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18 06:38高俊敏
高教学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歌诀和弦教学法

葛 剑 高俊敏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歌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葛 剑 高俊敏

(青岛滨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歌诀教学法”有效利用了汉语的语感节奏与音韵特点,具备声韵感、节奏感、律动感,教学法中的歌诀短小、精炼,归纳、概括性强,比较适合运用到音乐知识领域基本规律的总结、内容要点的归纳和提炼。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中针对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技能要点总结等教学需要,借助歌诀的归纳性、概括性、简约性、精炼性与易记性等特点,有效运用“歌诀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显著。

歌诀教学法;学前教育;音乐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课程教学涉及面宽,知识面广,课程交叉点多,且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是自身特点较突出的一类课程,加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喜动不喜静而且能够较快的回应教师的教学要求,本着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作者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探索采用了“歌诀教学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歌诀教学法”的内涵

“歌诀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课堂授课效果,针对性的选用“歌诀”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整理、讲授或总结的教学方法。

二、“歌诀教学法”的实用效果

“歌诀教学法”有效利用了汉语的语感节奏与音韵特点,具备声韵感、节奏感、律动感,教学法中的歌诀短小、精炼,归纳、概括性强,比较适合运用到音乐知识领域基本规律的总结、内容要点的归纳和提炼。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中针对基础理论、实际操作、技能要点总结等教学需要,借助歌诀的归纳性、概括性、简约性、精炼性与易记性等特点,有效运用“歌诀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运用“歌诀教学法”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体体现在:

(一)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

歌诀的编创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将一些具有典型特征或明显的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并用有利于记忆、背诵的语句加以表达,所以歌诀大都具有简短、精炼、顺口、易记的特点。教师将教材中大篇幅的理论知识与要点变成带有明显声韵感和辙口且短小好记的歌诀,一方面丰富了课堂教学方法,避免了“照本宣科式”的被动教学;另一方面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二)可以降低学生记忆难度

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理解、记忆、运用几个步骤,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最令学生们头痛的就是理论知识的识记问题,特别是理论知识的概念、原理往往背诵起来,事倍功半,记忆效果不理想。而运用“歌诀教学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凝练成三、五段歌诀,借助歌诀的概括性、精炼性和简约性记忆压力明显减小,记忆效果明显提高。

(三)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是双向性的,要求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仅有教师讲授的教学活动是片面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有效的实现课堂翻转。“歌诀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解释歌诀和创编歌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师生成为课堂教学共同的把握者与实施者。

三、“歌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歌诀教学法”有着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其在音乐教学中更能体现其灵活性与实用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性格外向,比较活泼,思维比较活跃,“歌诀教学法”对于他们更具实用性。

(一)“歌诀教学法”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即教师备课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精研即将讲授的教学内容、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将需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与精炼,提炼出知识点,创编歌诀,这是一个由面及点的过程。

如:《音乐基础理论》中的<民族调式之七声调式>一节,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民族七声调式,本节内容知识点零碎,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可将上述内容归纳、总结,创编如下《七声调式歌诀》,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掌握,具体内容为:

《七声调式歌诀》

七声调式七个音,中国西洋有区分;

偏音加进五声调,七声音阶三类分;

雅乐变宫加变徵,清乐变宫清角音;

燕乐清角闰加入,只有五声做主音;

区分西洋中国调,要看偏音真不真。

歌诀将前面的多个理论知识点都浓缩在一首短短的歌诀之中,将枯燥无味的知识集趣味性、知识性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积极性,这不仅方便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也有助于教师把握授课重点,突出教学难点。

2.课堂讲解阶段:即教师授课阶段,教师授课一方面可以依托歌诀中基本知识点的提示把握课堂的重、难点,以此控制讲课节奏,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发散思维的训练方式,将凝炼于歌诀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辐射、发散、还原并讲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

如:《三和弦类别歌诀》中就包含了三和弦的分类、三和弦的识别与不同三和弦的构成等知识点。

《三和弦类别歌诀》

三音①构成三和弦,

根三②三五③综合看,

大三④上⑤小⑥下方⑦大⑧,反之小三⑨不用看,

减三和弦小⑩加小⑩,

大三11相加成增三12。

注释:

①三音:三个音。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②根三:根音与三音的音程关系。③三五:三音与五音的音程关系。④大三:大三和弦。⑤上:三音至五音之间的音程,位于原位三和弦的上方。⑥小:音程的性质,小三度音程。⑦下方:根音至三音之间的音程,位于原位三和弦的下方。⑧大:音程的性质,大三度。⑨小三:小三和弦。⑩小:和弦性质,小三度。⑾大三:和弦性质,大三度音程。⑿增三:增三和弦。

在课上运用此歌诀就会使教师授课的效果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一来,教师既能控制好授课节奏,又能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极大提高课堂授课的质量。

3.课后巩固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要完成两项工作:一是记忆,将课上所学的歌诀背熟,二是解码,将所学歌诀分解成单独的知识点,并依照教师的讲解重新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学生主要通过对熟记的歌诀进行“解码”,从而将歌诀中凝练的知识点理顺关系,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原到理论体系中,进而掌握教学内容。这是学生的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

(二)“歌诀教学法”实施策略

“歌诀教学法”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较为新颖,要想使其发挥最大化作用,就应该认真考虑实施策略,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1.展开式:就是指教师上课时以歌诀为依托逐渐展开的授课方式。运用此法进行授课时,教师以备课时创作编写的歌诀为主线,将歌诀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学习要点与教材相结合,逐个分解、展开、分析、讲解,通过对歌诀的注释,完成课堂

容的讲授,如<三和弦转位的识别>一节。

《三和弦转位识别歌诀》

和弦原位①转位②分,

关键查看最低音③,

三音④最低一转⑤六⑥,

四六和弦⑦看五音⑧。

注释:

①原位:和弦的一种形式。②转位:和弦的不同于原位的形式。③最低音:和弦中最低的音,一般书写时处于几个音的最下端。④三音:和弦的组成音与根音是三度关系。⑤一转:第一转位。⑥六:和弦名称是三和弦的一种转位形式。⑦四六和弦:和弦名称,是三和弦的另一种转位形式。⑧五音:和弦的组成音与根音是五度关系。

授课时,教师依托歌诀讲授的内容大致包括:三和弦的构成、三和弦的构成音和各构成音之间的关系、原位和弦、转位和弦、三和弦有几个转位、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和弦中低音与根音的关系等。而这些内容也就是这一节课的全部内容。

2.总结式:总结式是指教师将所授内容讲授完毕后,利用复习巩固的环节,将所授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创编成歌诀,供学生记忆、掌握。此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又能够有效的利用新形式重新唤起学生即将分散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歌诀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声乐课上讲授了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后,作者结合呼吸法的理论要点和体验要点编写了《呼吸歌诀》,为所讲内容作了较全面且相对实用的总结。

《呼吸歌诀》

闻花深吸气,

腰腹均胀起,

呼气腰绷紧,

如吹烛火熄,

发声如长叹,

声音高抛起。

歌诀中对正确的歌唱呼吸的机体感觉和相似的体验都有对应的描述:“吸气的部位和感觉”——“腰腹均胀起”;“呼气的部位和感觉”——“腰绷紧”;“歌唱发声的用气体验”——“吹烛火”;“歌唱发声的体验”——“长叹”“高抛起”,学生只要牢记这段歌诀就可以对照自己练习时的感觉,主动进行课下练习。

3.预习式:这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采用预习式的方法需要教师将指定的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预习为指定的内容创编歌诀。学生要把教师指定的内容编写成精炼易记、概括性强的歌诀,首先要对这部分知识认真、仔细的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出基本的知识点和重点,同时要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还要根据歌诀的一般规律和特性对找出的知识点进行语言的加工、重组、润色和推敲,以使其合乎相互间的理论关系。完成了这几个步骤,学生对此部分内容及知识的内部联系就可以基本消化,熟记于心。到上课时再对照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歌诀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歌诀的编写。这种方法提前为学生设定了学习内容和目标,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预习的方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三)“歌诀教学法”实施原则

“歌诀教学法”要达到实施效果,必须把握好实施原则。

第一,全面吃透知识点、融会贯通。

实施“歌诀教学法”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教材中需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理,将此部分知识在所授课程的理论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与已授知识的关联等关系梳理清楚,并将本节课所讲内容的知识点逐一提炼出来且理清彼此间的关系,做到宏观把握、具体清晰。

第二,准确找出关键点、理清关系。

“歌诀教学法”不是简单地把相关的知识点堆积起来就可以的。要将众多的知识点条理清晰地联系在一起并且要符合相应理论体系中的逻辑关系,找准关键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找准了关键的知识点,才能用一点联系多点,多点形成网络,达到以少代多的效果。

第三,编创突出基本点、顺口易记。

“歌诀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洁、易记,所以编写的歌诀篇幅就不能过长。在编创教学歌诀的时候,一要突出基本点,基本点就是基本的理论、知识要点,由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组成。一首歌诀最好围绕着一个基本的知识点或技能要求,中心要突出,不能一首歌诀几个中心,这样容易使人不知所从。二要强调歌诀语言的艺术性,要注意歌诀语句的节奏特点和语言的声韵特点;好的歌诀多采用四句组成的绝句式,也可采用六句式或八句式,无论采用何种结构都要注意歌诀语句的合辙与押韵,最好是一首歌诀用一个辙口,这样的歌诀自然顺口易记,当然,这里讲的辙与韵并不像诗词那样的严格,都是宽泛的,主要以顺口为第一目的。

第四,讲解围绕知识点、发散思维。

“歌诀教学法”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发散性,歌诀中的一个知识点展开可以辐射、链接多个相关联的知识点。教学内容经过浓缩和精炼成为一首短小的歌诀,这只是完成了“歌诀教学法”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歌诀的发散性,以歌诀为依托围绕歌诀中的基本知识点展开教学,取得以点带面的辐射性效果。

四、结束语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且教有常规而无定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哪种教学方法只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达到教学目的、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就是好的教学法。

“歌诀教学法”有效的利用了歌诀简短精炼、顺口好记的特性,将繁琐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几段教学歌诀,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归纳、整理和创作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既进行了学生的聚拢性思维方式锻炼又加强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式练习;在学习的同时使这些未来的教师们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日后的基本功。

“歌诀教学法”,既可以把分散在相对繁琐、冗长的授课内容中的基本知识点集中起来,有助于教师在授课中把握重点且便于学生记忆;也可以把较为复杂的内容进行精炼,而精炼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理解、消化和巩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歌诀教学法”还可以通过对歌诀的解释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运用“歌诀教学法”更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学习、主动发问,进而使学生学会知识的梳理、归纳、概括和自己见解的表述。而这正是所有教师追求的目标和期待的结果。

[1]许民.和声歌诀的运用高师基础和声教学法探索[J].黄钟,1999(6).

[2]王学红.事半功倍的“口诀”教学法[J].学周刊,2014(12).

[3]张敏.探究歌诀教学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2).

[4]苗超.“歌诀式”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校园,2015.

[5]裘玉平.口诀教学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4.

The"lyric teaching method"effectively utilizes the language rhythm and phonological features of Chinese.With a sense of rhyme,short and concise lyric and strong induction and generalization,this teaching method is more suitable to be applied into the conclusion of basic rules and main content of music knowledge. Based on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basic theory,actual operation and skill points summary in the music curriculum of preschool education,the author carries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this method,whic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teaching effect,with the help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yric,including induction,generalization,conciseness and so on.

"lyric teaching method";preschool education;music teaching

G642

A

2096-000X(2016)20-0082-03

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幼儿园原创歌曲应用情况研究(编号:2014237),主持人:葛剑。”的阶段成果。

葛剑(1967-),男,山东日照人,青岛滨海学院艺术传媒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高俊敏(196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院,讲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歌诀和弦教学法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少林拳法二十讲
小九九的由来
歌诀作伴助写字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