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工会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2016-03-15 17:54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孔向阳
工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合肥市总工会农民工

□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孔向阳

实现农民工入会数量和工会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孔向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农民工群体日渐庞大。作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总工会认真落实“更加主动、更加深入、更加务实、更加有效”的要求,积极争取党政支持,主动集合各方力量,强力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新发展农民工会员26.7万余人,农民工入会总量位居安徽省第一,投入1200多万元服务农民工6万余人次,实现了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的同步提升。

谋划新思路,主动有为开展工作

做好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交给工会的政治任务,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合肥市总工会不断强化担当意识,着力构建“党委主抓、工会牵头、部门协同、逐级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是融入党政工作大局,赢得市委高度重视和支持。及时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工作,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听取汇报并提出要求。合肥市委先后7次召开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推进会议、工作联席会、调度会,部署推进工作,市委副书记凌云三次带队深入企业、商业街区、街道(社区)专题调研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勇于担当,形成有效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合肥市总工会按照市委指示和要求,积极联系各农民工工作相关单位,系统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努力改变以往工会单枪匹马干工作的局面,市里成立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建立由14个部门参加的农民工集中入会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组织,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会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三是系统考量政策措施,汇聚全市上下强大合力。制定了《全市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工作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将12类牵头工作细化为34项具体措施分解到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明确农民工入会相关工作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列入部门重要工作日程,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落实,有效地形成了推动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的强大合力。

架构大格局,深入细致推进工作

坚持把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层层压实基层工会目标任务,努力从宣传发动、夯实基础、制度设计三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框架,有效保障农民工入会数量和服务质量同步提升。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在《合肥晚报》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版,利用公交线路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制发农民工宣传海报,编发农民工入会宣传册,在全市企业、工地等农民工聚集地集中宣传,让广大农民工认识到加入工会是法律赋予自己的神圣权利,也使农民工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切的群体,在全社会营造推动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是全面核查数据,夯实基础工作。摸清农民工底数是做好农民工入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各级各部门按照各自分工、层层摸排、逐级上报、统一汇总的原则,进一步摸清了农民工在各区域和行业的分布及入会情况。2015年,合肥市已核准农民工总量约为103万人,其中大型在建项目约45万人、物流(快递)2万多人、制造业20多万人,餐饮业3万多人。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工作落实。成立工作督查组,合肥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对全市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实行分片包干,督导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会必须按照实名制入会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建立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会主席参加的互查互评制度,坚持周通报、月小结、季督查,将农民工入会工作列入对基层工会工作评先评优和经费支持“一票否决”项目,现已兑现奖励134.52万元。

开拓新路径,创新工作方式

按照“入会带动服务,服务促进入会工作”的工作原则,合肥市总工会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形成了“顶层统揽全局、横向灵活联动、纵向有效传导”的生动局面。

一是主动自我加压,不断创造入会数量新纪录。结合工作实际,合肥市总工会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将2015年农民工会员发展目标从8.8万提高到20万。因此,全面深化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百日攻坚,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会纷纷拉高标杆,按照合肥市总工会下达任务的30%以上分解本地区农民工入会工作任务,2015年全市新发展农民工会员已突破到23万。

二是打造平台,积极开辟服务工作新途径。为更加便捷、精准服务农民工,合肥市总工会与市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于2015年9月把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的3大类5项工会服务项目纳入到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全区域通办的工会业务“一站式”办理,使农民工服务工作搭载上了“互联网+”的时代快车。

三是精耕细作,系统打造工作典型新模板。按照“示范典型可复制、工作经验能推广”的要求,打造了合肥市快递行业、蜀山区红星美凯龙政务区商场、包河区罍街等一批有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街区,以及肥西县富光实业、庐阳区百帮农民工创业园、大圩镇农业“双创”示范园等一批工作颇具特色的典型企业、园区;选树出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农民工创业专项小额贷款贴息服务等一系列鲜活经验和做法,并及时召开现场会、交流会等形式推广典型经验,探索出一条“立足基层、精心培育、重点打造、全面铺开”选树推广典型经验的新路子。

推进全覆盖,有效延伸服务内涵

合肥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做好服务工作,突出工会特色,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着力拓展农民工服务领域。认真梳理34个市直部门107项服务内容,统一制定《合肥市直重点行业部门为农民工服务项目清单》。从加强农民工入会引导、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多样化的帮扶服务、提高农民工文化技能、丰富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等5个方面提出了20项服务举措,计划每年投入300万元经费用于农民工服务。全额资助310名农民工参加“学历+技能”教育,开展合肥市“寻找最美农民工”评选活动,10名“最美农民工”被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开展“送电影到工地”活动160多场。

二是全面加强农民工帮扶救助。

为6864户农民工发放“两节”送温暖款物362.7万元,为5万余名农民工送去价值560万元防暑降温物品,资助困难农民工子女1126人85.6万元助学款;对困难农民工进行大病生活救助1500余人,发放救助金120余万元;为农民工开展免费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培训农民工700多人,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49次,帮助2583名农民工实现就业。

三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接待农民工咨询1000多人次,立案调解农民工劳动争议60余例,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63件,帮助319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108.4万余元,其中为某木业公司农民工追讨欠薪60万元。■

猜你喜欢
合肥市总工会农民工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醒狮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送你一盆小多肉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