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访谈的护理研究教学探究

2016-03-14 07:00汪玉洁刘秋收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质性受访者杂志

汪玉洁,刘秋收,苗 凡,杜 艳,李 君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基于深度访谈的护理研究教学探究

汪玉洁,刘秋收,苗 凡,杜 艳,李 君*

(湖北文理学院医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目的 通过深度访谈,了解本科护生在护理研究课程学习中的真实体验,分析护理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为护理研究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基于质性研究理论,对8名大三本科护生进行深入访谈,记录其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感受,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提出影响本科护生护理研究课程学习的3个方面:教师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护生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和学习效果,教学的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结论 在护理研究教学中,应综合考虑教师、护生和教学环境3方面因素,以提高本科护生科研能力。

本科护生;护理研究;深度访谈;质性研究

当前,大批本科护生投身于临床护理事业,他们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整体科研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校期间培养护生科研能力尤为关键,而掌握护理研究课程内容则是通往科研道路的第一关。目前关于护理研究教学探讨和改革的量性研究结果显示[1~3]:为提高护生科研素质,教师往往站在自身角度,通过量表收集护生反馈的各项数据化信息,进而分析得出应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结论。笔者发现护理研究教学改革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研究者未从护生心理、情绪体验角度去反思教学效果。护理研究方法包括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4],刘可等[5]认为不是所有的现象都能用量性研究方法来解决,由于人类的情感难以量化,质性研究应成为研究这些情感反应更有效的方法。而近年来护理教育方面的质性研究仅占17%[6,7],并且还没有研究者在护理研究教学改革方面对学生进行质性研究访谈[8,9]。因此,本研究结合高校特点和学生需求,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与学生满意度,拟通过质性研究访谈对护理研究课程进行深入探讨。

1对象与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校全程学习护理研究课程并同意受访的大三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再根据护生性别、文理科生、综合成绩、是否调剂、对考研看法、有无研究经历等特征挑选重点样本。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时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10,11]。

1.2方法

(1)访谈法:以Heidegger发展的现象学研究法[12]为指导,采用深度访谈法。访谈前,先向受访者解释访谈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地点为舒适、安静的空教室。每次安排两名访谈者,一名主访谈者负责访谈,另一名负责录音和记录。先采用开放性访谈,再逐步转向半开放性访谈,直至资料饱和或访谈时间达40 min,超过40 min可分为两次访谈。访谈全程采用编号代替受访者的真实姓名。

(2)访谈内容:先根据研究目的设置访谈提纲,再通过预访谈形成最佳访谈提纲,如“老师课上都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你觉得怎么样?”“教学目标是否清晰?课堂学习效果如何?”等。最后,访谈完毕,反思访谈中存在的问题[13]。

(3)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采用Colaizzi[14]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处理。步骤如下[15]:①仔细阅读所有资料;②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将反复出现的观点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⑦返回受访者处求证。

(4)质量控制:避开任课教师,对护生进行深入访谈,以减少偏倚,保证访谈效果。选取的访谈对象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尽量使不同特征的样本均匀发布。两人一组整理资料[16],并将整理后的资料返回受访者处,核对资料真实性,以提高效度。

2结果

本研究共访谈护生8人(编号S1~S8),经过深入的分析、反思、归类和提炼,得到三大主题,具体如下。

2.1教师方面

在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无前例。从1955年开始至1980年结束,历时25年。整个运动,席卷全国各地,涉及千家万户,影响了几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事件之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许多概念区分不清。其实回乡知青和插队知青,人员身份和概念内涵颇不相同。2007年12月,《大河报》记者孟冉,经过查阅历史档案和大量走访,在《大河报》“解密档案”栏目,连续推出了“追访河南‘知青岁月’”系列报道,对河南知青上山下乡的始末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

(1)教学目标: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师教学目标清晰。如S2说:“老师开门见山,每节课上的第一张PPT都会把学生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呈现出来,快下课时老师也会做小结,把内容再串讲一遍。”

(2)教学计划:受访者普遍认为护理研究课程计划不合理、课时少、内容多、专业性强。S4认为“护理研究课时太少,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课时不足”。多数受访者更倾向于平时成绩和主观能力考核。S3认为“应着重考查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3)教学方法: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现代教学方法运用较少,教学形式单一。S6认为“老师讲课基本上是讲述课本和展示PPT,教学方法单一,希望老师课上先组织讨论,再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4)人格魅力:多数受访者认为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饱满的精神状态、一定的幽默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精湛的科研能力。S1说:“老师上课时语速平缓,没有激情。”S3说:“希望老师能风趣一点,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易于接受。”

2.2护生方面

(1)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护生学习活动,并使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倾向[17],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是被动学习护理研究这门课程。S6提到“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做科研,以提高学习兴趣”,S7也提到“建议老师采取分小组讨论方式,多带学生做课题,多教学生搜索论文的方法”。

(2)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17]。其中,横向迁移是指护生把所学知识和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内容或难度类似的新情景中。大多数受访者都有过学习的横向迁移。S6自述“会将研究的思想引申到眼耳鼻喉口腔护理学学习中,在学习眼科疾病知识时,会设想近视眼如何防止眼球变形这方面的课题”。

(3)学习效果:大多数受访者的学习效果一般。S3认为“学习效果一般,感觉很难掌握护理研究这门课,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科研能力有限”。

2.3教学环境方面

(1)物化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物质环境,包括教室、计算机机房、图书资源等。S3提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希望老师在大的计算机机房给我们演示一些分析软件,如SPSS软件的使用方法,让我们能熟练地运用这些研究工具”。

(2)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对护生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S8提到“老师的研究经历深深吸引着我,促使我培养创新思维,提升气质和自我认可度”。

3讨论

护理本科教育任务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18],而培养护生科研能力是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19]。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访谈方法,对本科护生护理研究课程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具体如下。

3.1教师水平

教师应精心设计知识框架,合理安排课时和内容,教学渠道和考核方式应多样化,如要求护生独立撰写大学生创新创业标书、综述、评价论文。在杨江林等[1]的研究中,采用综合成绩评价法(包括选题、开题报告、问卷、论文或综述4个部分)测试护生护理研究课程学习情况,通过小组汇报、撰写标书、综述写作等培养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如多给护生上台讲授或汇报的机会、举办科研知识讲座、开展分组练习[20]等。杨晓莉等[21]认为在护理教育中,教师运用人格魅力进行示范引导,有利于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丰富临床经验,提高科研能力,提升自身影响力。

3.2护生学习

本科护生应着重培养高效率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自主性[22]和主观能动性,重视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激发新知识获取兴趣,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本科护生在护理研究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习迁移能力[23],把护理科研思维运用和推广到其他相关课程学习中,以培养科研创新意识。如庞振雄[24]的研究结果表明,用学习迁移理论指导临床护理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创新思维、评判性思维、正确的科研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确定学习目标,树立自信心,尽量避免因理论知识枯燥而产生不良情绪。

3.3教学环境

学校应重视护生科研能力培养,为其提供更多的科研、教研机会,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物化环境方面,应建立医学院专属的计算机机房和医学数据库,方便护生检索文献、学习SPSS软件、进行科研选题等。有研究认为学校应通过建立科研基地、提供基金支持来提高护生护理研究学习效果[24]。人文环境方面,应注重人文关怀,拓展教学资源。王丽霞[25]的研究证明,教师应注重实习护生人文关怀需求的满足,促使其形成正性的实习体验。

4总结

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访谈对护理研究课程进行深入探讨,了解护生真实的上课感受与教学反馈信息,使任课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为后期更好的量性研究改革、教学质量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也便于护生更好地学习护理研究课程,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期望能够为护理教育改革者提供借鉴。

[1]杨江林,余志玲.研究式学习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28-630.

[2]李红.本科护生护理研究的教学效果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81-582.

[3]朱丹,张璐姣,马芳,等.《护理研究》课程整合改革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24-1226.

[4]Polit D F,Hungler B P.Nursing Research:Principles and methods[M]. Philadelphia:Lippincott,1999.

[5]刘可,颜君,张美芬,等.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的区别[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68-69.

[6]徐倩,王凌,胡慧,等.近10年我国护理质性研究的应用和发展[J].护理研究,2014,28(7):887-889.

[7]李峥.护理研究中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318-319.

[8]李继平,张玉芳,马伟光,等.中美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25):2335-2337.

[9]朱莲莲,高丽红.国内质性研究的护理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21):79-81.

[10]Qualitative Research.最新质性研究方法与研究[M].黄惠雯,童琬芬,译.台北:韦博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3.

[11]魏誉民,余婷,谢凤兰,等.护士在护理临终病人中的真实体验[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01-304.

[12]胡雁.护理研究[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3]Mays N,Pope C.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alth care:assessing qualityin qualitative research[J].BMJ,2000,320(7226):50-52.

[14]Colaizzi P.Psychologicai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s Viewsit[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15]牛洪艳,倪静玉.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认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1-903.

[16]刘静馨,陈沁.护理本科生高仿真模拟教学学习体验的现象学研究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5):74-76.

[17]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刘彦慧,廖瑞雪.护理本科生核心能力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53-55.

[19]代凤玲,石镁虹,黎兰,等.关于构建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想与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7):7-9.

[20]绳宇,赵雁,张欣,等.在护理技能教学中实施小组学习方法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1-533.

[21]杨晓莉,马如娅,吕俊峰,等.高职护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需求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06,3(2):57-59.

[22]彭会珍,陈静,张振香,等.实习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8):71-74.

[23]李玲,沈翠珍,沈勤,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2):537-539.

[24]庞振雄.学习迁移理论指导在临床护理教学的实验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5):2556-2557.

[25]王丽霞.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人文关怀体验与需求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7):23-25.

(*通讯作者:李君)

G420

B

1671-1246(2016)23-0075-03

猜你喜欢
质性受访者杂志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从量化机制到质性建构——情绪话语分析刍议
AIDS患者内心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维医治疗涩味黏液质性风湿性关节炎85例
非均质性油藏测井评价新技术及其在南海东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