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互联网+”下的干部培训创新

2016-03-15 05:55李博
关键词:教育变革互联网+互联网

李博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湖北武汉430071)



浅论“互联网+”下的干部培训创新

李博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技术培训中心,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互联网+”引发了一系列教育变革。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引发的传统教学资源、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以及传统教学思维变化,并提出应积极创新干部培训思维、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建设,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干部培训创新

今年以来,“互联网+”不断发展,许多行业面临创新变革,教育行业也将借此迎来突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第六点中提出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即鼓励开发数字教育资源,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这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充分认识“互联网+”已经和正在引发的教育变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一、充分认识互联网+引发的教育变革

(一)传统教学资源发生变化

互联网技术打破了高校、专业培训机构为主导的传统教育行业格局。在未来的终身学习体系中,互联网企业、学术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机构、视频网站、微信平台等都将成为广义的社会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为教育提供大量的内容资源和教师资源。例如2011年兴起的慕课,在我国发展迅猛。

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2014年,Coursera中国用户达到65万人,增长幅度远超过其他国家。以慕课为代表的新型在线教育项目,为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帮助。

(二)传统教学方式、内容发生变化

与传统的线下教育相比,线上教学具有师资优良、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优势。移动终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宽带大幅提速使得全天候学习、跨平台学习成为可能。很多线上课程,借助APP、微信公众号,以文字、图片、数据图、动漫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教学,做到“有趣、有用、有料”。三有的课程设计让使用者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以中央党校今年7月推出的《学习中国》APP为例,使用者可利用手机和电脑随时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这款APP把习近平的数据库做成了地球仪,从新闻、实景地图、微课程等12个维度呈现习近平的讲话。在“微课程”中,晦涩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动画片,十分有趣,也更易于接受。“以前都是平面化的展示方式,而这款APP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中央党校中国干部学习网常务副总编陈建才这样评价到。[1]

(三)传统教学思维发生变化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思考方式,强调用户思维,即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围绕着终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聆听用户反馈并且能够实时做出回应。[2]这也决定了,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培训从以师者的口述笔授为核心转变为以学员自主学习、互动交流为核心,提倡智慧型定制化教学培训。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他们可以在网上搜寻众多的网络课程,不需要再从头听到尾,而是可以跳过自己已掌握的内容,重复播放难懂或还没有掌握的部分。

其次,借助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学员与老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大为增强。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的“翻转课堂”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老师在课前就将自己制作的知识点微视频发布在校园网上,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平台上和老师、同学互动,深受学生认可。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大数据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学中来。2011年上线运营的“一起作业网”搭建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使用的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一起作业网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出的薄弱知识点定向推送学习内容,让学生做更少的题、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想象,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发展,未来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学习环境和个性化课程成为可能。

二、创新思维,探索干部教育网络化新模式

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干部培训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为广大干部学员提供优质培训服务。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多种模式互融互补

线上培训具有随时随地的便捷性,可以确保培训的规模化和即时性。而线下培训则拥有面授所特有的课堂氛围,易于互动交流。我们应根据学员情况和培训所要达到的效果,选择培训模式,确保学员的参训率和参与度,确保培训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例如,新进人员培训班,针对机关单位基础知识教学,可以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培训模式。重大课题等专题培训班,针对当年国家政策的重难点解读,可以采用线下培训为主的培训模式,采用案例式、情景式、研究式、体验式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办班过程中,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实现不同培训模式的优势互补。在线下培训中,可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等模式,用线上培训完成老师讲授部分。而在集中进行面授时,聚焦解决实际问题,留出充分的时间进行学员讨论和互动交流。在线上培训时,也可以充分借鉴线下培训的互动、交流的优势,利用QQ、微信进行实时讨论,加强互动和交流,提升培训效果。处在同城同地的学员,也可以组织一些线下活动,进行面对面交流。

(二)创新思维,进一步树立以学员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互联网使以学员为核心、开展智慧型、定制化培训成为可能。开展干部培训,更应从干部本身出发,充分了解干部需要什么,想学什么,如何学的好,如何用的好,以此来设计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

一是进一步细化培训课程设计、优化培训班次。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其培训需求不同。应针对其层级和岗位,针对其工作实际需要,科学合理设计课程内容,确保所提供的培训内容符合干部工作所需。

二是教学过程中,发挥干部能动性,给予干部更多的自主权。在学时方面,进一步提高线上培训学时的比例,方便干部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在课程设置方面,可设定选修、必修等多个选项,提供干部更多选择,鼓励干部自主学习。

三是进一步完善干部培训管理,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之中,将干部参训情况、成果转换情况作为绩效管理、年度考核和任职考察的重要内容。

四是注重培训课程更新。学员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知识、技术的更新是迅速的。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学习系统需要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升级,不断按照“客户反馈”来更新知识系统和考核目标。[3]

(三)完善阵地,加强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建设

一是打造专业网络教育平台。以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为载体,做好网络培训课程的开发、管理和维护。对干部来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学习网络课件,实现干部培训的实时化、一体化。对培训管理者来说,日常培训管理活动、人才开发活动都可以整合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更便捷、更轻松的开展各项培训活动。

二是与其他培训平台合作互联、共享资源。当前,各类培训资源、课程非常丰富,可供选择余地较大。各级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内容或有重复。因此,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借助网络平台与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各类干部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干部提供优质培训资源。例如,在干部政治素养方面,可与行政学院、中央党校进行合作。在干部知识更新方面,可以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加强计算机、历史、文化、法律、心理课程,帮助干部完善知识结构等等。

三是通过平台,加强干部培训信息管理。目前,很多单位都建立起了干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对干部培训学时、学分进行记录。如果能将干部的个人信息、参训专题、课程完成时间及完成率、点击阅读材料的痕迹、培训方向、培训参与度的差异等个性特征数据,像动态轨迹一样清晰记录下来,就能为大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保障,也能针对干部个人分析出其应加强培训的重点,设计出个性化培训方案。[4]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大数据分析进行干部培训需求分析,加强干部培训信息管理。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下,教育将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强调定制性和个性化。我们应深刻认识“互联网+”引发的系列变化,积极创新干部培训思维,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建设,为广大干部学员提供优质培训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丹丹.全国首款习近平重要讲话APP上线[N].新京报,2015-04-02.

[2]黄威威,崔伟.构建“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N].学习时报2015-04-27.

[3]黄威威,崔伟.构建“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N].学习时报,2015-04-27.

[4]王维“互联网+”助力干部培训新常态[EB/OL].人民网,2015-06-24.

猜你喜欢
教育变革互联网+互联网
MOOC时代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论“翻转课堂”对教师培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