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学

2016-03-17 01:13周溯源
文化学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儒学国学马克思主义

周溯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10000)



【文化视点】

如何看待国学

周溯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10000)

国学的内容应该是以儒学为主体的诸子百家人文社会科学。国学可以与西学、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行不悖,共存共荣。尤其是在世界多极化、思想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提倡百家争鸣,国学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在今天弘扬国学,仍有必要。

国学;儒学

是否有国学,很长时间以来学术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最近的争议可以上溯到1993年,《人民日报》用一个整版报道:“国学,在北大燕园悄然兴起”,之后,引发了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有国学,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复古,是倒退,一种观点认为是古为今用,弘扬精华。两派各讲各的。近年来,《光明日报》设立了国学版,一些高校文科学报、人文科学期刊设立了国学栏目,经常发表论述国学的文章。不少大学设立了国学院,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等。

如果认为中国没有国学,那么,怎么解释中国5000年文明史?怎么解释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怎么解释17世纪以前中国为什么能够一直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5000年文明史竟然没有产生国学,能否讲得通?如果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不能产生国学,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够产生国学?

如果认为中国有国学,那么,国学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界定?它有哪些成分?有哪些内容?时间下限是到新文化运动以前,还是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是否包含洋务运动以来引进的西学?是否包含马克思主义?是否包含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既然有西学,就应该有与西学对应的中学。中学,就是中国人原创的学问,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的学问,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学术理论,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术理论,也就是国学。如果同意这个界定,那么,国学的内容应该是以儒学为主体的诸子百家人文社会科学。按照这个界定,时间就应该到洋务运动为宜。因为洋务运动以后,西学进来了,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进来了,占主导地位的再也不是儒学一家了,江山易主了,但是,人们也可以说,国学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划定下限,因为洋务运动以后,儒学虽然失去了两千多年的垄断地位,仍然在发展,仍然有一批学者在研究儒学,弘扬儒学,发展儒学,产生了儒学第五期。国学可以与西学、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行不悖,共存共荣。尤其是在世界多极化、思想多元化的全球化时代,提倡百家争鸣,国学可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

那么,有人会问,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是中国人创造的,在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为什么不可以叫国学呢?可以这样解释,因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虽然继承了国学的优秀成分,但毕竟引入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国学有许多不同,甚至有原则的分歧,故不宜列入国学,如果要叫国学,也只能叫“新国学”。

接下来,或许有人问:既然中国有国学,那么其他历史悠久的民族,如俄罗斯、印度、埃及、法兰西、雅典、英吉利等国家,是不是也应该有国学呢?应该说凡是历史悠久、文明悠久的国家,必然有自己特色的传统文化,必然为人类文明长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人类文明谱系中占有自己的席位,至于是否叫国学,名称并不重要,由各民族自己去总结概括。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今天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何须向后看,大谈所谓国学呢?我认为有必要。

首先,毛泽东讲得很清楚:“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并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的大量的人类智慧成果,在影响和塑造中国人,维系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影响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方面,起过重要历史作用。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影响海外华人,团结、影响儒家文化圈,例如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支那,等等。这也牵涉到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价值自信,促进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其次,以儒学为主体的诸子百家人文社会科学,堪称国学。

一是有旗帜,有领袖,就是孔子,历代称他为孔圣人。

二是有一大批大师级人物,如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戴震、章太炎、王国维、康有为,等等。

三是有大量的典籍,有学术体系。经史子集,浩如烟海,仅仅史学一项,就有二十四史,或者叫二十五史,世界之最。有四书五经,后来发展成十三经。

四是有一套完整的学术范畴,有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诸如对人生、社会、宇宙、自然、战争等等,有自己的独到看法。对如何处理各种关系,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准则。在公私关系方面,主张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天下为公,公私兼顾;在人我关系方面,主张利己利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处理长幼尊卑关系方面,主张长幼有序,敬老爱幼,不犯上,不僭越;在君民关系方面,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义利关系方面,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义利兼顾;在生死关系方面,主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视死如归,死得其所;在天人关系方面,主张顺其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在家与国方面,主张忠诚爱国,爱国高于爱家,如果忠孝不能两全,忠国第一,孝亲第二,等等,非常丰富。

五是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主要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梁启超把儒家哲学归结为八个字: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修己达到极处就是内圣,成为社会楷模;安人达到极处就是外王,即治国平天下。儒家追求社会公平和谐,井然有序。在提升人生价值、维护社会稳定统一方面,功不可没。如果不是以儒学为代表的国学引导中国人的追求,团结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就不可能有5000年辉煌的文明史,不可能有今天大一统的中国。当然,从18世纪起,中国开始落后挨打,那是因为中国科技落后了,军事实力落后了,闭关锁国战略错误造成的,而儒家的人文追求没有错,仁政追求没有错。唐朝时的佛教没有取代儒学,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也没有取代儒学,洋务运动的欧风美雨没有取代它,新文化运动的狂飙没有摧毁它,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完全替代它,经过文革的暴风骤雨之后它又悄然兴起,等等这些说明国学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化之根。它在今天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仍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是得到了西方有识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认同,对世界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以孔子的国家管理学说为例,当其传入欧洲以后,曾经成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之一。在法国,百科全书派(以狄德罗为代表)把孔子的治国理论、管理思想作为无神论和唯物论来接受。在德国,古典哲学学派(以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为代表)则把孔子的思想作为辩证法和观念论来接受。尤其是在法国,许多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家为孔子的治国理论所倾倒,重农学派的鼻祖魁奈十分推崇孔夫子,致使他本人被认为是“欧洲的孔夫子”。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后,在1795年的法国宪法中,就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了宪法。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经验方面,堪称首屈一指”。他甚至提出了“全盘中国化”以拯救当时欧洲的社会危机。直到近代和现代,孔子的思想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里仍受到无上的尊崇。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与它们重视运用儒家思想不无关系。

七是不能简单地套用“厚今薄古”的原则。要以时间、地点、条件、对象为转移。古代好的东西不能“薄”,如同今天不好的东西不能“厚”一样。不能根据运用时间的长断决定存活,而是看其本身的价值。稻粱菽麦黍稷,我们食用了千年万年,今天不是还在食用吗?圆周率、勾股定理使用了几千年,现在不是还在使用吗?所以,只要是真理,只要是合乎人类的需要,我们就不要丢弃。

最后一点,我们可以处理好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今天不能只看到国学中的精华,不看其糟柏;不能把从儒学中吸取精华就把儒学抬到比马克思主义地位还高、甚至替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程度。不仅如此,对从儒学中吸取的精华,也还要结合现时代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加工提炼,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古为今用不泥古,推陈出新不照搬。

【责任编辑:董丽娟】

G03

A

1673-7725(2016)08-0006-03

2016-05-05

周溯源(1955-),男,湖北浠水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儒学国学马克思主义
“垂”改成“掉”,好不好?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儒学交流在路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