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2016-03-14 07:00董同宝施桂兰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吸烟率淄博吸烟者

董同宝,施桂兰

(1.淄博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2.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状况调查

董同宝1,施桂兰2

(1.淄博职业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2.淄博职业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314)

目的 了解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状况,探讨高职院校控烟教育。方法 以问卷形式整群抽样调查淄博职业学院247名在校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状况。分析指标包括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戒烟方法等。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吸烟者占27.5%,其中男生吸烟率为50.4%,女生吸烟率为6.9%。上大学前养成吸烟习惯者高达66.2%,50.5%的吸烟学生认为初始吸烟的原因是周围存在吸烟环境,57.9%的吸烟学生认为日常吸烟的原因是无聊。33.9%的吸烟学生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不打算戒烟,有61.2%的吸烟学生尝试过戒烟。结论 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现象普遍,拒烟能力低。应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吸烟健康教育,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学生控烟能力。

高职;医学专业;吸烟;控烟教育

吸烟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烟民数量高达3.5亿人次,占世界烟民总数的35%,每年有12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7.4亿人饱受二手烟危害[1]。尽管我国于2005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是烟民数量有增无减[2],其中学生烟民数量呈上升趋势[3]。为了解高职医学专业学生吸烟状况及影响因素,探索在大学教育阶段对其进行吸烟干预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对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4],抽取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一年级和二年级2个专业7个班272名在校生进行调查。其中临床医学专业208人,康复专业64人。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场收回,回收率100.0%。

1.2调查内容

吸烟状况、吸烟原因、吸烟场所等。

1.3吸烟的定义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标准[5]:经常吸烟为每周至少吸烟一次,连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偶尔吸烟为每周吸烟少于一次,或只在节假日、特殊情况下吸烟。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建立数据库,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吸烟率

272份问卷中,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90.8%。共调查男生117人,女生130人,年龄18~23岁。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7.5%,男生吸烟率为50.4%,女生吸烟率为6.9%,不同性别学生吸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58.415,P<0.01)。

2.2一般吸烟情况

调查发现,吸烟学生处于低龄段,初中和高中开始吸烟的学生占66.2%,且男生和女生吸烟率高于相关文献报道[6]。吸烟环境是导致学生初始吸烟的主要因素,挫折是导致学生初始吸烟的第二位因素,好奇是导致学生初始吸烟的第三位诱因。调查发现,60.6%的吸烟学生平均每天吸烟量少于10支,4.3%的吸烟学生平均每周吸烟量超过7包。当问及烟钱出处时,家长给的零花钱占70.6%,向同学借钱占1.5%,从饭费中节省占22.1%,自己打工挣钱占5.9%。对吸烟者而言,平时吸烟原因主要是无聊、周围人吸烟、独处时想通过抽烟解闷。此外,调查还发现,吸烟者在初始吸烟时,曾被家长劝诫的占54.45%,被同学劝诫的占13.2%,被教师劝诫的占16.2%,还有16.2%的吸烟者第一次吸烟时无人告知吸烟的危害。

2.3对吸烟者和禁烟的态度

调查发现,吸烟者介意自己女/男朋友吸烟的占83.7%,不介意的仅占9.8%,这是一个矛盾心理;对禁烟支持者占78.2%,反对者占9.8%,持无所谓态度者占12.0%。

2.4吸烟场所

对于吸烟者是否会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图书馆、车站、餐厅等)吸烟,根据是否有禁止吸烟标志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有禁烟标志,不会吸烟者占41.8%,偷偷吸烟者占6.0%;如果没有禁烟标志,想吸烟就吸烟者占6.0%,尽量不吸烟者占46.3%。大多数吸烟者能约束自己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男生的主要吸烟场所是宿舍(50.2%)、楼梯间(21.0%)、路上(18.9%)、厕所(6.6%)和教室(3.3%),女生的主要吸烟场所是楼梯间(34.5%)、厕所(28.5%)、宿舍(20.1%)和路上(16.9%)。

2.5吸烟危害知晓率

调查显示,有52.2%的吸烟者知晓吸烟危害。虽然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都比较了解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但是不清楚吸烟也会损伤心血管和胃肠道。此外,对烟草的有害成分了解不全面,对尼古丁知晓率较高,对其他3种成分了解较少。

2.6学校开展控烟与健康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从未开展过控烟与健康教育的学生占31.8%,偶尔开展的占61.2%,经常开展的占7.0%(偶尔:1次/年,经常:1~2次/年)。

2.7是否介意吸烟带来的危害并尝试戒烟

调查显示,吸烟的学生中不介意吸烟危害者占7.4%,介意但不打算戒烟者占26.5%,介意并打算戒烟者占66.2%。吸烟的学生中从未尝试戒烟者占38.8%,尝试过1~3次者占61.2%。当问及吸烟者朋友已戒烟自己是否也打算戒烟时,继续吸烟者占35.8%,打算戒烟者占64.2%。

3讨论

目前,在生源短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在生源质量上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7,8]。因此,高职生厌学情绪较重,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更容易沾染上吸烟这种不良习惯,影响其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大部分高职医学院校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担负健康教育的职责,因此,对其进行吸烟劝阻和控烟教育尤为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男生吸烟率(50.4%)较高,但也不能忽视女生群体,调查中有6.9%的女生加入吸烟者行列,高出有关文献报道[9]。为了女生的长远发展,加强对女生群体的控烟教育是学校需要关注的问题。学生吸烟有以下4方面原因:(1)吸烟环境是主要因素。首先,家庭成员行为对子女行为有深刻影响[10]。调查结果显示,有88.6%的学生的家庭中有人吸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很多家长的吸烟行为会对子女产生影响。因此,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远离烟草。其次,从众心理。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吸烟者室友大多数都有吸烟行为,一些学生受到同伴影响,加上自身意志薄弱,屈从于外部诱惑,养成吸烟的不良习惯。(2)部分学生因为心理疏导能力差,遇到困难后借吸烟解烦。(3)部分吸烟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生活无忧,觉得无聊,通过吸烟寻求刺激。(4)学生受好奇心驱使,想尝尝鲜,却不知道第一次吸烟尝试就让他们欲罢不能。而平时吸烟原因主要是无聊、周围人吸烟、独处时想通过吸烟解闷,这与有些文献报道的为社交而吸烟不同[11,12]。

调查发现,有33.9%的吸烟者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仍不愿意戒烟。究其原因,一是对吸烟的具体危害很模糊,二是吸烟者认为那些疾病距离自己很遥远。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使学生意识到吸烟易成瘾,一旦出现疾病则为时已晚。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不仅危害健康,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在被调查的吸烟群体中,61.2%的吸烟者都尝试过戒烟,其中有39.1%的学生成功戒烟。因学生戒烟主动性较差,所以必须结合社会宣传、学校教育、亲人和朋友的劝导,依靠规章和规范帮助吸烟者戒烟。调查结果显示,有60.6%的吸烟学生平均每天吸烟量不足一包,4.3%的吸烟学生平均每周吸烟量超过7包,这说明大多数吸烟者没有到达吸烟成瘾的地步,帮助他们戒烟是有可能的。对烟钱出处调查发现,学生买烟的钱主要来自家长,一是家长给的零用钱,二是挪用家长给的饭费。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也负有一定责任。

学校可采取以下干预措施帮助吸烟者尽早戒烟:(1)倡导建立无烟学校,禁止校内吸烟。我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立法是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减少被动吸烟的的关键措施[13]。(2)把不吸烟纳入“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助学金等评优、评先的评比条件,进一步约束和控制学生吸烟。(3)充分利用同伴正向教育效应[14,15],让成功戒烟的学生劝导吸烟同伴戒烟。(4)定期举办“如何花钱最健康”此类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不要用父母给的钱去买“疾病”。(5)加强对学生的关爱,成立心理咨询机构[16],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给学生自我排解的正确方法,学会自我疏导不良情绪。此外,班主任要多跟学生交流,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帮他们解决因心理不成熟带来的困扰,避免通过吸烟解烦[17]。(6)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要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参与其中。除每年一次的运动会外,学校还应经常组织多种体育比赛,这样既能强身健体,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又能转移学生过剩精力,帮助其远离烟草诱惑。(7)将控烟教育同健康教育相结合[18]。学校健康教育是降低学生吸烟率的有效措施。为劝阻学生吸烟,学校可通过展板、画廊、讲座、知识竞赛、视频宣传吸烟的严重危害,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使吸烟有害和戒烟方法人人皆知,远离烟草诱惑,为以后担负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重任打下坚实基础。

[1]李秋萌.中国烟民总数已达3.5亿 首部科普戒烟手册发布[N].京华时报,2010-10-22.

[2]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J].中国健康教育,2008(12):934-939.

[3]王少华,张镇权.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5):670-672.

[4]WHO.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obacco smoking surveys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report[M].Geneva:WHO,1982.

[5]刘琳,张小梅,宋光,等.综合院校高职生吸烟及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616-617.

[6]王喜梅,闫凌云,张新萍.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男高职生吸烟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0):767-770.

[7]张熳,朱宝春.关于高职教育生源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9(8):137,151.

[8]何玲.对高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的思考[J].职业与教育,2011,8(24):52-53.

[9]李峰.包头市某高校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及其原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3):36-37.

[10]孙果,钱玉燕.西安市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12-913,916.

[11]王泉海.豫北地区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08-409.

[12]吴双胜,徐锐,张伋,等.北京市在校大学生吸烟饮酒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8-19.

[13]刘令初,王良友,王旭.浙江台州市成年人吸烟和被动吸烟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4):341-344.

[14]刘铮,郭欣,符筠,等.北京市本地生源与外地生源大学生吸烟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4):419-420.

[15]韩雁,陈维清,卢次勇,等.广州地区大学生不同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705-707,716.

[16]魏栩.大学生吸烟行为的危害及控烟对策[J].中国校医,2005,19(5):545-546.

[17]汪英杰.班主任教育与管理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10,3(7):180-181.

[18]王冬梅,李为民,李静,等.吸烟与肺癌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9,9(3):229-233.

G479

B

1671-1246(2016)23-0121-02

猜你喜欢
吸烟率淄博吸烟者
千年瓷都演绎淄博陶瓷之美
神数据
韩国吸烟率大降,多亏烟涨价
文雅清虚 淄博文石
吸烟者更易腰腹肥胖
吸烟显著增加患2型糖尿病风险
HIV感染者吸烟率高
No Smoking请勿吸烟
关于淄博窑系的探讨
淄博建成轮胎检测第三方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