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升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质量

2016-03-14 07:00周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生理学胸膜负压

周华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1)

利用微课提升高职医学院校生理学教学质量

周华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合肥 230001)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内容多且抽象,逻辑性、实践性强,学生普遍反映难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而微课是一种以视频为载体的授课形式,在空间和时间上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微课;生理学;教学方法

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指出:“关于疾病的科学是医学,而关于生命的科学是生理学。”要想理解疾病就必须了解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由此可见生理学的重要地位。它研究生物体及其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是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但因其内容抽象、系统,逻辑性和实践性较强,是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的课程之一。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成为生理学教学的头等大事。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信息高速发展的“微”时代,微学习也正慢慢充斥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微课”——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1高职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相关基础知识薄弱,接受能力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高职医学院校生源既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我校护理专业以文科生偏多。文科生在高中时代对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接触较少,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文科生普遍觉得比理科生学习生理学吃力。另外,高职生的课堂注意力仅为15 min左右,而生理学教学以章节为单位,授课时间较长,易使学生觉得乏味。

(2)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多为“90后”且是独生子女,学习上怕苦怕累,自主性较差,学习仅限于课堂;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

(3)生理学课程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加之概念抽象,学习难度较大。虽然生理学内容繁多,但教学时数却偏少,这就造成教师授课过程中仅灌输一些经典的纯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就是机械的记忆;另外,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均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人体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时候,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尚不清楚,并未掌握很多医学术语,所以普遍感觉生理学难以理解。

2微课的概念

微课又称微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结合。微课以视频为主体,辅以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师评价、学生反馈、练习测试等[1]。

3微课的特点

(1)重点突出。微课时间一般控制在10 min以内,与传统的40 min课堂相比,时间大幅度缩短,因此,需要精简教学内容,短小精悍,突出重、难点,易于学生掌握[2]。

(2)使用方便。微课资源容量小,一般只有几十Mb,并且支持网络在线播放,学生可利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在线观摩教学视频并查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辅助资料;也可以下载保存到移动设备上,以便即时查阅,实现移动学习,这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便捷。

(3)形式新颖。微课使原本单调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通过视频、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有助于学生业余时间自主学习。

4生理学教学中微课应用案例

胸膜腔负压的形成,在生理学教学中是重、难点,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学意义?下面就以胸膜腔负压知识点为例,探讨胸膜腔负压知识点微课的设计和实施。

(1)胸膜腔负压知识点的导入。本次微课导入以视频播放医院病房内一位气胸患者因无法进行自主呼吸、感到呼吸困难正在进行治疗为切入点,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气胸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感到呼吸困难?”让学生思考片刻后,指出胸膜腔是位于胸廓和肺之间的结构,引出胸膜腔的构成及胸膜腔内压的概念。

(2)胸膜腔负压形成机制的讲解。首先展示一段家兔胸膜腔内压测定的实验课视频,实验数据告诉我们,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为负值。然后生动解释负压形成机制。气胸是因为胸膜腔密闭性被破坏,进入空气,胸膜腔负压消失甚至变成正压,压迫肺,造成肺不张,从而产生呼吸困难。总结胸膜腔负压的生理学意义。

(3)思考题及拓展资源的设计。布置1~2道思考题,以使学生对本次微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思考。本次微课设计的思考题为:用力呼气时,胸膜腔内压还是负值吗?气胸时,为何血液循环也产生障碍?拓展资源的设计可以是临床上气胸患者如何护理以及治愈后的注意事项,理论联系临床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

5利用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1)微课教学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目前,微课已作为新鲜元素被引入各高职医学院校,在教学改革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微课教学将全面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因为微课只是突出某章节的教学重点、难点,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知识点零散,学生难以弄清知识点的衔接,容易造成混乱;另外,微课强调某个知识片段,会让学生理解为整章节只有这么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从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果。因此,微课只能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拓展,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调味剂与兴奋剂,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微课必须经过严格设计。微课有时间要求,一般限制在10 min以内,因此设计要简洁,需快速有效地切入主题,然后以一个内容为主线进行教授,最后利用微课小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另外,由于微课的表现形式是视频,因此,必须精心摄录,重视编辑,高质量完成微课制作[3]。这就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反复修改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视频。

6总结

微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通过使用微课,将生理学这门抽象、逻辑性强、实践性强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管丽红,程珊.谈谈微课在高职院校的应用前景[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28(6):108-109.

[3]廖厚圣.微课的摄录与后期制作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4(21):171-173.

G421

B

1671-1246(2016)23-0062-02

注:本文系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L118ZD)

猜你喜欢
生理学胸膜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