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儿童观的粗浅综述

2016-03-17 14:35哈娜
关键词:儿童观演变历史

哈娜

【摘要】关于西方儿童观,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古典时期的儿童观、中世纪时期的儿童观、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启蒙时期的儿童观,再到儿童宗教观,以及现当代的儿童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不同,人们对儿童观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独特想法和认识。

【关键词】儿童观 儿童 历史 演变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40-02

中外古今,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儿童观。在中外史上,儿童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由最初古典时期的的儿童是“小大人”,到中世纪时期的儿童生而是“有罪的”,继而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启蒙运动时期的“白板说”,再到现代的儿童观。

一、儿童观的界定

儿童观,就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认识、看法和基本观点的总和。包括儿童的生长与发展、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以及教育等诸多问题。它是我们教育的依据,教育者所认同的儿童观将直接影响对儿童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行为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按照其本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得到全面、协调、理想的发展。

二、西方儿童观的演变

1.古典时期的儿童观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较低,人类的自我认识水平也比较落后,因此以成人为中心的思想主导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对于儿童一词,成人的思想意识中根本不存在这一概念,儿童常常被视为只是身体上比成人矮小的“小大人”,仅仅是身高和体重有所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小大人说”。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没有独立的地位,成人把儿童看成是“缩小的”成人,是成人的预备,他们和成人一样,穿着一样的衣服,做着一样的劳动,甚至于如果有战争需要时,他们也像成人那样上战场打仗。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只有体格强壮的孩子才能有存活的权利。因此儿童一出生,他的生死权是由父亲完全掌握的,不符合条件(诸如身体有残疾的)的儿童是没有权利存活的。儿童成为了父母的私有财产。而实际上,杀婴或弃婴的这种做法很显然是剥夺了儿童的生存权这一基本权利。这一时期,在民众的思想意识里根本不存在儿童权利和地位这一观念。

后期,柏拉图思想的出现开始将成人与儿童区别开来。柏拉图认为教育要从小抓起,对儿童的游戏、玩耍的用具、所讲的故事等等,都要做出严格的统一规定。儿童在3-6岁要参加宗教仪式,接受宗教教育。在柏拉图之后的亚里士多德也继承了他的思想,亚里士多德主张“中庸”之道,不仅最早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划分,而且是最早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的人,除此之外,他还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和文雅教育,以此来对儿童进行德育。这些思想也为后人提出更加科学的儿童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世纪时期的儿童观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无不渗透着神学,基督教会控制了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占据人们头脑的教育思想变成了“原罪说”和“预成论”。“原罪说”认为,儿童一生下来就充满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成人应该对他们严加管束、约制,使儿童不断地进行赎罪。而殴打和体罚便是能够减轻和消除儿童不良行为的有效方法。“预成论”的观点是,成人与儿童仅仅只是尺寸大小以及知识多少的区别,二者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没有什么重大区别,因此对待儿童和对待成人是一样的。受这两种儿童观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儿童承受了各种肉体以及精神上的折磨,人格被严重摧残。

3.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迷信渐渐衰退。文艺复兴提倡理性,提倡对人的尊重,主张人的身心、人格和谐发展。在这一时期,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要适应儿童的天性以及年龄特征。他还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认为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上学的机会,并提出了教学的五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认为教学应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他为儿童编写的《世界图解》,图文并茂,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这也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带有插图的儿童教育读物。

夸美纽斯的儿童观使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儿童的自由和兴趣,但“原罪说”的影响依然还在,人们还是没有认识到儿童的独特价值,对于儿童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也依然认可,体罚的现象依旧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夸美纽斯的儿童观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4.启蒙运动时期的儿童观

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儿童观应该是洛克的“白板说”,它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原罪说”,提出了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大力倡导“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洁白无瑕,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儿童就像是一个空容器,成人可以任意填塞,把各种知识经验灌输进去,而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他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这就是所谓的“白板说”。此外,他还提出了“绅士教育”,但其实质都是为资产阶级培养需要的统治人才,并没有真正促进儿童发展。

在洛克之后,卢梭的出现为儿童带来了福音。他极力反对束缚儿童自由、扼杀儿童天性,他认为,教育应该适应自然的法则和儿童的天性,要促进儿童身心自由发展。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提到:“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不能用我们成人的想法、看法来代替或强加于他们。可见,他极力推崇儿童的天性,并且尊重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于天性中的消极方面,要趁他们性情柔和易导的时候来消除。要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的价值,珍视儿童短暂的童年生活,让儿童按“自然”去发展。卢梭的儿童观,开启了儿童研究的大门,从此,儿童开始受到关注。

裴斯泰洛奇的儿童观继承了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在卢梭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如果儿童掌握了这些最简单的要素,就能够认识他们的周围世界。”裴斯泰洛奇看到了教育的社会性,认为儿童的发展不仅要遵循自然,还要与教育目的相结合,培养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人。

5.现代的儿童观

20实际上半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出现了。杜威认为,儿童具有他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儿童的心理活动就是他的本能发展的过程。在教育上,他倡导以“儿童中心”取代“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认为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儿童,教师应该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当时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随后,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不断发展着的完整个体,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因此我们要设置一种适合于儿童内在需要和兴趣的“有准备的环境”,使他们的天赋能力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和表现,而不是将他们当成容器来等待成人灌输。

三、西方儿童观的演变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纵观儿童观的演变过程,我们要吸取其精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是人,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他们有尊严、有自己的小秘密,有他们感知、思索世界的方式,有太多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看法和想法,还有许多与生俱来的天性特点。作为成人,我们能做的是对儿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想法,而不是简单地强加或命令。这需要我们树立合理的儿童观,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特性,将儿童的天性与教养、成熟与学习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并给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敏.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儿童观的变迁[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佳,周红安,杨汉麟.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进[J].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4]吴敦芳.把儿童看做儿童——论卢梭的儿童观[J].安徽:合肥学院,2004.

[5]张喜阶,伍双梅.对杜威“儿童观”的认识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湖南:中南大学,2011.

[6]霍力岩.试论蒙台梭利的儿童观.[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0.

[7]徐晓华.卢梭儿童教育观述评.[J].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3.

[8]胡碧霞.重新解读杜威的儿童观.[J].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8.

[9]陈文华.中外学前教育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10]贺国庆,朱文富.外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儿童观演变历史
比较电影《看上去很美》《小人国》中幼儿教师的行为
新历史
现象学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