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游泳教学安全的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

2016-03-14 10:43薄欣颖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42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游泳大学生教师

□薄欣颖(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423)

影响高校游泳教学安全的因素分析和对策研究

□薄欣颖(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423)

游泳被誉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高校学生学会游泳,经常参加游泳锻炼不仅能健身、健心、健美,还是一种保护自我的生存技能和拯救溺水者的救生本领。但游泳教学是在特殊的水环境中进行的体育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是游泳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也是评价游泳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因如此,在游泳教学中对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对于完成教学训练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学进度,都起到关键作用。反之在教学中由于预防措施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影响教学任务,还会给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带来损失和危害。所以为了避免游泳教学中的事故的发生,我们应从教学环境、教师、学生、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入手,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减少或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游泳教学深受大学生喜爱,同时其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游泳教学经验,通过对影响高校游泳教学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措施,目的为实现高校游泳教学的广泛开展及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高校游泳教学安全因素对策研究

游泳是我国的传统项目,游泳是增强教会学生掌握游泳技能,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各部位器官的功能和锻炼运动者的意志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在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目的的同时还是一种实用的生存技能,该运动已作为一种大众健身休闲项目被普遍认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修建甚至扩建游泳馆,并将游泳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不过,由于游泳项目的特殊性,加上高校连续扩招,参加游泳学习的大学生人数激增,致使在教学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不得不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给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麻烦,同时还会给学生及家长带来极大伤害。高校游泳教学既要确保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同时又要帮助大学生掌握游泳技能,这是关乎民生及社会和谐的大事!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有限的教学场所实现游泳教学安全,使大学生掌握游泳技术,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

1、影响高校游泳教学安全的因素分析

(1)教师因素:体育教师作为游泳教学的指导者;教师的工作态度及责任心对于实现游泳教学安全保障非常重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在游泳学习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能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练习强度过大,引起大学生疲劳而发生意外。

(2)学生因素:其中包括学生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技术水平三个主要因素。

①心理状况不佳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初次学习游泳,易产生畏惧心理,身心异常紧张,稍有意外则会惊慌失措身体失衡,导致溺水事故;②生理状况不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体质太弱或者存在生理缺陷,无法正常从事游泳教学活动,如过饱或过饥下水活动容易因为低血糖而导致溺水;或者患有不宜接触水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在游泳过程中容易病发而出现溺水事故;③技术水平太低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刚刚学会游泳技术但还不熟练,盲目自信,独自到深水区练习,由于体力不支而导致溺水事故。

(3)场地器材因素:游泳教学场地及相关救生器材是确保游泳教学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场地有限,学生众多,教师难以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动向。部分高校游泳池缺乏相关救生设备的配备,一旦出现事故,难以有效实施救援,措施抢救时机。

2、提高高校游泳教学安全能力的对策

2.1、加强学校游泳教学中客观条件的改善

学校游泳教学中客观条件主要包括对于游泳教学师资力量游泳场地以及安全设施的建设,这是强化游泳教学安全保障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游泳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

(1)加强对游泳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教师是游泳教学课堂的主要因素,对于游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状况应该具有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紧急的救生能力,如果老师在情况突发时不能及时的进行救援,那么就不能保证学生的安全,所以在游泳教学的安全保障体系中首先就要进行师资力量的建设,如,游泳教师必须要有救生员证书及游泳教练员资格证书,并且必须持双证上岗培训。

(2)保障安全设备的硬件建设符合标准。

游泳教学场地安全设施的建设标准是统一的,其配套设备必须合格,比如一些急救器材配置,设立安全标志,保证水质卫生标准等等。

(3)组织专门人员对游泳场所的安全设备进行长期的监控和监管。

游泳课教学受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因素影响较大,上课时间较为集中;现在学校学生人数、班级较多、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师资较落后。学校在安排游泳课程时,没有考虑安全因素,课程安排存在安全隐患。如课程安排与季节、气候不相符,不适合游泳季节、气候时安排游泳教学;同一场地上课班级较多,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生在上游泳课时间过于集中,身心疲惫;教师工作任务较重,精力不够充沛等,都会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安全隐患预案;没有加强管理教学过程,开展安全教育;没有对教师进行安全培训,同时没有落实好岗位责任制,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得不到有力的制度保障。

(3) 孤岛检测技术 孤岛检测是微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为了实现微网并网,孤岛模式的无缝切换,采用主动检测方法实现非破坏性无盲区孤岛检测,也是微网研究者们未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2.2、加强对于学校游泳教学中主观条件的改善

游泳教学的安全保障不仅要注意对客观的外部条件进行改善,更要注重对主观的内部条件的改善,主观条件的改善主要包括学生以及教师的观念和强化教育,保证游泳教学的安全。

(1)科学组织教学。

教师上课时应穿游泳衣(裤)、佩戴口哨,应站在学生都看清楚的位置。课前应认真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动作,事先采取预防措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科学地有步骤地组织教学,教学多采用分组教学,安排好小组长,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作用,协助教师做好安全措施。

(2)教学过程中认真讲解相关安全事项。

游泳课中的安全教育是游泳教学的重中之重,体育教师应通过墙报、板报、挂图、广播等宣传工具,大力开展游泳安全教育,宣传游泳安全的重要性及安全常识。在课前、课中、课后为学生认真讲解游泳安全知识及课堂常规,更应在第一次上课前应系统的对学生讲授游泳安全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自觉的去遵守课堂教学规则,是保障游泳课安全的重要措施。多年游泳教学中一直非常关注着游泳课堂安全,在细节中不断的追寻更加合适的管理方式,扎实的去落实游泳课中的安全问题,对游泳教学中安全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本文从游泳课前、中、尾三个阶段去探析游泳课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课前加强安全教育,讲解安全事项

②课中加强督导表扬,排除课堂困难

在课前的基础上在每一节游泳课中我都会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强化督导和表扬。针对安全工作做的好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并针对这个安全行为进行再一次的说明和强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哪些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具体有以下几点,练习有难度的动作时不逞强,要相互帮忙;集体练习时,需要教练保护的要勇敢的举手;遵守游泳交通规则(右边游出右边游回),左右前后拉开一定距离,避免因被踢到或撞到而受伤;游到两边要注意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尤其是仰泳,避免脑袋撞到墙壁;如有学生在课间需要上厕所,小个子同学则帮忙搀扶一下,并提醒学生去时小心回来时报道;课中身体不舒适时要及时的向教练说明情况。所有这些课中的细节,都是教练在上课时应该及时关注的,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度和巡视指导力度,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提醒和解决,同时应及时与学生之间进行友善的沟通,使学生勇敢的说出困难,使教练及时掌握课中情况,为安全隐患的排除打下良好的基础。

③课后加强安全总结,提高安全质量

在课结束之后我会留出2-3分钟时间进行集合总结,对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进行点评,扩大进步较大同学的单独表扬面,鼓励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同时也对本课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一个总结,再一次告诉学生本节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还有部分学生在游长距离时不游泳的遵守交通规则,左右前后拉开的距离不大,到两边时为没有及时护住脑袋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厉声指责”,让学生明白这后果真的是很严重,教练真的是很生气,并再一次告诉学生,再有这样的不遵守安全规则的行为时就加倍进行惩罚,于此同时我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提倡举报有奖(表扬其安全意识,超强的观察力,可适当减少练习组数等等),让学生再一次提高自我监督的力度,进一步约束课堂不安全行为,为今后游泳教学打下安全有序的基础。

(3)建立学生档案。

每一个上游泳课的学生都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包括身体健康状况、考勤制度(包括请假、旷课、见习)、学习情况等,以便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加强对请假、旷课的学生管理,合理安排好见习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对体质较弱或者有疾病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照顾,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4)注重法制观念建设。

注重对游泳池管理者"教师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学习,一旦发生事故,则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来解决,如此以来,首先可以明确责任,其次,还可以在出现纠纷后划分责任,以维护自身权益。

(5)改善游泳教学环境。

游泳场地的建设要严格按有关安全规定设计和建造,并按规定设置救生台,配备竹竿、救生圈、救生绳、浮板或者自制的简易救生器材,并定期对场地器材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游泳场地的水质进行观察和检测,防止由于水浑浊而看不清水底情况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协助游泳场地管理员及时打扫游泳场卫生,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游泳环境。

高校游泳教学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不过,由于游泳项目的特殊性,不可忽视的安全问题日益紧迫,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游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教育及安全防护措施放在首位,积极营造有组织、有纪律的安全教学环境,将各种潜在的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同时,还需要游泳教师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确保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帮助大学生掌握游泳技能。

[1]陈亚金.对游泳教学中安全规范问题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2011.

[2]朱宁波.关于高校游泳教学安全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

[3]李慧玲.构建学校游泳课安全保障体系的相关问题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

G861

A

1006-8902-(2016)-09-SY

猜你喜欢
游泳大学生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圆我教师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