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西煤田城子河组聚煤规律

2016-03-15 08:47刘欣
黑龙江科学 2016年10期

刘欣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浅谈鸡西煤田城子河组聚煤规律

刘欣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一○八勘探队,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鸡西煤田为黑龙江省四大著名矿区煤田之一,对鸡西盆地城子河组含煤地层煤田的聚煤规律从构造演化、沉积序列、含煤特点、煤层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把鸡西煤田分为西部薄煤带、中部富煤带、东部过渡带、再东至贫煤带的赋存特点。鸡西煤田城子河组富煤沉积环境为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

关键词:城子河组;含煤特征;聚煤规律

鸡西盆地为中新生代含煤盆地。盆地中部有一向东倾伏的基底隆起和一条近东西向的逆冲断裂带,使盆地自然分成为南、北两个条带,东南盆地边缘为著名的敦密大断裂所截。鸡西矿区是黑龙江省著名的四大煤城矿区之一,矿区拥有十几座大型煤矿生产企业。是黑龙江省非常重要的煤炭矿区。

鸡西盆地基底为元古界麻山群及黑龙江群地层,经历长期剥蚀及构造运动,至晚侏罗纪早期接受沉积,鸡西盆地是继承基底古构造所形成的中生代坳陷盆地,受敦密断裂控制,盆地继续下降,晚白垩世晚期以拗陷作用为主,处于河流、湖泊及三角洲平原环境,沉积了城子河组以陆相为主的碎屑含煤地层和穆棱组含煤地层。

1 城子河组沉积序列

城子河组顶界为穆棱组底部砾岩或中粗粒砂岩底板;底界在南带限指海相层以下粗碎屑岩段,北带限指55号煤层之下砾岩底界面。该组在鸡西市滴道区暖泉北部假整合覆于滴道组之上;在城子河、东海、张新至平岗一带,不整合覆于麻山群和老花岗岩体之上;在盆地东部覆盖在以二迭系、加里东期、印支期花岗岩为主体构成的基底之上。本组地层盆地内分布广泛,总厚约292m~1 260m,以盆地南部荣华区最厚。根据沉积环境、含煤性、岩石特征等划分为五个段:

Ⅰ段:底部砂、砾岩段,自滴道组顶界或基底至01煤层之下。主要岩性为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属沉积区边缘或裂陷初期堆积,厚100m~300m。

Ⅱ段:黑色泥岩段,属海陆交互相,自01煤层至1#煤层底部中砂岩底板。由东向西逐渐变薄,无可采煤层,以深灰~黑色泥岩为主,厚100m~350m。

Ⅲ段:主含煤段,属三角洲与河流洪泛平原沉积。由1#煤层至8上煤层,以细、中、粗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厚117m~370m。

Ⅳ段:中粗砂岩含煤段,属冲积洪积相。由8上顶部至标Ⅰ上部粗砂岩底部,含煤 5层,1层可采,厚160m~260m。

Ⅴ段:以粉、细砂岩为主,夹泥岩、薄层凝灰岩和煤层,属内陆湖泊相,厚175m~490m。

2 城子河组聚煤特征

2.1城子河组含煤层特征

本组共含煤40余层,最多可达56层,其中可采7层~20层,可采煤层累厚4.88m~17.23m,可采煤层以薄煤为主,中厚煤层次之,厚煤层少见,同一煤层薄厚不均,单一煤层和极复杂结构煤层少,复杂煤居多。分布规律为上部煤层群煤层结构简单,下部煤层群煤层结构比较复杂。城子河组煤层主要分布在主含煤段,含煤系数为0.92%~2.00%。根据煤层在垂向上的分布情况,分为上、中、下部煤层群。

上部煤层群:含煤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层~3层。最厚层2.94m,平均1.56m。上部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下部煤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煤层间距10m~15m。

中部煤层群:含煤13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0层。最厚层3.98m,平均1.16m。该煤层群特点为煤层间距小,一般在10m~30m,结构较简单~复杂结构。厚度走向上变化较大,倾向上分叉合并现象较多,煤层由西向东可采煤层逐渐增多,由1层到8个可采层。

下部煤层群:含煤20余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5层。最厚层可达3m,平均2m,为主采煤层。次要煤层,最厚分别为2m和2.67m,平均1.33m和1.57m。煤层间距一般在20m~30m,煤层结构简单~较简单,个别煤层具有分叉合并现象。本煤层群可采层数由西、向东逐渐增加,西部4个可采层向东北增至16个可采层。

2.2可采煤层沿倾斜方向变化特征

西部贫煤——薄煤带:显示煤层由浅部向深部变薄乃至尖灭,这是由于受基底古隆起影响所致。

中部富煤带:在倾斜方向煤层厚度稳定,显示富煤地段在倾向上煤层厚度变化不大。

东部过渡带:由于后期岩浆侵入活动干扰,破坏了煤层原生结构,倾向上变化特征难于得出结论。

鸡西盆地可采煤层沿走向变化趋势为西部薄、中间厚、东部居中。倾向上贫煤~薄煤带煤层由浅部向深部分叉、变薄、尖灭,富煤带和过渡带由浅部向深部煤层变化不显著。

3 鸡西煤田城子河组聚煤特点

可采煤层主要赋存于原始沉积的坳陷坡带上。北部坳陷:可采煤层累厚一般在2m~8m。由西向东,东麻山区累厚3.94m;滴道深部可达7.45m;西鸡西为聚煤中心,累厚可达15.23m;城子河~杏花亦为聚煤中心,累厚可达15.24m;东海为8.08m;至黑台局部累厚亦可达8.57m。南部坳陷:可采煤层累厚一般2m~8m。由西向东,光义煤矿为一聚煤中心,累厚可达9.79m;平岗区为一聚煤中心,累厚可达7.71m;恒山~二道河子为聚煤中心,累厚可达15.55m;荣华区为聚煤中心,累厚可达15.20m。

4 结语

通过对鸡西煤田城子河组沉积与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城子河组地层沉积厚度发育总的变化是东厚西薄,南厚北薄,盆地东部为沉积中心,由盆地沉积中心向盆缘区呈变薄之势,向东止于密山西古隆起。通过对鸡西煤田城子河组聚煤规律研究分析,盆地边缘为贫煤带,西部为薄煤带,中部为富煤带,东部为过渡带,贫煤区在盆地以东。

参考文献:

[1] 佟凯.煤田地质与勘探[M].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10.

[2] 李增学,魏久传,魏振岱,等.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4.

[3]徐水师,曹代勇,王佟,等.中国煤炭地质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3.

[4] 曹代勇.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M].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5] 沈大兴,程悦,王希文.黔北二叠系控煤特征与聚煤规律探讨——以桐梓木瓜庙煤田为例[J]. 有色金属文摘,2015,(04):63-65.

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10-0122-02

收稿日期:2016-03-06

作者简介:刘欣(1983-),女,黑龙江鸡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工程专业工作。

Discussion on Chengzihe coal accumulating pattern of Jixi coal

LIU Xin
(Heilongjiang Coal Geology No. 108 Exploration Team, Jixi 158100, China)

Abstract:Jixi coal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coal mines of Heilongjiang, this paper made analysis and summary on structural evolution,sedimentary sequence,coal features and coal seam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Jixi basin Chengzihe coal accumulation pattern.Divided Jixi coal into thin western zone,the rich central zone,eastern transitional zone and lean zone to further east.Chengzihe coal-rich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Jixi coal are rivers,lakes and delta deposits.

Key words:Chengzihe; Coal feature; Coal accumulating patt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