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2016-03-14 07:00朱春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中职课文优化

朱春英

(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青海 西宁 810000)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朱春英

(西宁卫生职业技术学校,青海 西宁 810000)

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因势利导,变教学为导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学习能力;优化

教育改革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也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和教学质量,只有着眼于转变教学观念,并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准确优美的语言、清晰的板书设计等,是一堂好课不可缺少的因素。优化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知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一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优化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教师指导下,放开手脚去演绎每一堂课。因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45分钟效益至关重要。现从以下几方面做简单介绍。

1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求将教师“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的能动活动,即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将灌输式教学转化为主动索取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要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就必须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观念。

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当作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具备基本素质,将受益终身。无论是小学、中学或大学,培养学生自学、创造能力,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学,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以便学到更多知识。如朗读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在诵读《致橡树》时,平、翘舌音分不清楚。笔者采取最直接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口诀“致是致,字是字,不要把致读成字,也不要把字读成致”,其他不会读的字,以次类推,学生采取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求职自荐信的书写:在教会学生掌握这种应用文写作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学其他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注重学法指导。笔者首先导入课文,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求职自荐信的基本定义,然后认真阅读课本中的范文,举例讲解,总结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练习[1]。学习结束后,笔者还会让学生总结刚才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很快总结出来。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只有中职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求知欲,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迸发出生机和活力,才能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是否有语文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情景,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分组讨论、朗读比赛、讲小故事、角色表演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学,教师借机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愉快地学习。许多问题都是经教师点拨、帮助,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来解决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引导、多提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可使用一些巧妙方法,举一些确切、恰当、幽默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把学生引入愉悦、乐学的情境中;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创新能力,增强自我意识,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培养坚韧的学习毅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2]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最好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者,主导课堂教学全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有句名言:“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3]意思是说,人有好奇心,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同样,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让学生一时得不到,能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若悬念设置巧妙得当,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所讲知识上,进而掌握知识要点。以《故都的秋》为例,提问: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什么特点?故都的秋在哪里?为什么郁达夫对秋天有这样的感受?在问题被逐个解决后,课文也就被学生理解了。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学会了在学习中要多提问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使用中应相互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知者”。

3优化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运用规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界提出的新观点、新理念不少,也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举三反一”这个概念看似新鲜,实际是针对“举一反三”提出的,其强调“博览”,讲究积累、积淀,旨在让学生在接触大量作品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养成语感。这同古人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体现的思想是一致的。

语文课不在讲深、讲透,而在教会学生掌握规律,揭示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是培养学生写作阅读能力的关键,它们是“典型引路,举一反三”的关系,讲读课文作为典型范例指导其他,在教学中起“举一”的作用,自读课文起“反三”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已学知识[4]。在讲读课文过程中,教师要讲授科学系统的知识,并采用正确方法,帮助学生利用讲读课文中的知识阅读自读课文,使单元教学通过自读课文得到有效练习,对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的课文,也要尽可能提出检查学生自读效果的方法和时机[5]。又如,针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可利用以下几种质疑方法:扣题目质疑、抓重点字词质疑、围绕文中重复出现的句子质疑、抓反常语序质疑,引导学生质疑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

总之,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双方交流的过程,教师是学习环境的组织者、探究者、引导者、合作者。优化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45分钟效益,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培养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提高整体素质,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目的。

[1]倪文锦,于黔勋.语文(基础模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3]钱钟书.围城[M].上海:上海晨光出版社,1947.

[4]反思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EB/OL].http://www.doc88.com/p-069195123884.htm.

[5]周众海.浅淡初中语文自读教学法[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1):249.

G420

B

1671-1246(2016)23-0072-02

猜你喜欢
中职课文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背课文的小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背课文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