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上马石”

2016-03-17 03:13张永恒
侨园 2016年1期
关键词:上马三阶浮雕

文 张永恒



漫说“上马石”

文张永恒

辽宁海城南台张氏家族九世张庆满现今保存一对上马石,是清代晚期由皇族赠与五世张文汉的。张文汉生活的年代大约在1840—1910年间。中秀才后办过学,教过皇族学生,因而获此“殊荣”。

在清道光年间以前中国石雕作品中未见牡丹花纹饰,张氏家族的上马石上有“凤戏牡丹”,说明它刻成的时间较晚,至今约130余年。

130余年来,这对上马石一直摆放在五世文汉公曾居住过的宅院大门两侧。

张氏家族保存的这对上马石石雕工艺很精湛完美,可以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其构思出自吉祥传说,其构图自然美观,花鸟兽石无不栩栩如生,虽经百年风蚀雨淋,依然“不减光彩”。

据一些学者和文物专家介绍,上马石最早兴于唐代,至清代晚期,在机动车作为交通工具逐渐兴起后,上马石才逐渐退出“脚下舞台”,从此被冷落在“文物大门”之侧。

上马石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名副其实的“垫脚”的上马石;一类则是名不副实的(非垫脚)“上马石”,其如马陵古道上的“上马石”;莫尔道嘎成吉思汗塑像下的“上马石”和古严关杨八姐的“上马石”等。这类“上马石”都是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石块,形状不定,体积较大。特别是杨八姐的上马石,高达2米多,比战马还高,真不知八姐怎么使用。这类“上马石”大多不是上马的工具,仅是一个掌故的标志,可称其为“景观上马石”。有意思的是这类上马石石身上都刻凿醒目的“上马石”三个大字。相反,真正意义上的上马石却无一刻有“上马石”字样。

实用的上马石,整体外形多种多样,多数为规整的台阶式,也有圆柱形、方柱形、元宝形、鼓形、蜗牛形及方圆组合等形状。

按台阶多少,有一阶、二阶和三阶三种。台阶多说明其主人官位或地位相对较高。一阶的一般多出在财主家,虎庄镇街里一孙姓人家有一对元宝形上马石,据说是当年一个地主家的;二阶、三阶为有爵位的,一些王府、郡王府、宫廷等。吉林双辽县吴俊升大帅府大门外置有三阶上马石。老北京的一些府第门前大都有一对上马石,有没有上马石是宅第等级区分的标示。二阶上马石且雕刻有精美图案的,说明所有者的身份较高,可能是皇宫赏赐或友人赠送。武汉郊区有个陈大官人留下的二阶上马石,据说陈氏当年是个二品大员。从实用性上说,一阶偏低,三阶偏高,所以我们所见80%为二阶式。

府第门前的上马石多经雕琢,有些为整雕,常见为浮雕,从浅雕到高凸浮雕都有。正前面一般雕刻龙子椒图,侧面多半雕刻各种吉祥图案。有的在踏面上还刻有“画像”。其上的浮雕纹饰多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关。

“上马石”作为一类文物,无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还是呈现的视觉艺术都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应该在石雕艺术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家族文化研究中占有一个章节。

侨园

猜你喜欢
上马三阶浮雕
三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周期解的非退化和存在唯一性
先上马,后加鞭——中国戏曲的演化路径与“前海学派”的深度阐释
浮雕圆圈
上马人
产业园区、眼镜小镇扎堆上马
新型三阶TVD限制器性能分析
出错的浮雕
巧填三阶幻方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三阶微分方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