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6-03-17 17:00郑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肺结核治疗

郑冬梅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7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9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结核治疗。观察比较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胸片空洞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 双肺阴影的消失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施行抗结核治疗, 效果确切, 宜推广。

【关键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7.135

当前, 老年慢阻肺发生率升高, 由于患者年龄大、自身抵抗力差等, 易并发肺结核, 致残率及致死率增加, 引起临床关注。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及胸闷等, 症状与慢阻肺类似, 呼吸系统症状重叠, 诊断缺乏客观依据, 临床容易误诊及漏诊, 故需提高警惕, 加强合并症的诊断与治疗[1]。现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总结治疗方法与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78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9例。所有患者均有胸闷、咳嗽、气喘和咳痰等症状。对照组女14例, 男25例, 年龄最大82岁, 最小62岁, 平均年龄(72.26±4.17)岁, 病程1~9年, 平均病程(5.45±0.69)年。实验组女15例, 男24例, 年龄最大83岁, 最小63岁, 平均年龄(72.69±4.25)岁, 病程1.0~9.5年, 平均病程(5.41±0.7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治疗, 包括抗感染、解痉、调节免疫、平喘和营养支持等。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抗结核治疗, 初治患者方案选择2RHZE/4HR, 复治患者方案选择3DLVE/6DLE, 方案中R为利福平, Z为吡嗪酰胺, H为异烟肼, L为利福喷丁, E为乙胺丁醇, V为左氧氟沙星, D为力克肺。在短程小剂量治疗下, 按照个体药敏试验及病原菌试验, 给予抗菌消炎治疗, 应用甲硝唑、头孢菌素等。如患者长期应用激素, 需暂停激素治疗, 对其应用二丙酸倍氯米松。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痰涂片转阴时间进行比较。观察胸片空洞变化情况, 记录并对比两组双肺阴影消失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痰涂片转阴时间比较 对照组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为(4.25±1.24)个月, 实验组为(2.26±0.52)个月,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胸片空洞变化情况比较 对照组无变化6例(15.38%), 缩小15例(38.46%), 闭合18例(46.15%);实验组无变化2例(5.13%), 缩小16例(41.03%), 闭合21例(53.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双肺阴影消失情况比较 对照组31例双肺阴影消失, 占79.49%。实验组37例双肺阴影消失, 占94.8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报道显示, 慢阻肺好发于老年人, 起病缓慢、病程长, 对个体劳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构成严重影响[2]。急性期过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转, 症状有所改善, 但肺功能恶化明显, 加上免疫力低下, 易出现心肺并发症。常规疗法侧重于慢阻肺治疗, 忽略了肺结核病情改善, 故疗效不佳[3]。抗结核治疗是针对肺结核而采取的治疗方法, 在施行常规疗法的同时对患者积极抗结核, 可有效提高疗效, 促进个体健康及康复。研究指出, 尽早诊断慢阻肺并发肺结核, 积极抗结核, 对改善预后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对减少结合传播有较大意义, 临床价值大[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痰涂片转阴所需时间为(4.25±1.24)个月, 实验组为(2.26±0.52)个月,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抗结核治疗可加快痰涂片转阴。对照组无变化6例(15.38%), 缩小15例(38.46%), 闭合18例(46.15%);实验组无变化2例(5.13%), 缩小16例(41.03%), 闭合21例(53.8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抗结核治疗能有效改变胸片空洞。对照组31例双肺阴影消失, 占79.49%, 实验组37例双肺阴影消失, 占94.8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抗结核治疗对促进双肺阴影消失有积极意义。在实验组中, 初治患者较少, 多为复治, 患者年龄大、病程长, 肺内以混合性病变为主, 空洞多, 抗结核耐药性较差, 机体耐受性差, 功能恢复慢, 对疗效有极大影响, 故该组抗结核治疗时, 根据病例实际情况, 给予个体化用药, 且用药时应严密观察用药不良反应, 如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可导致肝功能损伤, 乙胺丁醇损伤视神经, 造成球后视神经炎等[5]。

综上所述,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施行抗结核治疗, 效果确切, 宜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小阳.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体会.中外医疗, 2011, 30(2):100.

[2] 李志伟.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外医疗, 2012, 31(15):47.

[3] 薛笑甜.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70例临床治疗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5):584-586.

[4] 雷振辉.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现代养生, 2014(10):41.

[5] 李阳.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163-164.

[收稿日期:2015-11-04]

猜你喜欢
肺结核治疗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到2020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