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2016-03-14 07:00刘世伟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生命高职教育

刘世伟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关于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刘世伟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生命是开展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每个人最宝贵的东西。高职护生是准白衣天使,将从事与生命相关的职业,而他们对生命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工作成效,更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建构生命教育体系,提高高职护生生命意识,并将其自觉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爱护生命、尊重生命,为患者排忧解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职;护生;生命教育

护生生命教育长期以来过分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医学知识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导致一些高职护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对生命的意义理解不深刻,不能正确对待生命。

高职护生是临床护士的后备力量,将从事与生命相关的职业,所要面临的生命及生命伦理问题很多。这不仅要求护生习得精湛的医术、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还要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突出“人”和对生命的关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护生必须学会正确认识生命,面对生命。

1高职护生特征

大多数高职护生高中阶段学业成绩较差、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学习能力较差,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其在校常感到无所适从,学业成效不尽如人意。不少高职护生不愿从事第一线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未来缺乏信心[1]。

护士是人类生命健康的维护者、执行者和守护者,尊重生命是护士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护生是护士的人才储备,其在校期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利用这一“关键形成期”开展生命教育,让护生以“生命”意义思考护理职业,内化职业价值,尊重生命。

2高职护生生命教育体系建构

高职护生是有着自我需要和独特个性的生命体,要承认并尊重其个性。高职护生生命教育要关注生命,引导护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不随意糟践生命,与生命和平共处;要回归生命,帮助护生不断发现自身潜力,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2.1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目标建构

2.1.1认识自我是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 只有以护生的生命为前提,使其认识自我,开展高职护生生命教育,才能提升护生生活品质,使其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高职护生生命教育要帮助护生恰当地理解自我的含义,选择自我生成的环境,认识真正的自我,并最终确立自我发展方向,不能逃避社会,孤芳自赏。高职护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正确理解生活中的挫折,激发困境中所蕴藏的自我,提升生命价值。

2.1.2完善自我是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长期目标 生命是不特定化和不完善的,需要高职护生努力完善自我,实现生命的超越性。高职护生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品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互为前提和基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取决于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社会的发展也是建立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基础上的。因为人在社会中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影响着他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完善自我是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长期目标,也是提高其生活品质的必要条件。

2.1.3超越自我是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 通过开展高职护生生命教育,并启发与引导,促使护生改变固守现状的观念,实现自我的超越和生命价值的升华。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护生在教育中发展,在教育中实现人生。高职护生生命教育如果只注重知识、本领传授,而不关注自我的超越与生命的意义,那将导致护生放弃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失去思考和追问“为何而生”的动力。生命教育要尊重人的天性,发扬人的个性,激发个人创造力,让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得到升华。只有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真正实现了生命价值的人,才能超越自我。

2.2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建构

2.2.1尊重生命教育 高职护生生命教育要帮助护生树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自觉形成强烈的拯救生命的使命感,从而善待他人,尊重个体生命。护生只有学会关爱自己和家人,才会真切关心每一位患者,体会患者的疾苦;只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用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去对待患者的生命,才能消除医患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只有对生命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学会珍惜自我及他人生命,才能换位思考,真正做到为患者排忧解难,使其身心都得到帮助。只有护患间平等互信、彼此尊重,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患者,临床护士都能心怀仁术,平等对待,才能真正达成共赢[2]。

2.2.2生存信念教育 生存信念教育是一种超越生命的教育内容,是生命实践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既能为人的奋斗提供方向,并提高人的互动自觉性和连续性,又能使护生超越现实存在的挫折与困惑,化解生活中的焦虑,在生命价值观及人生观方面做出正确选择。一个人的生存信念决定着其对待生命的态度,有坚定生存信念的人,往往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

2.2.3生命价值观教育 生命价值观教育旨在帮助护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信念,明确承担的责任,明确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和促进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生命价值观教育要给护生指明前进方向,提供实现生命价值的动力,帮助其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价值和道德追求。

2.2.4生命责任感教育 生命责任感教育旨在培养护生生命责任感,促使其不仅尊重、珍惜、爱护自我生命,还要尊重、珍惜、爱护他人生命。要让高职护生了解生命责任感的涵义及适用范围,树立生命责任感,并由此认识到生命价值的实践过程。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临床护士需具备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要时刻将患者的安危放在心上,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决不马虎、偷懒。因此,在校期间培养护生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2.3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途径建构

2.3.1生命教育课堂化 以课程为基础,完善护生生命教育体系[3]。生命教育要面向全体护生,并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由于护理专业课程多,高职护生只有一年半的在校学习时间,因此在护理专业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难度较大。鉴于此,高职护生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开设选修课,既可以开设如生命教育、医学伦理等选修课,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生命教育QQ群、论坛等,解决护生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此外,还可以思想政治课等公共课程为基础,增加生命教育类通识课程,与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完善生命教育体系。在课堂上,以关怀生命为主线,营造积极、温情的课堂氛围,帮助护生彼此接纳和相互欣赏,建设开放课堂。

2.3.2生命教育合力化 高职护生生命教育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独立功能,又要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课堂教学是完整的文化传递过程,对护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家庭教育为护生良好自身修养、文明习惯奠定基础;良好的社会风尚则是护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吸引社会各方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以便增进社会对学校的了解,从而谋求社会支持。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产生多渠道、多方位的生命教育效应,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护生得到健康积极的发展,有效增强其生命责任感。

2.3.3生命教育实践化 生命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促进护生生命觉醒,体验丰富的生命情感。参观产房、太平间、火葬场等实践活动,能使护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的尊严;探访法院、戒毒所等实践活动,能让护生认识生命的挫折、权利与义务;组织护生观看枪决死刑犯的纪录片,通过死亡人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观察其对生命的留恋,促使护生体验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邀请“劫后余生”的人分享其感悟,因为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对生命有更强的眷恋和执著[4]。护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和感恩,感悟人生真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乃至全人类的生命。

2.3.4生命教育专业化 出色的心理辅导工作将直接保障护生生命安全,并影响护生一生。大多数校园悲剧皆由护生心理问题引起,而且目前大多数护生不愿意参加心理咨询。因此,学校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通心理咨询网站和热线电话,通过网上聊天、热线电话、面对面咨询等方式,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也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对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可开展常规的心理咨询,创建护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查找护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对他们成长、学习、交友、人生观、价值观、求职、择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

2.4高职护生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构

学校应本着“合理、均衡、完整、全面”“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生命教育专职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如生理学、生命心理学、生命社会学、生命伦理学等知识,还要不断更新生命教育理论知识,用创新的生命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

学校可派德育教师外出参加相关院校组织的生命教育培训,丰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生命教育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和从事生命教育工作能力,也可组织部分教师开展护生生命教育课题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1]潘美姬.高职护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8.

[2]荣昭俊.高职护生幸福教育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3]田照军.高职护生幸福观的认识与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29-133.

G412

A

1671-1246(2016)23-0081-02

2015年湖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社会实践基地创建紧密结合的实效性研究”(15C40)

猜你喜欢
生命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