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016-03-14 07:00赵贞贞王丽君周丽荣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品管圈效能技能

赵贞贞,王丽君,赵 萍,周丽荣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品管圈活动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赵贞贞,王丽君,赵 萍,周丽荣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江苏 南京 210038)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护理技能课教学中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开始及结束后均采用自制问卷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两组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与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结果 课程开始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课程结束后实验组课后练习时间利用率及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基础护理技能课可显著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

品管圈;高职护生;基础护理;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

品管圈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1],现应用较广[2,3]。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涵盖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五十余项基础护理技术和护士必备的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能课是高职护理专业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或四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技能课,约16学时,内容涵盖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十余项基础护理技术。这些技术是护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虽然在校期间都学习过,但护生均有所遗忘,利用临床实习前一年时间进一步强化十分必要。为满足医院对护士的要求,我校要求护生临床实习前在校技能考核必须达到80分。然而我校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初中起点的学生,他们年龄层次较低,学习动机不明确,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并且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任课教师较少,学生操作缺少监督和指导。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在基础护理技能课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1级护生作为研究对象,11个护理专业班级有6个在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批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另5个班级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批学习基础护理技能,在第一批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作为对照组,第二批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作为实验组。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回示,教师评价,课后学生自行练习。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 小组成员共9名,包括1名基础护理专职教师及8名学生,推选组长1名,辅导员1名(由专职教师担任)。教师培训组员学习品管圈相关内容。确定小组名称为蚂蚁圈,寓意团结、勤劳,组织严密,分工精细,尽职尽责,不怕困难。

1.2.2主题选定 结合我校往届学生基础护理技能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共同讨论决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基础护理技能课练习时间利用率”。

1.2.3拟定活动计划书 确定品管圈活动的开始日期与圈员工作细则分配,制订活动计划,绘制甘特表。

1.2.4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 为深入了解高职护生在技能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自行设计问卷并对2011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操作时聊天、只看别人操作、玩手机、借故上厕所而不练习。柏拉图分布结果显示,操作时聊天、只看别人操作者占80%,依柏拉图二八定律,将此两种情况列为本期活动的改善重点。

1.2.5原因分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技能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评价法找出主要原因。(1)操作流程不熟悉:教师示教后护生自己练习时往往忘记了流程,干脆不练习。(2)练习形式单调,每次技能课上及课后经常重复一个操作,护生觉得枯燥、单调。(3)护生没有压力,自觉性不够。

1.2.6对策 全体成员针对上述原因,根据二八定律及六何分析法,即谁来做(WHO)、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何处做(WHERE)、为什么要做(WHY)、怎么做(HOW),详细拟定对策,经过头脑风暴,就圈能力、可行性、经济性进行评价,根据评分结果确定对策。(1)制定流程图:小组合作,教师上完课后学生集思广益,讨论绘制操作流程图,有疑问处请教教师。基础护理技能课开课时开始实施,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每组负责2~3个操作,提前绘制流程图并辅以图片,另设选修课辅导、修正。项目确定后各小组实施,负责人为各组组长,实施地点为示教室或实训室。制定的流程辅以重、难点解释图并绘制成图册,供操作过程中有疑问时翻看,各小组自行安排拍摄操作视频。开设选修课,课堂反馈学生准备情况并给予指导。(2)改变练习方式,组内竞赛:小组内进行模拟抽考,提前进入考试状态,被抽到的学生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发放奖品,其余学生当评委打分。每个操作安排练习两次以上时,各小组即开始抽签模拟技能考核,成绩汇总后报告给教师,同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全班各小组间进行技能比赛,评出技能能手,颁发奖状和奖品,并加综合素质分。(3)施加压力: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各小组上交活动视频,不定期调出监控录像,将护生练习时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抽签进行小组竞赛的个人成绩作为全组成绩。

1.2.7评价指标及方法(1)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自制问卷调查2011级护生在45分钟的技能练习时间内真正有效利用的时间,以及是否存在操作时聊天、只看别人操作等情况。在技能课前后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调查。

(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该量表由吴德芳[4]等引进,信效度较好;为自评量表,包括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人际沟通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非常同意”“同意”“普通/还好”“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计5~1分,量表中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各维度总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3)自我效能感评价: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完全不正确到完全正确分别赋值1~4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感越强。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检验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数据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结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前两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品管圈活动后,实验组课后练习时间利用率为(82.3± 8.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5.512,P<0.05)。

2.2自主学习能力结果分析(见表1)

2.3自我效能感结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后,实验组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为(24.0±4.4)分,高于对照组的(21.80±4.40)分,差异有显著性(t=-2.240, P=0.028)。

3讨论

3.1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生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

研究[5]提出以教师为主导的操作技能学习,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态度,同时重复操作训练也不见得能提高临床技能。在班级人数较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技能训练课中教师依靠观察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式,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也无法提供正确和适时的反馈以保证教学效果[6]。学生被迫进行大量的课后练习,甚至占用午休、晚自习时间,从而产生枯燥感和排斥感。本研究实验组技能练习时间利用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生课后练习效率,通过绘制鱼骨图找出护生练习时间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护生带着任务练习操作可适当增加紧迫感,同时各组制定的操作流程及拍摄的操作视频也给护生练习提供了参考,多样化的操作练习形式,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使其能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技能水平,这与刘明秀等[7]的研究一致。

3.2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高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不理想,因此教育护生学会学习、适应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应成为当前及未来护理教育的重点与目标[8]。

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品管圈活动后实验组学习动机、自我管理及沟通能力均强于对照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9]。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制定规范标准的流程,各组精心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请教教师,小组讨论,最后形成操作流程图册及操作光盘。学生在品管圈活动中共同学习和交流,并与教师进行探讨,有效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在PDCA模式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心理状态是自由开放的,有利于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从而在技能学习中获得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目的[10]。这有助于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思维。

3.3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生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袁秋环[11]、赵芳芳[12]等研究证实,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说明提高自我效能感就可以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内部因素之一。本研究证实,品管圈活动后,实验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品管圈活动中,每一次问题的解决、技能的提高都会使护生产生一种满足、自豪与成功感,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越高,越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其自我管理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增强,获取的学习信息就越多,最终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4结论

本研究表明,基础护理技能课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生技能练习效率,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及自我效能感。品管圈活动在基础护理技能课中的应用有利于更新高职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但后期还需积极思考,及时发现护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多组织培训及经验交流讨论,以有效推广品管圈活动。

[1]邢文英.QC小组基础教程[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8.

[2]方丹嫔,张海英,蒋秋红,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13,23(4):773-786.

[3]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4]吴德芳,罗阳.社会认知学理论指导下护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23):75-77.

[5]杜杏利,詹雪,吴明珑,等.品管圈活动在骨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8):73-75.

[6]樊玉环,焦月琴.以品管圈法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操作技能[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73-274.

[7]刘明秀,加长林,吴圆圆,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机动护士急救操作技能[J].护理学杂志,2015,30(12):81-82.

[8]李国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9):94-95.

[9]张喜琰,李小寒.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概念和结构的理论分析研究[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12(3):185.

[10]汪四花,林芬,沈国霞.品质管理活动在病房用药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0-61.

[11]袁秋环,雷晓玲,高静静,等.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08,23(3):48-51.

[12]赵芳芳,顾艳荭,何炜,等.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19-522.

G421

B

1671-1246(2016)23-0083-03

注:本文系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校级课题(Njwx201303)

猜你喜欢
品管圈效能技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画唇技能轻松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