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激发想象 打造创造性美术课堂
——以中班美术活动《奇妙的大树》为例

2016-03-13 12:15山东省滨州市滨城育英学园孙娜娜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0期
关键词:城堡大树创造性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育英学园 孙娜娜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美术活动示范和范画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示范和范画又往往会束缚幼儿的思想,影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在活动过程中情境激发想象,让幼儿打开创造之门

《奇妙的大树》是让幼儿用各种线条和各种图案创作出未来的大树。活动开始时我创设了未来城堡的情境,带领幼儿进入未来城堡。给幼儿充分想像的空间,让幼儿畅想未来城堡里的大树是什么样的。然后教师操作课件开启城堡大门,展示未来城堡的大树,开拓幼儿的思维。未来大树的展示也从奇妙两个字出发,采用变魔术的方式将大树变出来。再采用变魔术的方法在课件上对大树进行变形。

在我展示完范例后,我接着抛出问题:未来的大树还能是什么样子。我要求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回答,想象出不一样的答案。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很有兴趣,想象出了不一样的大树:动物形状的树干、动物形状的树叶、能制作咖啡、果汁和牛奶的树等。有小动物的树干、有小草的树干……有果实叶子、七彩龙叶子……树上结出了汽车、牛奶、果汁……每幅作品都不一样,都透露出一股创作的灵气。作品中既有我示范时的元素,又有他们不同与我的独特构思,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

二、活动后继续创设后续的情境,保证幼儿持续的创造性

一节成功的活动贵在让孩子意犹未尽,当孩子们在进行完这次活动后,他们还沉浸在其中,还在和小伙伴交流:我还要画一幅能够制造火箭的大树……为了能够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我将这个课题搬入了区角,在区角中打造了未来城堡的特色环境,孩子们进入未来城堡后就有创设未来大树的冲动。并在此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造未来城堡里其他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未来的房子、未来的杯子、贝莱的并将孩子的作品布置在了区角内,让孩子继续感受到课上的氛围。

三、破除陈规,打造创造性课堂

打造创造性课堂,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打破陈规的教育模式,重新建构一个情境模拟,激发想象的课堂。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创造性课堂打造的几个要点。

1.兴趣是幼儿的学习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激发、培养和保持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在奇妙两个字上做文章,穿插大量的魔术游戏,不断的让幼儿感受到奇妙,使孩子的兴趣不断的提高。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在欣赏的同时,我引导幼儿发现奇妙的地方,和我们所见到的大树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自己发现奇妙,发现怎么奇妙,然后去创造奇妙。

3.正确评价幼儿作品,激发幼儿再创作的信心

在巡回指导时,对于幼儿的作品我总给予肯定的评价,幼儿在我的鼓励下更加有信心把他的作品画下去,直到完成。在总体评价阶段,我针对每个孩子的创意进行不同的赞同,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以利于幼儿下一步更加大胆的去创作。

4.破除固守教材,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教师画一笔,幼儿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幼儿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一些小花、小草、小鸟等,以丰富画面。在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懂得放手,给孩子充足的想像和创作的空间,不拘泥于幼儿作品的像与不像,而是要认真的去倾听孩子的声音,用一双会听的眼睛去听幼儿画中的声音。

四、掌握方式方法,注意把握“四个结合”

从教材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使用再到评价的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下面结合自己对于《奇妙的大树》教学后的的感受,来简单谈一下我总结的“四个结合”。

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幼儿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我们要留心发现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在预成教材的基础上,适时生成新教材,则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预定目标,更能开拓新的教材教法,促进幼儿更为愉快、成功地作画。

2.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但是示范要有度、要示范的巧妙,如果示范的过多,则容易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观察法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只有学会了观察,幼儿对一些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孩子才能有东西可画。谈话法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孩子们能更加放松的说出的自己的想法,有了想法才能使孩子在绘画中有目的的去画。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

3.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一幅作品完成后,幼儿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孩子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在每个孩子身上。比如说本次活动,老师就要针对孩子们不同的创意来进行鼓励,那些特别之处才是字可贵的,因为孩子们今天的想象说不定就是我们明天的现实,保护好孩子的大胆想象,就有可能创造我们明天的辉煌科技。

总之,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们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孩子们手中的五彩笔才能画出更加富于创意的、五彩缤纷的神奇画卷!

猜你喜欢
城堡大树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大树的日常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魔逗城堡
大树
大树的梦
空中飘来一座大城堡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大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