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协会公布核供应链展望报告

2016-03-18 10:59赵宏
国外核新闻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核电机组核工业核电厂



世界核协会公布核供应链展望报告

【世界核新闻网站2016年9月14日报道】 根据世界核协会(WNA)近日发布的《2035年世界核供应链展望》报告,核电厂建设、长期运行和退役未来20年的国际市场价值将达每年数百亿美元。

未来核电市场

基于全球核电每年为电力公司带来约3000亿美元收入,这份报告预测了三种核电未来发展情景,并介绍了核工业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基准情景中,2025年在运核电机组数量将从444台(截至2016年7月)增至462台,2035年将增至547台。高值情景中,2025年机组数量将增至530台,2035年将增至720台;而低值情景中几乎没有新建机组,2035年机组数量将下降至362台。

在基准情景中,未来20年在运核电厂收入将每年增长2.8%,达到每年约5000亿美元,其中62%的增长发生在新兴工业经济体,即非经合组织(non-OECD)地区,包括中国。到2035年,新核电建设投资将达1.5万亿美元,2025年后的重要国际采购金额将增至每年240亿~300亿美元(目前为约60亿~100亿美元)。

保持现有核电机组长期运行所需的投资额可达500亿~1000亿美元,每年约40亿美元将用于国际采购。

退役市场也很可观。2035年前的退役项目价值可能高达1110亿美元,包括至少124亿美元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治理费用以及至少242亿美元的德国核电厂退役费用。

来自加拿大、中国、法国、印度、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的11家综合技术供应商目前占据了全球核燃料循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BWX技术公司(BWX Technologies)、斗山重工(Doosan)和俄罗斯重型机械联合公司-斯柯达公司(OMZ-Skoda)等其他重要技术供应商也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报告指出,每家公司都建立了越来越全球化的供应链,而领先供应商大多在其企业组成和供应基础方面具有国际多样性。

瓶颈得到缓解

竞争压力促使核工业企业进行本地化制造,创建合资企业以及进行国际采购,从而导致需要从多个国家将相关材料、半加工品和制成品运至核电厂区进行组配和安装。

在核电厂建设和采购方面存在竞争性全球市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福岛核事故后一些拟建电厂项目取消、现有供应商的投资以及技术转让和本土化(特别是对中国),10年前认为存在的供应链瓶颈(特别是重型锻造能力)目前已不存在。然而,如果同时出现大量核电机组订单,瓶颈又会再次出现。

报告指出:“与其他行业一样,全球化已成为核工业的组成部分。”“世界核协会认为,应审查国家间的进出口系统以简化程序,同时保持一个健全的保障制度。”

出口管制

报告指出,与航空航天和国防等行业相比,现行出口管制制度使核工业处于不利地位。大多数出口管制机构不发放核相关物项的一般出口许可证。

(转下页)

猜你喜欢
核电机组核工业核电厂
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管嘴堵板研发和应用
PHM技术在核电厂电气系统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发电
核电厂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
“质谱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专辑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公司简介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穹顶吊装成功
核电厂主给水系统调试
浅析核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