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乙烯橡胶配合研究进展

2016-03-14 22:11孙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214200
化工管理 2016年33期
关键词:增塑剂氯化聚乙烯

孙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0)

氯化聚乙烯橡胶配合研究进展

孙安(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0)

本文主要从硫化体系体系、增塑体系、防老体系和补强填充体系等方面综述了氯化聚乙烯橡胶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氯化聚乙烯橡胶应用的发展方向。

氯化聚乙烯橡胶;配合体系;研究进展

氯化聚乙烯的制备是通过氯化取代高密度聚乙烯,也可认为是一种三元共聚物,由乙烯、氯乙烯和1,2-二氯乙烯组成[1]。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双键几乎不存在,并且侧链含氯元素,所以氯化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阻燃性、耐候性和抗冲击性。正是由于这些优点,氯化聚乙烯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行业、胶管胶带行业、防水卷材和模压汽车配件等领域[2]。氯化聚乙烯种类有很多,根据高密度聚乙烯的结构、种类和分子量大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树脂型氯化聚乙烯(CPE)和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3]。

1 氯化聚乙烯硫化体系

氯化聚乙烯是一种无规则且高度饱和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几乎不存在双键,并且分子中的氯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的键合使分子化学稳定。正是由于其高度饱和的分子结构,应用传统的硫磺硫化体系比较困难,目前常用的聚氯乙烯硫化体系有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噻二唑硫化体系和硫醇基三硫化体系。

方文超等[4]采用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2,5-二甲基-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BPMH)作为硫化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三烯丙基氰脲酸酯(TAC)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作为硫化促进剂,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相同时,DPC/CM体系硫化速率最快,BIPB/CM体系次之,DBPMH/CM体系最慢;DBPMH/CM体系的焦烧时间最长,体系的加工安全性最好;当BIPB与TAIC质量比为2.5:3时,BIPB/TAIC/CM体系的硫化速率和力学性能较好。

2 氯化聚乙烯增塑体系

增塑剂的加入改善了胶料的加工性能,降低体系粘度,使各种配合剂与胶料分散混合均匀,并同时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洁度等。常用的增塑剂有芳烃油、磷酸酯类、邻苯类和氯化石蜡等。

王新星等[5]采用不同的增塑剂,增塑CPE橡胶,通过DSC和SEM分析得知,邻苯类增塑剂的增塑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类型的增塑剂。

田小艳等[6]采用DCP/TAIC作为硫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当CPE70份,EPDM30份,DCP4份,TAIC2.5份,MgO5份,抗氧剂2份,CPE胶料具有良好的电性能、物理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3 氯化聚乙烯稳定和防老体系

氯化聚乙烯在加工成型时受热分解,加入稳定剂可以防止分解。氯化聚乙烯常用的稳定剂有金属皂类、有机锡类和镁类等。虽然氯化聚乙烯是饱和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几乎不存在双键,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耐臭氧性,但是在长期使用中,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降解老化。常用的老化剂有防老剂RD、NBC、MB等。

黄正源等[7]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高氯化聚乙烯的热老化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HCPE160℃热空气老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CPE中的亚甲基和C-Cl含量降低,并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减少,而-OH、-C=O和C-O等含量逐渐增加,说明HCPE的热老化降解是先脱去HCl,生成的共轭烯烃自氧化过程。

4 氯化聚乙烯补强填充体系

氯化聚乙烯使用的补强填充剂基本与其他合成橡胶相同,但是其具有高填充性,在保证其它性能的前提下,其可大量添加填充剂以降低成本。

随着对制品性能要求的提高,补强剤不仅仅使用炭黑和白炭黑,新型多功能和环保型填料的开发,已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炭黑和白炭黑。

龚毅生等[8]采用无机功能性改性填料HFR-3000,并对硫化胶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填充体系的CPE胶料性能相比,HFR-3000/CPE体系的加工性能更好,硫化速率更快,综合性能较好;对HFR-3000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填充CPE体系的综合性能更优。

5 结语

氯化聚乙烯橡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国。但是,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应用能够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氯化聚乙烯新品种的开发、新领域的应用,是氯化聚乙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郭翠翠,于丽,宫小曼等.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弹性体,2013,23(2):84-87.

[2]王丽,罗时忠,茆庆文.氯化聚乙烯材料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2013,30:17-21.

[3]Leblanc J L.Rubber–filler interactions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in filled compounds[J].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02,27(4):627-687.

[4]方文超,吴凡,宋永海等.过氧化物交联体系硫化CM橡胶的研究[J].弹性体,2015,25(5):48-52.

[5]王新星,苑会林,李明昆.增塑剂对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增塑效果的研究[J].塑料工业,2012,40(6):113-118.

[6]田小艳,杨金明,郑健钧.氯化聚乙烯电缆料的配方优化[J].橡胶工业,2016,63:342-346.

[7]黄正源,莫羡忠.高氯化聚乙烯热老化降解的红外差谱表征[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37(6):1-3.

[8]龚毅生,林兴,蒋智杰.无机功能性改性填料HFR-3000对氯化聚乙烯橡胶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15,62:158-162.

猜你喜欢
增塑剂氯化聚乙烯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新型单分子膨胀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聚乙烯
均相催化六氢苯酐与C10直链醇制备环保增塑剂及其性能
疼痛护理在氯化锶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分析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
废弃交联聚乙烯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基于微纳层叠技术的PVC分子取向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
增塑剂对PA6性能影响的研究
占压下埋地聚乙烯管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