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2016-03-16 02:57王廷峰史保聚
环球市场 2016年4期
关键词:劳务工程质量工程

王廷峰 史保聚

1.身份证号:410725198304193912 2.身份证号:412323198302275655

试论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

王廷峰1史保聚2

1.身份证号:4107251983041939122.身份证号:412323198302275655

在工程立项后,我们对于招标、设计、规划、施工等各项过程的管理称为工程管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让我们的工程能够高效迅速的完成。但是,由于工程管理在我国实行的时间较短,相应的深入研究还比较缺乏,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在工程管理过程中。为此,本文主要对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且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工程管理;控制措施

一、工程管理的现状

1、不完善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在我国工程管理众多问题中算是比较突出。我们知道,工程企业开展管理活动的依据就是工程的管理体制。如果体制不完善,将会给我们正常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工程过分的追求开支的节省,从开支和人员配备上大肆削弱工程管理部门,使得一些工程管理必需的人员缺失得不到补充,常常是一个员工身兼数职。长期如此,不仅会极大地伤害管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让日常工作的落实和监督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

2、不科学的管理形式

以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是我国工程行业目前的行业模式,然而这种模式行为的运行效果却并不理想。除去一些专业性较强和较为特殊的施工环节,现阶段工程施工中,绝大多数的任务是由劳务队用自供材料和自有装备来完成。但是,在我国的劳务队伍中,绝大多数的劳务工作者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专业化程度也无法达到要求,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对日常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资源的需求来满足对劳务队伍的管理需求,而且这种管理的效果还常常较为一般。大量的资源在工程管理中被牵制或者浪费,自然管理水平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3、较低的工程管理水平

专业技术带头人的缺乏,人才资源尤其是各种懂技术、会经营、懂法律、懂外语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资源严重缺乏,那种按国际项目管理程序、模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一些设计、监理、承包单位水平总体不高,竞争力不强,无法适应建筑行业全球化的发展。此外,参差不齐的劳务工程队伍水平,专业化程度低。大量的人、物、物等资源用来进行劳务工程队的管理劳,牵制了管理精力,管理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4、安全管理问题突出

工程施工多是露天高空作业,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每年都有较大的事故发生率。工程因事故而导致的年均死亡人数较高。既让我们的施工者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机械伤害等事故不断发生,究其原因是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两者的相互影响。90%以上的伤亡事故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80%发生在民工和临时工身上。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落后,监管部门没有切实落实安全监管政策。

5、忽视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逐步改善,适应新形势下质量管理的模式还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封闭管理让监督体系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建立有效地制约机制。再者,市场准入机制还存在漏洞,部分地区部门对市场准入管理较为松懈,施工企业出现了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乱象。另外,施工方无证、借证卖照、超范围承包工程、私下交易等都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1、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

在工程管理中,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控制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与进度。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单位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必须把施工质量放在首要条件上,将质量管理与企业职能相结合,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立合理有效的目标责任制,施工人员的经济利益与任务完成的质量成正比,若任务完成的质量较好,则施工人员也能够获得比较丰厚的报酬,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项目施工工程质量有很大保障。

2、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由于现阶段很多管理人员都没有意识到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且只顾眼前利益,根本没有规划公司的长远发展,导致施工企业在发展中受到很多局限性。必须要强化管理者的管理意识,才能够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管理者要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依据,构建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施工的合理化与文明化。除此之外,还要加大对工程施工的经济投入,改变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管理方式,将企业发展目标与管理模式联系起来,鼓励员工创新。管理方式不能受到太多限制,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工程管理中,使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是目前提高管理水平的最有效方式,且能够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要想实现管理的信息化,除了需要引入信息技术外,还需要创建信息技术的管理部门,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让管理者及时了解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立刻寻求解决方法,降低工程风险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项目工程质量的提升。

3、培养综合管理人才

工程施工不仅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同时还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人才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有利于确保施工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一支化的管理队伍,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让他们把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施工单位需对管理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对表现好的管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便于其工作积极性的大大提升。高校可以设置对口的管理专业,一边培养出更多专业性的管理人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4、加强质量管理

保证质量管理体制的科学、规范,企业的职能开展与质量管理相结合,逐步形成有法可依、有职有权、从线到面、全方位相扣的有机整体。加强工程各方的质量意识,工程质量摆在首位,并建立完善领导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再次,强化市场准入标准,只有具备合格专业的技术人员与设备才允许开工。同时,施工方还必须要有相关的工程资质等级,技术管理能力和装配水平符合规定,在资质等级范围内开展工程施工,严控无证施工、越权承揽工程。

5、做好安全管理

做好日常安全检查,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在检查的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加以监督解决,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消除安全隐患。在工程项目地,张贴标语、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安全宣传。同时,结合施工现场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做到“持证上岗”,只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才能施工。实施安全技术交底,每道工序开始前,由专业人士对安全技术工作作书面交底,由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作为工程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工程管理就必须要引起我们各个建筑责任方的重视。因此,我们每个施工企业要把加强工程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完善做好这项工作,在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侯震东,崔昭安,张长发.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方法及实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2]陆宁,廖向晖,王巍,冯娟,肖燕.大型施工项目管理可靠性综合控制的构架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02)

猜你喜欢
劳务工程质量工程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浅谈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子午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