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工素质 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2016-03-15 16:57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
工会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宁夏升级素质

□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

提高职工素质 服务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

劳动者素质技能表现为技术,它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观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是创新发展的基础,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本情况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全国层面来看,宁夏的产业体系处于产业链发展的中低端,对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要求不高,与宁夏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工技能素质水平整体较低,以初级、中级工为主体,在生活类服务业以及轻纺织产业中工人基本都是初中、高中毕业,本科、大专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中,高学历人才比较少。

(一)以初级、中级工为主体。

2015年,宁夏共有职工1325470人,其中工会会员1289760人,入会率达97.3%,农民工占工会会员的32.7%。工会基本覆盖了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在所有入会职工中,技术工人数为147651人,占全部会员的比例为11.4%,其中农民工技术工人15086人,占全部会员比例为1.1%,占农民工会员的比例为3.5%。技术工人中的初级工数量为45565人,中级工数量为47693人,高级工数量为25627人,分别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为:30.8%、32.3%、8.1%。技师数量为12087人,高级技师数量为2437人,分别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为:8.1%、1.6%。宁夏大部分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产业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不高,因此,高级工和高级技师的比例相对较低。

(二)国有企业和部分私营企业是高技术人才分布的聚集地。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是宁夏技术工人分布的高地。国有企业技术工人占宁夏技术工人的比例为27.8%,私营企业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为31.2%。国有企业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分布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领域中,国有企业发展历史较长,技术积累时间比较长,技术工人数量较多。私营企业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分布在各个行业中,从低端的餐饮服务业到3D打印技术,私营企业遍布整个产业链,在私营企业中就业的人数较多,相应的技术工人在职工中的比重较高。

(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培训体系。2015年工会组织的技术培训班次为937次,培训人次为56356人,其中农民工11855人次,通过培训提升技术等级7167人次。参加劳动竞赛的职工504632人,其中农民工56566人;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53064件,其中实施合理化意见25694,技术革新项目3118项,职工发明创造项目953件。职工提高素质技能的途径主要有企业培训、工会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技能培训、参加技能大赛、职工自学。企业对职工的技能素质培训非常重视,采取岗位技能培训的方式为主。

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职工技能素质结构与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宁夏的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传统产业面临发展困难,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还没有成长起来,使得宁夏经济发展进入到了真空地带。经济要想实现转型升级,职工的技能素质是根本性的问题。目前,宁夏部分产业发展已经受到人才约束的影响,使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譬如,中卫市的锰产业、铁合金、造纸和化工等支柱行业,去年以来这些行业受市场需求萎缩以及产品价格下调影响很大,同时与之关联的企业结构也受到影响,不少企业吸引人才的能力弱,在产品研发、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方面就会相对弱一些,面临被淘汰的严峻局面。职工素质技能与产业转型升级的结构性矛盾重点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劳动力在技能和文化方面的冲击,总的来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性矛盾短时间无法得到根本性的缓解,企业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现象也将较长时间存在。

(二)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增加和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培训比例偏低同时存在。随着宁夏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一方面,农林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游离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在产业升级与结构方面出现了人才空缺。譬如,中卫市两县一区农民工约有14万人左右,这是企业中职工的主要力量,但技工尤其是高级技工紧缺,而且这种紧缺逐步从川区的沙坡头区和中宁县地区扩散至海原山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当前,农民工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总体偏低,缺乏技能是新常态下农民工成为现代产业工人升级和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障碍。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培训与就业需求和产业发展不相协调。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使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的工人面临失业的风险。

(三)经济下行压力使企业经营效益低,致使技能人才流失。技能人才流向周边省份在石嘴山市表现比较突出。石嘴山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企业生产发展面临困难。从石嘴山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化解过剩产能深入企业调研情况看,石嘴山市规模以上企业职工技能人才,特别是中级工和高级工,因企业开工不足,工资收入下降(有的企业降幅达50%),致使职工中技能人才不断流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职工技能人才流失3000余人,主要流向周边城市效益相对较好的一些大企业。石嘴山市技术工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2.9%,高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为15.9%,技术工人的比重较低,尤其是高级工的数量少,人才流失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发展困境。

几点建议

职工技能素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宁夏经济结构面临转型升级,对高技能的人才需求增加。就业需求与招工需求出现结构性矛盾,应该加强对新兴产业职工的技能培训,服务于产业升级,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扩宽就业的渠道。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方向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服务于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调整产业结构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部分规模以上企业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减产、停产,新兴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青黄不接的阵痛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方向,深入职工技能素质的培训,为宁夏整体的发展战略储备人才。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距,产业发展处于较低端的水平,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有限。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效益低,高技能人才流失也较为突出,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应该立足于宁夏本地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尤其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发展产业的同时培养造就一批人才,不要让人才缺乏成为束缚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依托现有职业培训机构及培训设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改造提升一批适应不同层级培训需要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为城乡各类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和鉴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当前工会面向职工的技能培训项目很多,技能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技能培训等经济技术工作在提升职工技能素质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收益。工会应该集中优势力量对职工的专业岗位技能进行培训,结合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高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应该鼓励企业以岗位为基础,建立高技能人才多层次发展通道,并给予相应待遇,留住高技术人才。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应该不断扩大各类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的覆盖面,帮助更多的职工提升技能等级。

(三)加强职工队伍技术技能素质建设,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结合宁夏发展战略组织开展各类劳动竞赛、技能培训以及岗位练兵。围绕“弯道超车”“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技能竞赛与岗位练兵的内容。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中,不断地深化竞赛的内容,引导职工在煤炭、钢铁等高耗能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达标竞赛。鼓励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小发明、小创新等,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培养创新意识,在一线生产中不断的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宁夏升级素质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宁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回暖与升级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