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生态、经济社会的影响

2016-03-15 08:47张俭东刘晓萍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

张俭东,刘晓萍

(勃利县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勃利 154500)



浅谈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生态、经济社会的影响

张俭东,刘晓萍

(勃利县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勃利 154500)

摘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国家系统了解各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基础工作,工作量较大,精度要求较高。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土地资源开发应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等原则。在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的同时,避免生态破坏,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1 我国土地开发利用的现状

1.1外业工作

地类调绘。按全国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和地区的补充区分体系,并按其在航空像片上的表现逐块进行解译、填图。

线状地物的调绘。线状地物如:河流、公路、铁路、沟渠、林带等。如公路、渠系等的宽度量测、边界的确定可参照《规程》中所附的示意图。

补测地物。实地地物相对于调绘底图有变化时应进行补测。一般按实地地物的大小和底图比例尺,对应底图上原有未变的明显地物补测到底图上。底图可以是地形图,也可以是像片平面图。地物补测采用单张航片测图或平板仪测图的方法,按仪器和技术条件等因素,也可采用截距法、距离交汇法、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法等。无论用何种方法,均要满足上述精度要求。

调绘整饰。调绘地类和补测地物均用的是铅笔线,要及时着墨整饰。

填写外业记录。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不仅要记录有关补测的地物、野外丈量的线状地物宽度等,而且要了解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土地评价提供有关依据,提出合理、充分和经济利用的意见。同时,还应将未列入工作图例系统的地类做特别记录,以便最后完善图例系统,进行汇总。

外业调绘的检查。外业调绘工作要经常检查,把差错消灭在第一线,不使错误进入下一道工序。

1.2内业工作

航片的纠正与转绘。由于航片为中心投影,容易产生像点位移而影像畸变。一般采用航空像片中,除像片平面图以外,在正式成图之前,必须进行纠正。一般的方法是用航片转绘仪,把调绘航片上的图斑及图斑注记纠正转绘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具体转绘方法因各地区的地形、仪器设备与技术条件而异。有条件者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纠正转绘。

土地面积量算。第一,面积量算原则。一是面积量算分两级控制,一级为地形图的图幅理论面积,用以控制各乡(村)的面积,图面面积作二级控制,以作为该乡(村)各地类图面积控制的基础。二是相邻县的面积量算,必须在共同签署确认的边界图件上进行。需要时,可在上级主管部门主持下,有关各县采取协商的办法进行。具体量算方法,按各地的技术与设备条件而定。三是量算结果必须进行抽查核算与逐级、逐类统计。第二,面积量算方法。一是解析法,利用平面几何求积公式计算土地面积的方法。它按实地对几何图形所做的长度与角度的测量结果,或按几何图形各点的坐标值,通过公式或计算机计算求得几何图形内的面积。二是图解法,把图上被测算的图形分割成一系列简单的几何图形,运用标准的量度工具,在图上量出分割后的各几何图形的边长和高度等要素,再计算,汇总得到整个图形的面积,也就得出了实地的面积。三是方格法,即利用绘有边长为1mm或2mm平行线组的透明膜片,将其覆盖于需测算的图形上,数出与图形相当面积的网格数,然后乘以平行线的距离,即为该图形之面积。在用比例尺的情况下,即为实地面积。四是求积仪法,求积仪是一种面积量算工具。用手扶跟踪图形轮廓,可以自动读数量出面积。

编绘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第一,利用测绘技术编制各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底图,如数学展绘、清绘(或刻膜)、晒印等。在用地形图编制底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保存部分等高线,如丘陵、山区可用计曲线,平原区适当注记高程点。第二,按统一的标准分类着色,并进行图框整饰,如比例尺、图例等。

编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它是由县专业队负责编写的总的技术成果报告,是重要的档案资料。其内容包括调查区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概况、调查过程、调查成果及质量、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分区统计表格应装订成册,作为调查的重要成果及档案,以便验收。

1.3检查验收

外业与内业工作结束后,县调查专业队应向省级主管部门写出验收申请报告,接受省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组的检查验收。

对外业调查和补测地物的检查,要检查总图幅、土地利用现状图,重点检查编制方法与成图质量。以上检查结果在80%以上符合《规程》要求者即可达到验收标准,技术组写出验收鉴定合格证明。

2 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1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土地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变化,从其变化的质而言,包括好和坏两方面。从其变化的量而言,包含明显的和非明显的变化,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中,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不同。

要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优化结构、适度开发、充分利用、合理建设,在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的同时,避免生态破坏,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2土地开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土地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联,土地开发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的组合方式。例如,大片宜农荒地的开发,不仅会带来地区性经济结构的改变,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带来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原来以牧、林等为生的人群,转化为以农为主。又如新的城市的建立,使原来大片的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不仅会改变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当地的经济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同时也使当地的社会就业由农村性转化为城市性,使大量的农民转化成工人。因此,无论哪种形式的土地开发,都将带来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

2.3土地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坚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第二,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第四,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为确保区域快速、有序、高效地发展,土地资源开发活动中应注意处理好效益与速度、全局和局部、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拓宽安置渠道,及时、妥善地解决被征地人员(农转非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实现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居乐业,从而维护和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更好地实现和谐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83.

[2] 唐在富.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变革[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4:29.

[3] 方创琳.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59.

[4] 王秋兵.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48.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10-0114-02

收稿日期:2016-02-07

作者简介:张俭东(1983-),男,黑龙江勃利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Discussion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impact o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society

ZHANG Jian-dong, LIU Xiao-ping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Boli County, Boli 154500, 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 land use survey is a basic work of national system to understand regional land resource use with larger workload and high accuracy requirements.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aspect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nomy and society.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such as land use overall planning,adjustment to local condition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Peopl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land productivity while avoiding ecological damage so as to ensure a balanced ecosystem.

Key words:Land utilization; Status quo; Investigation

猜你喜欢
调查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