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三不可少

2016-03-14 09:46黄鹏辉
考试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林冲孔乙己乌龟

黄鹏辉

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具有十几年教学生涯的我,对此心中一片茫然,不好作答,因为“教无定法”。我总结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得失,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一堂好语文课所必不可少的。

一、设计好导入语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艺术。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开场白,把学生的注意力由“下课”较快转移到“上课”中,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本节课内容的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两个例子:

1.用实物辅以提问,导入新课。

如教学《犟龟》时,我拿来事先准备好的教具:一个装半盆水的脸盆、一只乌龟。首先,我提出问题:谁给大家介绍这种动物叫什么?学生情绪高涨,异口同声地回答:乌龟。接着我把乌龟放入盆中,并让学生观察它有哪些特点?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都关注在水盆里。学生的回答如下:乌龟会游泳、会潜伏水中、会翻跟斗…… 答案各种各样,此时我开始把话引入正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乌龟在盆中很不听话,老想着从盆里爬出来,虽一次又一次都失败了,但它并不放弃机会。从这里我们还可看出它具有什么特点呢?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老师,这只乌龟它不怕失败,有韧性,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听到这样回答,我心里很高兴,赶紧导入本篇课文: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犟龟》中乌龟的特点——犟。下面我们看课文……

2.用音乐导入新课。

在学习小说《空城计》时,我先播放杨洪基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雄壮有力、气势恢宏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甚至有几个学生跟着唱起来。欣赏完歌曲,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下面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于是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中。

二、借助丰富情感,演奏“主题曲”

导入新课后,教师就进入课堂内容的教学。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不仅是知识的认知活动,更是丰富的情感活动。特级教师于漪在谈语文教学时强调:民族的睿智沉淀在民族的语言中,教母语也是在民族的思想和感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是课堂上的表演艺术家,必须具有“兴奋豪迈之情,崇敬赞美之情,辛酸痛苦之情,憎恶愤慨之情……”这样才能把课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哀愁、《孔乙己》的悲凉、《南京大屠杀》的愤怒、《水调歌头》的豪放,一一表现出来,使学生有所感悟,如此学生就能更深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并在习作中将这种感情释放出来。

例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设置了师生互动的话题: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林冲的性格有哪些特点?有怎样的发展变化?为了让学生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历程,我介绍了高俅、林冲的为人,以及他俩之间的矛盾冲突,用激愤的语言讲述林冲的“冤”和“怨”,使学生的思绪很快进入预设的思维空间,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引领到主人公的那种“有冤无处诉”的悲愤绝望感情氛围之中,使大多数学生揣摩“官逼民反”的主题。就在这个时候,“计划外”的异动出现了:部分学生对林冲表示不解,林冲本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竟然对高俅一再忍让;有的学生甚至指责林冲辱没“豹子头”的绰号……对此,我先肯定了学生思考的独立性和合理性,然后同他们一起探究林冲性格的成因:作为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教头,难免对统治者心存幻想,为了维护既得利益,难免一再想忍辱为安。使学生了解到委曲求全、逆来顺受才是林冲原来性格的主流,没有高俅一伙的一逼再逼,林冲是不会主动同官府决裂的。正是因为这样,林冲之反,就更能凸显主题。

通过这样师生的情感互动,师生对“官逼民反”的主题体会就更深刻。

三、适当训练,奏好“尾声曲”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不是教师“满堂灌”,教师应把较多时间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新课讲解后,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温故知新”。例如我在授完《骆驼寻宝记》,给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骆驼在寻到宝贝之后,你认为它会如何利用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宝贝?从此以后,沙漠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几分钟后,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答案千奇百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教授完《忆读书》,我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作者冰心一生看过很多书,这些书籍给她许多知识和人生道理,学生除了在课内学到了文章外,在课外肯定也看过许多,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看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名及它的内容概括写出来,并在后面写上读后的感受。接下来,我让学生在班里交流各自所写内容。通过这场交流活动,大家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有的听到以前没看到的,有的则提高了以前没有的课外阅读兴趣。又如教授完《孔乙己》课,我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孔乙己后续》,让学生猜测,想象孔乙己最后的结局究竟怎样。学生在续写时就会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再次地触摸孔乙己的全部不幸———那屡遭嘲讽的尴尬;那在成人世界中的孤独凄凉;那只能在孩群中找到的些许宽慰……如此,学生就能与孔乙己一同身受其苦,心感其悲,才会对孔乙己麻木不仁、自欺欺人的性格感同身受,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悲剧的根源,最后学生对孔乙己的同情、批判等情感才能被激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无定法,学无定律”。语文老师可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猜你喜欢
林冲孔乙己乌龟
智海急流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孔乙己(下)
孔乙己
乌龟
和乌龟赛跑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