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思考

2016-03-16 08:50李雅坤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金融监管金融危机改革

□文/李雅坤(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安徽·蚌埠)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思考

□文/李雅坤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安徽·蚌埠)

[提要]美国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影响,在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市场持续波动的同时,也揭示了许多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这无疑为世界各国提出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与创新的新课题。我国在此轮危机中也遭受巨大损失,虽然我国经济市场已逐步趋于稳定,但危机并没有从根源上得到解决,市场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极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衰退。我国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通过监管体系改革平稳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应以美国金融危机为背景,剖析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经济市场状况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改革

原标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分析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5日

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现状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里履行监管职能,为经济市场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暴露出诸多漏洞。

第一,分业监管体制易造成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现如今金融产品与金融体系发展迅速,混合金融产品与混业经营已十分普遍,证券、银行、保险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极易产生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对同一项金融业务提供监管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而对于各种创新型产品与业务可能会面临无人负责监管的尴尬状态,容易导致市场风险的发生。

第二,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虽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内行使职权,但彼此间交流合作较少,难以做到协调统一,容易造成监管活动脱节的现象,潜在风险得不到有效解决。

第三,立法不完善,监管执行不到位。当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或者执行者明知故犯时,金融监管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甚至严重影响局部金融系统的稳定。

二、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通常是由监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或职责要求,以一定的标准程序,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实行监督、检查、稽核和协调。金融监管可对现行经济体实施有效控制,有利于维护经济系统稳定、引导经济市场发展方向、实现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金融监管体系是一个国家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以美国为例,其金融产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可大体说明其实施的金融监管基本满足于本国的经济发展需求,甚至具备一定优势。因为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要以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为基础,满足经济体制需求的金融监管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规范市场的作用。曾经美国实行分权型多头监管模式,促进了美国金融业的规范与繁荣。然而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产品加速创新交叉出售,金融业务界限模糊,场外交易频繁,分权多头监管模式存在的监管重叠与监管缺位终难以应对加速发展的金融市场。虽然期间监管机构及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弥补措施,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落后于经济体系发展,风险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危机爆发。因此,一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随着市场的发展做出快速而准确的革新。我国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市场仍存在许多潜在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新一轮的金融危机,因此我国必须对金融监管体系做出改革。

三、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建议

从经济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来看,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难以满足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不足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存在的市场风险,“一行三会”的协调监管面临严峻挑战,分业监管不适应于我国基本国情,加紧改革的步伐已刻不容缓。政府及央行应结合经济市场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情,尽快对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做出调整,完善监管体制,实现金融市场监管全覆盖,实现金融监管的专业化。下面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做出分析,提出建议。

(一)建立适应于混业经营的、金融业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现如今统一监管已逐渐成为金融监管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习近平在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无疑对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系带来严峻挑战。我国实行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产生的,各机构各司其职,有效的维护了我国金融业稳定。然而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不再提供单一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多项业务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模糊了产品与业务的界限,就目前而言,“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难以应对多样化混业经营的金融市场,统一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应尽早完善落实。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曾多达七家,金融危机后开始精简监管机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变监管分散的格局。我国可以先建立一个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或将央行作为金融监管系统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我国金融业监管的发展规划及规章制度,集中各种行业信息,统一调动人力资源,以协调各方实现金融市场监管全面覆盖,然后逐步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机构并入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形成权力集中的金融监管体系以适应混业经营市场。

(二)在政府协助下稳经济与促改革同步进行。一国经济市场稳定是国家安定必不可少的条件,大众在经济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能更有效地去创造社会价值。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误解,认为改革可能会影响现有经济市场稳定,然而经济稳增长与促进改革进程并不矛盾,李克强曾表示:“改革和发展是不矛盾的,我们恰恰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来释放市场活力,支撑经济的发展。”通过调整可以及时纠正经济发展的错误,使市场不偏离正常轨道。我国监管体系的弊端已经显现,通过改革与规范,反而更利于稳定市场。现今经济市场发展迅猛,这是促进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根本动力,而政府在金融监管体系改革进程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为宏观经济市场的复杂性,改革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否则方向性错误将严重危害市场经济。这就要求政府要能正确地认识市场现状,在不对现有经济市场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制定改革方针,各个机构部门配合做出相应的工作调整,在变革的同时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力求做到稳经济与促改革两手抓。

(三)扩充监管范围,增加市场透明度。随着资本化市场的发展,证券、基金等成为大众投资的首要选择,一些风险偏好者更是将大量资金投入于金融衍生品市场以谋求高收益,银行持续降准降息及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致使银行存款负利率,众多资金转而流通于证券及衍生品市场。虽然这一举动可以增加经济市场活力,但我国的资本化市场并不完善,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较多,避险机制薄弱。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衍生品市场出现问题,在高收益的刺激下各金融机构普遍使用高倍杠杆率进行投资,一旦市场泡沫破裂将损失惨重。由此可见,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不能脱节,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必须能全面且有效地发挥其引导、调控的作用,防止资本市场的过度膨胀。我国应逐步强化对证券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增加市场透明度,规范场外交易,同时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使其在风险管控中能切实发挥作用。

(四)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金融业务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我国也应适应金融监管国际化的趋势。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监管体制不够成熟,通过加强与他国的交流,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我们要从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借鉴别国的政策与方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确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新的监管理念、目标、措施及评价标准。同时,各国间的互利合作便利了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以拓宽业务市场,我国可以对本国内的公司企业实施有效监管,但对于其在别国设立的分支机构难免产生监管不到位的问题,若我国与分支机构所在国有密切合作,就可委托别国对该机构进行监管,有效发避免了监管真空。

(五)完善金融监管机制,实现监管的专业化。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是我国在发展经济市场的过程中不变的追求。我国必须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使金融监管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并结合市场的发展及时废除、修改、补充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一项工作在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中应该是一直存在且不容忽视的。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应着力于更新监管的手段和方式,提高风险监管的水平与效率。通过借鉴和创新逐步实现金融监管的规范化与专业化。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比骁.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国际经验和中国的选择.和讯网,2016. 3. 14.

[2]郭世坤,蒋青海,李丹红.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深刻警示.中国建行课题组,2009. 3.

[3]唐震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影响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 6.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金融监管金融危机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
改革创新(二)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瞧,那些改革推手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