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回顾与思考

2016-03-14 07:00卓晓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方案设计团体辅导

崔 娟,卓晓华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首届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回顾与思考

崔 娟,卓晓华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对2015年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进行回顾与思考,阐述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选择、方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说课稿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

2015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首届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通过比赛,笔者向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同行学习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宝贵经验,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在此,笔者谈谈参加这次竞赛的一些体会。

1竞赛基本情况

首届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由甘肃省教育厅主办,于2015年11月12—14日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举办。全省16所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选派教师参加了竞赛。

竞赛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现场说课综合评比的方式进行,其中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占总分的50%,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现场说课占总分的50%。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时长50分钟,现场说课时长10分钟。

2赛前准备

参赛教师要将团体心理辅导内容以说课形式呈现,既符合说课比赛基本要求,又与普通说课加以区别,体现团体心理辅导特点。笔者赛前准备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步:系统回顾说课要求和基本环节,并再次学习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第二步: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根据以往团体心理辅导经验,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向,选定辅导主题。第三步也是最核心的阶段:搜集相关资料,理清思路。如何围绕主题展开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要用到的理论依据有哪些?相对应的辅导策略又有哪些?最终根据辅导对象心理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及重、难点,进而确定辅导方法,构思设计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及活动步骤。第四步:根据辅导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第五步:根据多媒体课件构思并完成说课稿。最后一步:修改多媒体课件与说课稿。

3辅导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3.1辅导主题选择

从既定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学习、情绪、人际交往、青春期恋爱6个主题中选择一个主题。首先考虑笔者熟悉并且能驾驭的。笔者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困扰主要是关于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方面的,这3个主题可借鉴的辅导方案较多,也较容易设计,但要出彩却有一定难度。而生命教育太沉重,青春期恋爱问题也不太擅长,经过一番思考,最终选定感恩教育之感恩父母这个主题。其原因如下:其一,以往做过类似辅导,积累了一些经验;其二,自己比较擅长;其三,设计过程中可利用的素材较多,如果使用得当、有所创新,一定会加分。

3.2辅导方案设计

辅导方案设计及活动步骤是本次竞赛的核心内容,包括辅导目标、理论基础、辅导对象分析、辅导方法、活动步骤,而活动步骤又是重中之重[1]。辅导目标是围绕活动主题、针对辅导对象心理特点而定,笔者改变了常用的目标模式,将辅导目标设定为直接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和可持续性目标。辅导方法是依据辅导目标而定,笔者选用了问题引导、故事启迪、创设情境、合作交流4种辅导方法。活动步骤要以理论基础为引领,并将辅导方法融入其中,最终一步步实现辅导目标。

活动步骤设计为5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要有具体操作步骤,又要有明确的设计意图,还要体现团体心理辅导特点,即学生自我思考、体验、感受、感悟,进而反思和成长。第一环节:先利用导语引发学生思考,再播放一组成长漫画,启发学生谈及感恩话题,引出主题。此设计一举三得:其一,顺利导入主题;其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其三,为第四环节的情绪高潮做铺垫。第二环节:先播放歌曲“天亮了”,促使学生对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充满好奇,再播放视频,通过真实事例引导学生联想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并完成感恩记录,最后通过倾诉、分享,使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无私与伟大。第三环节:此环节是引导学生将感受升华为感悟的关键环节。再生动的说教也代替不了个人亲身体验,该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进入飞机发生空难情境,促使学生在与父母生离死别的一刻写下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大声读出来。该环节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将感受升华为感悟,激发了对父母之爱的感恩之情。第四环节:在学生想要以行动报答父母时,让其借助诗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样既能让学生受到感染,也为辅导活动创设了一个高潮,升华了主题,前后呼应。第五环节:引导学生写出行动计划,落实感恩行为,实现活动的可持续性。

3.3方案设计亮点

(1)辅导方案设计时长50分钟,包括活动导入、展开、深入、高潮和结束,并分别对各环节加以小标题:漫画吸引、导入主题——故事启迪、感受亲情——创设情境、感悟亲情——熏陶情感、总结升华——拓展延伸、实践感恩,既展示了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又显示了设计意图,一目了然。

(2)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还让理论引领活动设计,并将理论应用于活动中。笔者将积极心理学的感恩干预策略中感恩记录、感恩沉思、表达感恩行为成功应用于第二、三、五环节中。以认知心理学的“缺乏动机论”为依据[2],设计情境体验活动,构建一个让学生自己感知、推理的环境,使其自发产生感恩的内部动机,进而反思和成长。

4多媒体课件

首先要明确多媒体课件是用于辅助说课的,切不可为了课件本身而制作课件。围绕主题及说课内容,笔者选用统一模板,色调主选温馨的粉色,辅以蓝色、绿色、紫色等进行搭配,使色彩协调,视觉效果好。对于各张幻灯片的前后顺序及每张幻灯片中各个对象的出现顺序,严格按照说课逻辑而定,使其出场有序且时机恰当,既符合视觉观看习惯及表达需要,也使整体不乏灵动感。幻灯片的布局要尽量简洁,内容以够用为原则。如何用最少的文字、资料最直观、有效地展示说课内容,需要反复推敲、认真琢磨。不断修改、完善多媒体课件的过程,有利于笔者加深对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理解,进而从中提炼出说课稿的大致内容。

5说课稿

说课稿要完整,应包括:从开场到结束,播放每张幻灯片时应该说什么?两张幻灯片之间应该如何衔接?每个步骤都要清晰、精炼、明确。此外,还要与多媒体课件紧密联系、互相融合,说为主、课件为辅,自然流畅,浑然一体。

6结语

通过竞赛,笔者对团体心理辅导有了新认识。首先,要想做好一次团体心理辅导,要求辅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还要在不断实践中积累经验,用经验指导实践,促使自我反思和成长。其次,团体心理辅导要体现其特殊性,即重在辅导对象的自我体验和感悟,而非辅导教师空洞说教。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是本次竞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最后,竞赛的辅导方案、多媒体课件、现场说课相当于教学过程中的教案、多媒体课件、上课,是对教师日常教学功底的一次考验。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技能竞赛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提升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有重要意义。当然,通过观摩和交流,笔者也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希望在今后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能力、完善自我,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断成长。

[1]樊富民,何瑾.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金熠辉.认知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心理健康教育,2000(6):51-53.

G451

A

1671-1246(2016)23-0022-02

猜你喜欢
方案设计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一种适用于高轨空间的GNSS矢量跟踪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方案设计我做主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