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湖北水生态文化优势的战略思考

2016-03-15 07:39涂爱荣
关键词:路径选择现状分析水资源

涂爱荣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发挥湖北水生态文化优势的战略思考

涂爱荣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本文在分析湖北水生态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丰硕的建设成果、迫切的建设需求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湖北水生态文化建设目标: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水工程的审美意识,提升水工程与水环境的文化内涵;增强水生态的文化意识,树立科学用水管水治水的文化理念;增强水生态文化的忧患意识,加强水生态文化教育与宣传。最后从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两个层面对繁荣水生态文化事业和培育水生态文化相关产业的路径进行了战略性思考。

关键词:水生态文化;水资源;现状分析;路径选择

湖北,坐拥千湖,三江交汇,丰沛的水资源一直是湖北引以为傲的资本。湖北的水,有“茫茫九派流中国”的豪放,也有“高山流水韵依依”的婉约。可以说,湖北最显著的地理文化特色就是水。湖北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要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要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坚持生态立省。为此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彰显其地理文化特色——水生态文化优势。

一、水生态文化内涵探析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把文化建设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与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同等重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①水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源,以水为载体的人类实践活动产生了具有特定内涵的水生态文化。自古以来人类就择水而居,以水为邻,形成了以水流域为依托的集居方式,从而也孕育了以水流域为发祥地的文明。水生态文化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水抗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人们在水事活动中创造的以水为载体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

水文化既以动态的水事活动为研究对象,也以静态的水事理念为研究对象;既以有形的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也以无形的涉水意识形态为研究对象。水生态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历史文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是以有形的水利工程、水利遗存、碑刻等形式和无形的水利论著、文学、美术作品、民俗等形式而传承下来的。水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水,水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水与文化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生共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水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和社会意义,把握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是了解社会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性、创造性和适应性的必由之路”,并将2006年世界水日的主题确定为“水与文化”。

水生态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们在长期的兴水利、除水害、灌溉、休闲、游乐等水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由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构成:一是物质形态的水生态文化,如水利工程、水利遗址、灌溉工具等;二是精神形态的水文化,如节水护水意识、有关水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宗教仪式、道德、习俗等;三是制度形态的文化,如以水为载体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等。狭义的水生态文化仅指第二层面的要素,即人类通过水事实践,认知、感悟的一切涉水行为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水事活动的观念、心理、方式及其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本文将从广义的角度来探讨水生态文化问题。

二、湖北水生态文化现状分析

(一)深厚的水生态文化历史底蕴

湖北是千湖之省,长江、汉江、清江三江交汇,水事活动历史悠久,水生态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汉代,襄阳附近就出现了江汉堤防,以后长江荆江段和汉水中游以下就成了历代防洪重点。西晋早期,杜预修复南阳水利,在江汉平原开扬夏水道,西由江陵的扬口经长湖入汉江,东由石首经华容入洞庭湖,缩短了汉江、长江至洞庭湖的航线。东晋时,古江陵郡(后来的荆州府)刺史桓温修筑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重要堤防,最早的堤段后来被称为“金堤”,又叫“万城堤”,②是荆江大堤的肇始。南北朝对峙时期,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的水利屡次修复。五代时期,后梁与后唐委任的统治荆南的一个官吏高季兴为了保护其江陵封地,在汉水南岸修筑了一道百里长的堤防,绵延于荆门、潜江之间,这也是汉水南岸最早的堤防,大约一千年后,当地人仍将这段位于沙洋镇上游的堤防称作“高氏堤”。③唐代曾试开汉江支流丹江通渭河的运道。自唐后期到南宋时,长江以南的大小塘堰灌区普遍开发,唐中期以后,围湖造田逐渐向鄱阳湖、洞庭湖、洪湖等沿江滨湖地带发展,到南宋时已扩展到荆江两岸,叫做垸田,各湖区的围垦在以后各代有增无减,水面缩小,蓄洪能力削弱,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以排洪为主的疏浚工程。一直到宋代,保护长江北岸地区的上起江陵下至沙市的大堤江陵大堤才建立起来,这是与长远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第一个连续的系统工程,④南宋时汉水中游有宜城长渠、枣阳平虏堰等大型工程,荆江及汉江下游堤防也逐渐增多,往往和圩垸堤岸连成一片。元、明、清及民国时期,长江干支流堤防逐渐完成,上起荆江下至江苏都有了系统的堤防,汉江的地方也得以重修,荆江分洪穴口多被堵塞,近代仅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汉江下游及荆江段常有水灾,堵口、修堤的记载增多。

(二)丰硕的水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省从水生态文化角度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转变水事观念,实现人水和谐,“节水、爱水、护水、亲水”意识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水利和民生水利成为全社会共识,形成了“合力兴水、和谐兴水”的良好社会氛围,从充分发挥水、河流、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的高度,重视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实现水、水工程与水生态、水景观的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和生存空间。武汉江滩及全省许多城市防洪工程建设都是显现文化品味的水景观和人们陶冶性情的好去处。水生态文化建设,使人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启迪了思维,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水利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了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阶段性特征,丰富和完善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即构建“一点两线”、“一面三区”的宏观框架,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生态保护三大保障体系。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我省实施武昌大东湖、汉阳六湖连通、四湖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汉江中下游新的水生态平衡工程建设及孝昌等地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等,⑤取得一定成效。

我省多年来的治水史积累了丰富的水利遗产,2009年9月,荆门新发现的864处文物点中,发现了近代水利设施,建于清同治十三年的东宝赵家闸由夯实粘土外包灰土保护层作为河道滚水坝,建筑方式十分独特。⑥我省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的涉水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丰富:丹江口库区湿地、网湖湿地、洪湖湿地、梁子湖群湿地、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区湿地、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湖北万江河大鲵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湖北沉湖自然保护区、湖北洪湖自然保护区、湖北忠建河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新螺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湖北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漳河风景名胜区、恩施龙麟宫水利风景区、京山惠亭湖风景区等,⑦这些都是水生态文化的重要载体。

自80年代以来,我省就开展了水利修志工作,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编纂,先后完成了《湖北省志·水利》、《湖北水利工程建设》、《湖北水利志》、《湖北水利大事记》、《丰碑——湖北长江堤防建设大写真》等多部史志书籍和画册。⑦这些史志资料充分发挥了其传承水生态文化和纪实、存史、资治、教化等方面的功能,为我省科学治水提供了有益的文化资源。

(三)迫切的水文化建设需求

水生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加强水生态文化建设,能够升华治水理念,拓宽治水思路,激励治水斗志,推动民生水利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倡导先进的生态文化观,维护流域河流湖泊健康,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行为和风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水利部也制定了《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这都为湖北水生态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实现水资源大省向水利强省跨越、水文化大省向水文化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也作出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提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不断提升构建重要战略支点的精神驱动力、文化影响力和生态承载力,提升生态文明,坚持生态立省,让“千湖之省”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碧水长流的目标。水生态文化成为我省构建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湖北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湖水特色鲜明,水生态文化底蕴深厚。面对水利发展的新形势,我省水生态文化建设也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对文化兴水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水生态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相当重视,在理论上尚未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局限于工程的结构和传统功能的发挥,而较少考虑工程建设中的水生态文化内涵及社会环境和生态多样化的要求;对新形势下水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律把握不足,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水生态文化教育和交流不足,文化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相对匮乏;水生态文化建设途径、方法的创新不足,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相对缺乏;水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资源整合不足,与先进省市相比较,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现有水生态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生态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人水和谐”的用水治水理念和思路尚未推广。这些都为湖北水生态文化研究与建设既提出了现实需要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湖北是一个水资源、水文化大省,但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与中央的要求、与我省的发展形势、与人们群众的期待,还有相当差距。湖北水资源承载力下降、水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安全问题凸显等水忧患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矛盾和社会矛盾,对人水和谐构成威胁,对湖北水生态文化提出了挑战。面对我省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水问题,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以及人民群众对水利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水生态文化已成新的增长源、增长点,水生态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三、湖北水生态文化建设目标的确立

(一)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

针对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下降、水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安全问题凸显等水忧患问题,要注重从文化的角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全社会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意识,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以及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形成节约用水和爱护水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增强水工程的审美意识,提升水工程与水环境的文化内涵

水利工程不仅是满足基本洪涝排除、供水保障等基本生存保障功能,还兼具城市水域景观、生态系统恢复、水环境改善等功能,提升水工程与水环境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跨越发展的工作目标之一。湖北水工程的规划和设计要注意融入湖北水生态文化元素,把水工程与建筑艺术、自然生态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和艺术美感,成为赏心悦目的好风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陶冶性情的好去处,从而满足人们旅游、休闲的文化需求。

(三)增强水生态的文化意识,树立科学用水管水治水的文化理念

水资源既是稀缺的自然资源,更是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湖北水资源承载力下降、水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安全问题凸显等水忧患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是人的观念问题。人在水面前由奴仆变成了主人,由被动变为主动,强制性地对水资源进行过度的或不恰当的开采、利用,给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成为我们面临的人与水关系的窘迫局面,解决这种现实问题,不可能从历史水文化状态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水文化研究当然要关注这些现实问题,要在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确立水文化的地位,延续水文化的生命力。只有增强水生态的文化意识,改变传统观念和思路,树立科学用水管水治水的文化理念,才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优化水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立省、文化强省。

(四)增强水生态文化的忧患意识,加强水生态文化教育与宣传

湖北水资源承载力下降、水生态环境遭破坏、水安全问题凸显等水忧患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矛盾和社会矛盾,破坏人水和谐,对湖北水生态文化提出了挑战,直接制约了湖北水生态文化的发展和水生态文化优势的发挥。水生态文化是在水、人、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以通过社会机构进行水文化培训、高校设置水生态文化专业等途径推进水生态文化教育。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通过讲座、报告等途径,扩大水生态文化传播。同时,应大力发掘、维护和修复水生态文化的古迹和历史遗存,明确将水生态文化建设列入文化强省战略和各级水利部门和议事日程,并作为评选文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标。

四、发挥湖北水生态文化优势的路径选择

(一)理论建设:繁荣水生态文化事业

1.收集水生态文化成果。一是围绕我省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水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成果,深入研究水科学技术、水管理方式以及传统治水理念、治水方略、治水措施的历史嬗变,为当代水利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借鉴;二是总结、研究在极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人类解决水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经验教训,为我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政策依据和战略对策;三是收集、整理我省区域水生态文化、民族水生态文化、水行业内各专业领域文化和行业、单位组织文化研究的成果以及省内外、国内外的水生态文化人才所开展的水生态文化研究课题,所形成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建立健全有利于理论创新的课题规划、成果评价和应用机制,促进水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效。

2.保护水生态文化遗产。一是做好省和地方水利史志的编修工作,抢救性收集、整理和保护水利历史典籍、文献和档案,对涉水古籍进行深入的收集、编校、注释、整理,让古籍创新发挥它的历史作用,展现水生态文化的历史底蕴。二是对古代水利工程遗址、历代代表性水工建筑物、古代水衙门遗陈、雕塑、碑刻和水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运用有效载体,通过原址展示、陈列展览、实物复原、虚拟现实技术复原、科普著作和数字影视作品等技术手段,再现已经消失的水生态文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传统水生态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湖北水生态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三是开展水利遗产资源普查,制定水利遗产保护和整理、修缮工作规划,落实科学保护责任与合理利用措施。

3.提升水工程文化内涵。当前水利工作思路正在从单纯的工程建设向人水和谐观念转变,因此,注重水工程的文化内涵正成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利工作的新思路和发展趋势。一是挖掘水工程厚重的历史底蕴,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湖泊等水域文化底蕴厚重,因此在水利工程、水利建设中有机地融入文化底蕴,有助于水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让无形的水生态文化资产通过有形的水工程形式加以体现,有力地推动水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二是注重水景观设计,在水工程建设中,注重景观设计,将文化理念、观赏价值、生态价值溶于其中,形成以青山绿水为主人水和谐的水景观承载体系,凸显水工程的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知名度,还可以提升工程形象,改善工程所在地区生态环境。三是兼顾水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把水工程建设成具有多种用途、多重效益的优美的旅游景点、良好的休闲场所、高效的产业基地和生动的教育基地,使水利工程不仅发挥工程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而且发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旅游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工程的综合效益。

4.建立水生态文化保障机制。一是加强制度保障:成立专门机构(建立以水利、交通、建设、环保、旅游、林业、国土等部门为成员的水文化建设委员会,确定具体的分管领导);创建激励机制(制定水生态文化建设的实施和考核奖惩及验收办法,把它作为考核、评审、晋升的重要指标);制定发展规划(滨水城市要把水生态文化溶于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旅游经济之中);制定节水、取水、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等制度。二是加强法律保障:制定实施湖泊保护规划,结合每一个湖泊个性风貌、地理位置、历史遗韵等特点制定相应保护及开发举措;修订和完善水生态文化建设、水景观设计、水工程管理、水遗产保护的相关条例。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切实落实经费及办公地点,将水生态文化建设的经费和办公场地建设的费用列入各级政府和各地水利部门的经费预算之中。四是加强技术保障:创建专门的水生态文化工作平台,开设专门的水生态文化网站或在报刊设置水生态文化专栏;五是加强人才保障:通过培训、相关专业选拔等方式培养和选拔一批水生态文化研究和建设的专门人才队伍,将其列入计划编制,保障其待遇,使其潜心于水生态文化的研究和建设。

(二)实践探索:培育水生态文化相关产业

1.发展水生态文化传媒产业。与其它文化不同的是,以水生态为载体的水生态文化既具有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具有经济效益。湖北可以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文化的优势,发展水生态文化传媒产业,发行水生态文化出版物、艺术品、影视作品,依托行业优势,整合水利资源,面向公众需求,参与市场竞争,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品牌产品,实现生态、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2.发展水产养殖业。湖北湖泊星罗棋布,汇三江之水,水资源丰富,水文化特色鲜明。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和水文化优势,发展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养殖,形成健康、生态、高效的水产养殖业,对于进一步服务“三农”,促进渔业和

渔区经济发展,渔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大力发展旅游业。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护好自然环境和历史文物的前提下,依托天然湖泊、人工水库、自然河流、人工渠道和特色水工程建筑物,把自然水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其文化内涵,通过文字解说、原物展示、古景重现等多种手段,加大游客对历史水生态文化资源内涵的感悟,认识到水生态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发挥湖北水生态文化优势,做大做强湖北省旅游产业。

4.培育现代生态农业。从湖北省具体水情出发,科学用水、科学灌溉,建设生态农业、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保证我省粮食安全、破解水资源危机、水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关键。保护水环境,优化水生态,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持续利用培育和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对于我省“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2011年12月18日。

②参见《江陵县志》(1877年)卷8所引《水经注》,第2页。

③转引《下荆南道志》(1740年)卷24,第58页。

④《江陵县志》(1877年)卷8,第5页。

⑤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7月。

⑥张仕洪:《荆门新发现864处文物点》,湖北日报,2009年9月4日。

⑦荆楚网。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现状分析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