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2016-03-16 23:51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形成原因存在问题

余 晴

(皖西学院 安徽六安 237000)



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余晴

(皖西学院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在通过对比国内外在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的管控历程、探讨国内企业存在的典型财务风险,以期发现其问题的本质并提出本人在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方面的意见。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形成原因;防范及完善

现代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而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风险便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不会因为企业规模的大小、经营的方向的不同就不存在,由于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企业的管理者又不能够通过措施、政策去消除它,所以只能运用已知的较为有效的管理方案去预测、管理和控制财务风险,以达到财务风险的最小化,维护企业健康发展。

1 相关概念概述

1.1财务风险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1)财务风险的定义

当今世界有许多因财务风险而倒闭破产的公司,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的世界500强企业——安然公司也难逃离财务风险的“魔爪”。企业的运作由各项财务活动来支持,如同人体需要各种器官的支持。如果人的脏器出现问题,人体机能便会下降,轻则影响健康,重则威胁生命,企业财务活动出现问题,企业的命脉便受到威胁,而这些不可预料、难以把控的问题就是企业的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主要特征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得失性。

1)客观性

客观性又称真实性,指事物客观存在。企业原始资金的筹措、筹集资金后或生产产品或投资升值、获得收益后如何去分配,这些过程都属于企业的财务活动,然而每项活动、每个步骤都可能存在风险,这就是财务风险的客观性。

2)全面性

财务风险不是仅仅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种财务关系上,而是贯穿于企业财务系统的各个过程中。

3)不确定性

人们从出生直至死亡,就一直在不断地做出选择,选择吃什么、在哪里上学、去做什么工作、如何生活的更好等等。谁也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能否有满意的结果,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亦然,企业不能确定哪种方案、决策最正确,不能确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得到怎样的结果。

4)得失性

如同股票一样,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就是说风险越大,可能得到的收益越大,但也有可能造成的损失越大。处理得当,能减少损失甚至扭转颓势;处理不当就只能“破财消灾”了。

(3)财务风险的分类

财务风险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若根据广义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来划分可分为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和经营风险。但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另一种划分方式:根据资本运动来划分。这种划分方式可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1)筹资风险

多数企业会采取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这些方式多半会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产生风险。

2)投资风险

有投资就有风险,毕竟谁也不知道经济形势、政府政策会有怎样的动向,这种风险具体表现为股票被套牢、债券可能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等。

3)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有两个转化过程: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和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性就是资金回收风险。

4)收益分配风险

资金的分配作为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并不是财务风险的终结。资金分配的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1.2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

财务风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分支学科之一,经过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深入研究逐渐变得丰满起来。

(1)财务风险的识别

人们在决定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之前,总会提前了解它,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事先识别、了解财务风险,才能更好的监测、防范它。

(2)财务风险的度量

衡量财务风险的财务指标有很多,应做到运用数学模型来检测这些指标的临界值,从而达到检测风险大小、区间的目的。

(3)财务风险的控制

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管理体制和利润分配制度等的事前管控、对突发风险的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的弥补机制的健全来达到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2 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发展情况对比

2.1国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发展情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学者便开始了对风险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韦雷特博士赋予了风险定义,他为世界研究财务风险开辟了道路。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可威茨、威廉·夏普和米勒三人才对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国外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起步于保险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比较偏向于研究财务风险发生后的事后危机摆脱、弥补的方法,后期才逐步对财务风险的事前、事中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2.2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发展情况

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在其1987年所著的《风险分析与决策》[1]一书中,虽然借鉴了国外的某些风险理论,但为大众总结了全面系统的风险分析与决策的方法,自此,开启了人们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式研究风险的认知。

而要说真正对我国特有的经济风险做出全面剖析的人,还要属北京大学的于川先生,他在1994年出版的《风险经济学导论》[2]中深刻阐述了他的观点。于此同时,出现了一篇细致分析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及其重要性的文章,即财政部向德伟博士发表的《论财务风险》[3],该文章为国人深入研究财务风险奠定了基础。

佘廉、胡华夏等人在财务预警方面有很大贡献,他们在合著的《企业预警管理实务》[4]一书中,考察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现状,对我国企业在预防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初步预测财务风险和构建财务风险的研究数学模型方面,做出了贡献。

与国外相比较而言,我国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起步较晚,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较为落后,在实践领域更是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国外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早且研究较为透彻且富有创新性,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再结合我国国情、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在丰富与创新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同时,对企业实际财务问题进行更深刻的研究。

3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在不同分类标准下,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便不能以偏概全,本文秉持严谨而不失条理的态度,从财务风险分类的角度来逐一发现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个分析其形成原因。

3.1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重视、不了解

国家政策的变动可能导致企业并购或海外发展的受限或失败,如我国在厄瓜多尔进行能源项目投资时遭遇的国有化风险。

政府实施的紧缩财政政策会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如巨人大厦想到要向银行借款时,由于当时货币政策从紧,集团无法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最终导致巨人大厦的倾塌。

又如京东当年对韩国社会抵制全球化的态度的不了解,加大了其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生产线的难度。

3.2企业自身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

许多企业在订立合同时不注重审查合同内容,为合同的履行带来困难;又如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对一些小企业并购时,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资质等情况了解不清,为并购留下隐患;更重要的是企业会因欠缺税务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而承担法律责任,导致经济利益的不必要流出。

3.3企业资金筹集存在盲目性,筹资方式单一

有些企业不怎么权衡企业资金需求量和筹资的可能性,不能很好的做到筹集资金和资金投放的适时衔接,结果资金筹集不到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不高。企业不论选择哪一种筹集渠道和方式,都会付出一定代价,即资金成本。但不同的资金来源,资金成本也不同,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有些企业筹集资金方式单一,耗费的资金成本却不一定低,这就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3.4企业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少研究

可行性研究实际上是企业对其投资项目经济上的理性的、技术上的可行性的分析论证与判断。有些企业不重视所投资项目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投资环境要素间的协调,导致不能判断企业的投资是否适合市场需求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3.5企业对客户财务和资信状况不了解且防范风险机制不健全

企业有时为了快速发展,会忽略对客户的财务状况及资信状况的审查,而企业自身的赊销审批制度、销售责任制度和事后的监管机制又不健全,导致少数客户赊销或赖账情况的发生。

3.6企业收益分配存在争端

企业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会计方法的使用不当,可能存在少计成本多计收益的现象;对投资者分配收益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会产生降低企业偿债能力、影响企业再生产规模、挫伤投资者积极性等问题。

4 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完善建议

4.1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善用国家政策

在企业进行投资活动前进行有体系的风险评估;提前详细了解有关的国家政策、经济政策和社会宏观环境,做到有备无患;积极关注中央政府相关政策,继续利用合理避税,争取进一步的税收优惠;尽量减少对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放贷依赖,以免资金不足乃至资金断裂问题的发生。

4.2规避劳动风险,稳定用工环境

企业一定要签订好劳动合同,以避免劳动关系确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企业规章制度要依法制定、通过,其颁布亦不容小觑;构建和谐而稳定的用工环境,以规避劳动风险。

4.3合理评估筹资风险,多方面完善筹资方式

(1)用不同的财务指标来评估筹资风险。可以利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比率和财务杠杆系数等财务指标综合研究企业的变现能力、获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等多种因素,达到事前预估筹资风险的目的;

(2)灵活地采取多种筹资方式。企业应多考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的筹资方法,当然这仅就企业负债率低、股本结构较大的情况而言。但企业也不应过分追求高负债经营,毕竟容易给企业带来债务危机甚至破产的风险。

4.4合理评估投资风险,加强投资方案可行性研究

(1)利用各种财务指标评估投资风险。可以利用经营杠杆系数、投资收益率方差等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各种投资项目进行预先评估;

(2)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企业投资会牵涉如企业现行生产与消费、股东等方面分配关系、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投资品供应者之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对企业投资项目与各种经济主体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判定,便可以为企业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关系提供依据。

4.5合理评估资金回收风险,建立健全结算方式

(1)利用各种财务指标评估资金回收风险。可以利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期、坏账损失率、应收账款收现率等财务指标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收账款回收期和坏账损失率等因素进行评估,以降低资金回收风险;

(2)选择合理的销售和结算方式。赊销的结算方式只针对财务和资信状况好的客户,虽然不用担心其信誉问题,但也要控制赊销金额。而以现销为主,汇兑、支票等为辅的结算方式则适用于信用状况不好、偿债能力差的客户。

4.6制定合理收益分配政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1)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盈余稳定的公司,可以用发放较高股利的方法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当企业的盈余不稳定时,采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企业仍然能够派发承诺的正常股利,这就避免了股价下跌、投资者恐慌的发生;

(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应向投资者传达正确的信息而不应欺瞒。为了一己私心而披露虚假信息,只会徒增企业的财务风险。

5 结论

本文就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涵义、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完善进行分析,财务风险管理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仍有更深刻的探索价值。只有潜心去研究、钻研这门管理科学,企业才能真正做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2]于川.风险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3]向德伟.论财务风险[J].会计研究,1994(4):21-25

[4]佘廉等.企业预警管理实务[M].北京: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宋卓卓.完善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15-01-20;改回日期:2015-01-28

作者简介:余晴(1993),女,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F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94(2016)01-0072-04

Research on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YU Qing

Abstract:The article aims to study corporat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exploring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of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 a sound corporat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dvice,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financial risk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Existing problems; Causes; Prevention and improvement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管理形成原因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究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基于内控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