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在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2016-03-14 07:00秦浙学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微信课堂

秦浙学,刘 曦,曹 霞,黄 岚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

自媒体在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秦浙学,刘 曦,曹 霞,黄 岚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

自媒体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下形成的即时交互平台。国内互联网快速发展促使多种自媒体产生,而大学生是自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带教中,将自媒体微信平台与临床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病例讨论能力提升,拓展知识的深度,取得较好效果。

自媒体;临床教学;心血管病

1自媒体的概念和教学应用条件

自媒体(we media)概念最早出现在2001年,由美国科技专栏作者Dan Gillmor在论述Web1.0,Web2.0到Web3.0的发展趋势中提出,并初步定义为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的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联合提出关于自媒体的研究报告,进一步阐释了该概念,并给出了清晰的定义: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对于自媒体的本质,我国传播学界的看法较为一致,即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利用网络新技术进行自主信息发布的个体传播主体。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自媒体逐渐渗透日常生活。和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具有平民化、多样化、普遍化、便捷以及交互性强等优势。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自媒体包括微信、微博、知乎、人人网等。

大学生是互联网利用率较高的群体之一。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国内大学生上网率超过95%。同时,大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使用率也在80%以上;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平台的使用率高达90.2%。如此高的网络普及和自媒体使用率,使自媒体在大学生教育中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应用条件。

2自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自媒体的广泛普及,逐渐引起教育界重视,国内多位高校教师进行了教学探索。李俊键[1]将自媒体微信平台引入油藏工程课程教学中,增强了学生课程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效果,拓展了学生视野。张霞[2]将自媒体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提升了学生课堂满意度与教学效率。于杰等[3]认为,自媒体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徐莹等[4]将自媒体应用于本科双语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自媒体双语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并实现语言能力与学科知识能力同步提升。上述教学尝试表明,自媒体有助于教学效果提升,对临床教学有借鉴意义。

3自媒体应用于临床教学的探讨

采用自媒体教学,应注重自媒体平台建设。目前,国外常见的自媒体有Twitter,Facebook等,而国内最为常用的是微信、微博。以微信为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首先针对本课程设置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课后,将所讲教材资料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群。同时,还可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新的临床案例。本文以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为例,阐述自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教学对象,在微信公众号或微信群中预告内科学心血管病教学计划,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在临床多媒体讲解或教学查房后,上传相关内容到微信平台,供学生浏览,促进课后知识点复习。同时利用微信发布临床病例,开展病例讨论,通过线上回复,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不足。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微信直接回复,做到及时解惑。利用信息统计功能,分析常见问题及疑难点。此外,推荐学生关注心血管病相关公众号,如“循环界”“医脉通心血管”以及我校西南医院设立的心血管病微信公众号“杏林轶话”。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学生传递最新临床进展,更新行业资讯,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利用微信的分析功能,了解学生对于相关推送的兴趣以及用户活跃度,分析其兴趣点。利用微信的多媒体功能,发送音频、视频与三维图像,直观展示心血管解剖结构以及相关疾病演变的动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自媒体在临床教学中的价值及优势

自媒体属于Web3.0的产物,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升级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智能手机终端普及时代,大学生群体是其庞大的使用者。因此,将自媒体应用于教学,是新技术的拓展应用,也是教学理念的创新。自媒体教学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交流、阅读、传播习惯,更贴近大学生活,更易被学生接受。

自媒体交互性强,受教育者既是信息的接收终端,又是信息的发布者。一方面,可以使其更易于与教师互动,发送讨论话题,提出疑问;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答疑解惑。这种线上即时互动的方式克服了以往教学互动多在课堂的局限,使课堂互动衍生到课外。自媒体平台的在线教学互动,可营造轻松的学术氛围,构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学术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提高教学效果。此外,从学生角度发布对教学内容的看法,基于类似的教育背景及角色,有助于其他学生理解,促进互动。

自媒体的大信息量有助于延伸课堂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自媒体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巩固;另一方面,其发布的病例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此外,紧跟国际、国内研究进展的个性化推送,还有助于学生触摸前沿知识,激发独立思考,培育创新意识,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1]李俊键.自媒体在油藏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石油教育,2016(2):71-73.

[2]张霞.自媒体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经贸教育,2016(3):149-151.

[3]于杰,马婷婷.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J].前沿,2014(2):177-178.

[4]徐莹,范芙蓉.私媒体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83-86.

G421

B

1671-1246(2016)23-0050-02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301167)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微信课堂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