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及预后的相关性

2016-03-17 14:56孙继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相关性

孙继锋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及预后的相关性, 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 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 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各15例。对各组分别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 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患者各组治疗前水平(P<0.05);同时期中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 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复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复发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发展情况, 起到了评估病情的作用, 且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预后;相关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013

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 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 而炎症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1]。超敏C反应蛋白是反映全身性炎症的标志, 可视为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临床研究发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存在密切的联系[2]。本研究选择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以及体检健康者45例, 对其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体检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6例, 女19例, 年龄49~76岁, 平均年龄(61.32±5.84)岁;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 其中男27例, 女18例, 年龄48~77岁, 平均年龄(61.18±5.63)岁, 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 各15例。各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各组分别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 具体如下:当患者空腹时, 在早晨取约2 ml静脉血, 并在24 h内采取血清分离措施, 利用免疫单扩散法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并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056)清除自由基, 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070)改善患者脑循环, 使用丁咯地尔(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8931)扩张患者的血管, 使用阿司匹林(哈尔滨格拉雷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70098)抗血小板聚集。

1. 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不同时间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随访情况, 并进行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各组不同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对照组的首次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3.01±1.13)mg/L, 轻度组为(12.03±1.26)mg/L, 中度组为(17.04±2.02)mg/L, 重度组为(23.68±1.76)mg/L;治疗1周后, 轻度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7.02±1.23)mg/L, 中度组为(11.68±2.47)mg/L, 重度组为(16.32±2.43)mg/L;治疗2周后, 轻度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2.86±0.53)mg/L, 中度组为(8.79±1.84)mg/L, 重度组为(10.02±3.04)mg/L。治疗前,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首次检测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治疗第1周时,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中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 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观察组患者随访情况分析 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中, 复发10例(22.22%), 平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7.83±4.21)mg/L, 未复发35例(77.78%), 平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7.04±1.87)mg/L。未复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复发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超敏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以及分泌所得, 目前被视为非特异性的标志物[3]。超敏C反应蛋白对于炎症的判断、治疗以及相关预后等提供了较为重要的信息, 因此临床上通常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来反应映性脑梗死的病情。而高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的患者复发率较高, 预后较差, 主要原因在于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 超敏C反应蛋白起到了参与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血栓现象, 从而导致脑缺血的发生, 此时超敏C反应蛋白激活补体, 被激活的补体则再次激活血管内皮细胞, 使血管紧张性增加, 同时加快了血管内凝血[4]。

在本次研究中, 同时期中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 重度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程度的重要因素;另外未复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复发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了在患者的预后中,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反映了急性脑梗死的发展情况, 起到了评估病情的作用, 且对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爱荣.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2):124-125.

[2] 包正军, 刘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 22(3):141-143.

[3] 张松林.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17):102-103.

[4] 王秀艳, 袁建新, 王轶瑾, 等.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6, 27(3):210-212.

[收稿日期:2015-10-28]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相关性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