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研究

2016-03-15 08:47华泽跃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病害防治造林技术植树造林

华泽跃,李 志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苇河林场,黑龙江 尚志 150623)



植树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研究

华泽跃,李 志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苇河林场,黑龙江 尚志 150623)

摘要: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在林区工作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基础性工作,是林区最为根本的核心性工作。研究列举了造林常见的主要技术,提供了将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相互结合的思想,提出了以病害防治为基础的造林技术实际应用,分析了造林技术为前提的病害防治工作的要点,为林区进一步整合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两项重要工作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植树造林;造林技术;病害防治;整地

评价林业发展的综合质量和实际水平不应该从简单的植树造林面积和造林数量出发,而是应该从植树造林成活率,林木健康生长水平着眼,建立起技术、体系的新模式,将病害防治、造林过程、营林实际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扩大造林面积和数量的同时,提升林木对病害的抵御和预防能力,进而提升其健康生长状态,提高林业工程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质量。

1 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

1.1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一种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使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活动较为方便。不过它的种子类型多为种粒大,容易发芽且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核桃、油茶等大粒种子。

1.2根苗造林法

根苗造林法的好处是在恶劣环境下,抵抗力强、生长稳定,这个方法对立地条件要求宽松,不过对苗木的栽植技术要求较高。这种方法一定要保护好苗木的根系,不能损伤,这样才能培养出优质的树苗,该方法主要适用的苗木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三种。

2 病害防治为基础的造林技术实际应用

2.1造林地清理中病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林企实施清理工作是对造林地块的土壤、空间和水肥条件的科学整理,目的是使造林地能够适应造林设计的要求,预防病害的传播。根据造林清理的不同方式和手段,在清理中应该体现病害防治的概念,将病害防治技术与清理过程进行综合,提升清理效益,有效阻绝病害的繁殖和爆发。对于全面清理,应该将易于传播病害的灌木、杂草割除,减少病害对造林地的影响。对于带状清理,要将站杆、倒木进行清理,预防寄生性病害和蛀蚀性病害的传播。对于块状清理,要做好伐根、枝丫的清理,防止周边病害借助伐根和枝丫进行传播。

2.2造林地整地中病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造林技术在整地过程中的应用有着特殊的价值,同时与病害防治总体的效果有着高度的关联。在造林地全面整地过程中,要结合土壤翻耕,做好地下病害的防治,特别对蝼蛄、地老虎等严重危害性的病害幼虫、茧蛹和虫卵要予以全面消杀,提高造林地造林安全水平。在造林地局部整地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病害预防,通过各类整地技术、整地形状、整地层次的控制,形成造林地新的土壤状况和水肥条件,有利于苗木生长,消杀林地病害。

2.3种子处理中病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对于需要种子繁殖的造林项目,在处理过程中要抓牢病害的防治环节。要看到在种子生长、存储过程中病害对种子有侵蚀的威胁,因此在处理全过程中要突出病害技术防治的应用。要利用种子耐高温和抗腐蚀的特性,对种子预先进行暴晒、升温处理,驱离种子表面和种子壳体存在的病害,消杀各类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在浸种过程中要适量加入硫酸亚铁、高锰酸钾等功能型药剂,起到对病害、孢子、微生物的消杀。在拌种过程中要根据常见病害强化技术的差异性应用,广泛消杀病害,提升种子萌发率。在浸种过程中应该对种子寄生的病害和壳体中深层次的病害加强处理,通过特异性和高效性的药剂,确保种子健康的出芽。

2.4播种过程中病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林业工程播种有三种方式,要将病害防治的工作有机地融合在散播播种、条播播种和穴播播种的实际过程中。要发挥播种高效率的优势,也要注意播种各类问题的影响,更要注意播种环节中病害的防治。要在播种中做好种子的覆盖工作,避免种子水分流失过快,预防病害对种子表面和内部的侵蚀,要在散播过程中控制鸟兽对种子的取食,对播种苗圃和林地采用封闭和隔断的方法,确保种子萌发和生长。要在条播过程中控制地表节流、风力吹动和流水冲击,给种子稳定的土壤和环境,以利于发芽和生根,有效预防各类病害侵袭。要在穴播过程中做好覆土厚度控制,提升种子根系穿透能力,提高种子萌生能力,做到对病害的有效预防。

3 造林技术为前提的病害防治工作

造林过程就是病害防治的过程,造林技术的具体应用与病害防治密不可分,实际中应该将造林技术应用和病害防治具体操作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造林技术的科学化、系统化进程,确保病害防治的质量与效果,以造林技术的创新提高病害防治的水平,这是当前造林工作中体现病害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方法。

3.1林木枝干病害防治

从造林的基础环节和基本技术的强化上,要确保对枝干的保护,以造林过程的环节划分为前提,有效进行防治病害的工作。在林木选择上要避免病树、生长态势弱的树木应用在造林项目中,特别要加强对林木枝干、根须的检查,防止寄生性、食皮性、蛀干性病虫害侵入。要避免运输过程中、大风天气里枝干出现外力破坏,形成枯梢、倒木和风折木,降低病害在枝干类侵蚀的可能,从而为病害防治提供造林过程和细节的保证。要在造林中加强杀虫剂的喷施环节,从浓度、用量、频率等主要环节加强控制,确保病害的消杀,做到对林区环境和生态的有效保护。在林业工程中可以将有益细菌、病害天敌、功能型树种引入林木种植环节中,做到对病害深层次、体系性的防治。

3.2林木芽叶病害防治

造林工程中要体现对林木芽叶的保护,这样才能使林木正常生长得到保证,也才能以健康的芽叶组织抵御病害侵蚀。要在起苗过程中对芽叶进行修剪,保留健康发育的芽叶。在定植后的抚育时期对芽叶进行喷施水分、养料和防病害药剂,稳定芽叶生长,预防芽叶受到破坏。在病害出现初期,要迅速鉴别病害种类,选择特异性药剂对芽叶病害进行防治,避免芽叶出现枯萎和坏死,控制提早落叶和芽孢损坏的可能。对于食叶类病害要采用波尔多、硫酸亚铁、白僵制剂加以防治。

4 结语

要深层次、系统性、结构性地看待造林工作与病害防治,明确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对林业资源、生态和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挖掘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中可以提高、优化和创新的部分,整合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二者之间内在的关系和体系上的必然联系,创新林区造林技术与病害防治相互结合、共同作用的机制,为深化林区技术、操作和实践环节的改革提供空间和标准。

参考文献:

[1] 米晓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09-111.

[2] 周琦.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315-317.

[3] 王菊,孙冬,张福平.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9):98-101.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10-0082-02

收稿日期:2016-03-28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evention Disease

HUA Ze-yue, LI Zhi
(Weihe Forest Farm of Shangzhi State Forest Farm Authority, Shangzhi 150623, China)

Abstract:Afforestation techniques and disease control work in forest areas are basic work which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 as both cause and effect.It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core work of forest area.Research cited common major technologies of afforestation,proposed to integrate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 disease control,put forward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pract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disease control,analyzed the element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taking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s a precondition,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with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ork.

Key words:Afforestation; Reforestation techniques; Disease control; Soil preparation

猜你喜欢
病害防治造林技术植树造林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繁昌县沿江滩地杨树造林技术
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