加入了学生自己的思索,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一)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因此发展发散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动性、变通性和独特性。

为了更好地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是要提倡学生自由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积极热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管其正确与否,只要思路开阔出去就行;二是要讲究提问的内容和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使学生不但善于单向思维,而且习惯于多向思维,以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给学生一段有多层意思的短文,让学生给短文分层,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有的学生可能分三层,有的学生可能分四层,有的学生也可能分两层,哪种分法正确呢?不能贸然下结论,要先分析一下他们是从哪个角度,根据什么分的,如果是从不同角度分的,各自又有合理的依据,那么这些分法全部判正确,又有何不可呢?所以教学中,要给学生人人发言、充分显示自我的机会,哪怕部分学生有些新奇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值得表扬的,因为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创造思维。

(二)利用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应用原型启发去解决问题,是有助创造、发明的重要思维方法。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鲁班用斧头伐树累得筋疲力尽休息时,不小心被一棵小草的叶子划破了手指,他拿起草叶一看,发现草叶的边缘全是小齿,他受到启发,模仿草叶的形状制成了锯子,使劳动效率提高了若干倍,这就是原型启发原理的具体应用。

利用原型启发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使他们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相似性,在不同学科间建立起横向的联系。其次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广泛接触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各方面的新成就;在他们的课外活动小组中,也可以用原型启发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般来说,在紧张激烈的思考之后,思维短暂地松驰下来,常常有利于原型启发发生作用——即顿悟。在顿悟状态下,一个偶然输入的与任务有关而又不太强烈的信息,往往能激发起思维中创造的火花。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的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非智力的个性特征有关系。许多研究表明,人的坚持力、自信心、克服自卑感等个性因素,在他们取得成功中有重要作用,因而我们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学生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独立自主的个性性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探究法

教师应多方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勤动脑筋,刻苦钻研,深入探究。如弄清课文的内容,正确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深刻领会文章的写作技巧,尤其对问题要有独到的见解。

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弄清楚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其它的工作可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如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段分层,找出文中所用修辞方法等,不要怕他们做错,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久而久之,就会有大的收获。

(二)联想法

让学生在联想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也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做发展联想力的练习,教给学生联想的方法,使他们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如学习《飞夺泸定桥》一文时,可引导学生想一下学过的描写红军战斗生活的文章《艰苦岁月》《金色的鱼钩》等;学习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后,引导学生想象,我们还在哪些文章中学过哪些英雄作物?他们的事迹是怎样的?我们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树立了他们为国献身的信念。

(三)评论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文,看过的电影、电视或学生的作文进行评论,可全面评论,也可抓住其中一点,不但要谈出自己的看法,关键是要说出自己的依据。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在评论中学到许多好的东西,借以充实自己的头脑。

(四)比较法

教师可选择若干组意思相同而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让学生说出好句子好在哪里,逊色的句子差在哪里。也可以给学生一些空着关键词语的句子,然后给出这个词语及一些相似词语让学生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也可以给学生一段文字,让他从若干个角度构思出若干个立意,然后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这些都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过的课文也可以进行比较,学过《丰碑》后,可把这篇课文和学过的《金色的鱼钩》进行比较,文中人物同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他们牺牲的原因、背景等有何异同呢?这样一比较,更加坚定了学生向英雄学习的决心。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创造力致胜的时代,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为了我们的下一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吧!

猜你喜欢
原型创造性苹果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包裹的一切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收获苹果
拿苹果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会说话的苹果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