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旧事

2016-03-18 10:38廖家嘉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蜕变观照

廖家嘉

摘 要:《在酒楼上》是一篇对话体的小说,这篇小说凭借“我”和吕纬甫的对话展开,以吕纬甫的叙说为主。“我”与吕纬甫十年后在一石居小酒楼偶然相遇,之后在喝酒、叙谈、相互交流过程中,使“我”原本处在“上下求索”过程中徘徊的思绪,通过“他者”的人生方式和生命体验观照了“自我”的现实人生,消解了“我”久久淤积于心的对所坚持立场产生的质疑,“逆转”了充满彷徨的“我”,重新解构了“我”对人生的理解,因此形成全新的自我,否定了“我”之前和吕纬甫一样的生活态度:无所谓、无所用心、无所为。

关键词:《在酒楼上》 求索 观照 蜕变

1956年,时在香港办报的曹聚仁到北京访问周作人,一见面就谈起鲁迅的小说。曹聚仁告诉周作人,他最喜欢《在酒楼上》,周作人表示同意,他说:“我也认为《在酒楼上》写得最好,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1}钱理群理解的所谓“鲁迅气氛”主要是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中的投影。{2}鲁迅先生的文章追求“物外之言,言中之物”,他复杂深邃的思想总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先入为主的判定,而是希望读者从阅读文本时获得的感受出发,做出独特的感情判断,体会鲁迅小说所折射的生存哲学。

《在酒楼上》是一篇对话体的小说。小说凭借“我”和吕纬甫的对话展开,以吕纬甫的叙说为主。“第一个‘我仅仅成了一个‘转述者,而第二个‘我才是小说的真正的叙述者。”{3}吕纬甫才是真正的叙述者,“我”是外在具体环境的人,是一个能够在吕纬甫自身的性格逻辑中理解他的思想与外在表现的人。“我”与旧友吕纬甫分别十年后在一石居小酒楼意外邂逅,喝酒、叙谈。整个谈话中话语的主动权属于吕纬甫,他绘声绘色地向“我”讲述了他十年的人生故事,他和“我”曾经都是一个精悍奋进、满腔热情的知识分子,十年后的他“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到原点”,而“我”的人生经历是彷徨的,在家乡之旅中通过观照“他者”吕纬甫的人生——“清醒到混沌”,探究“我”的人生目标,从而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觉醒者的“求索”

“家乡”是众多有志之士精神的“出发点”与“栖息地”,他们因不满家乡落后的现状,追寻自己憧憬的梦想而离开家乡,探寻革命之路,但无论他们走多久、多远,家乡始终是他们无法割舍的精神家园,是他们难以遗弃的“家乡之情”和“生命之根”。作品中隐去了“我”在北方的生活,但文中的一些句子却透露了“我”在北方生活的沧桑:“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4}“我”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北方不属于“我”的旧乡,而南方“我”只是一个客子,这里还用“干雪”和“柔雪”两个意象分别再一次说明北方和南方的变化,表示了一种身份认同的无奈,散发出一种辛酸、苦闷的气息,令人担忧。“我”彷徨着,回到自己的家乡看一下旧景,希望能激起当年的满腔热情,继续探寻目标。

“我”在深冬雪后出游,周围都是白雪皑皑,景色自然凄清。“我”始终怀着回望家乡的冲动,找寻“旧日的梦”,因此绕道访了家乡S城。安顿好住所后,“我”想找以前志趣相投的人,可惜已不知“散”到哪里了,觉醒的先驱者人心已经散了,不见他们的踪影,他们或许和“我”一样在探寻革命的道路上彷徨着。学校改了名称和模样,熟悉的家乡一切都变得“生疏”了,不免“怀旧”,住所选在洛思旅馆,“洛思”指无限思念之情,而“我”的“意兴早已索然”,感到“懒散”“后悔”“多事”“无聊”,这正是觉醒的先驱者无家可归的状态和心无止境的漂泊感的真实写照。家乡的天是“铅色”,“白皑皑的绝无精采”,天空颜色的拟人化描写,正是“客子”失落情感的真实表现。“渍痕斑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铅色的天”“微雪又飞舞”,周围的意象使人有一种“断肠人在天涯”的离愁别绪,凄凉的意境表达了“我”内心的孤寂和深刻的悲凉。“我”感到无聊,便到最熟识的一石居小酒楼,酒楼的环境改变不大,只是木棂的后窗换成玻璃,掌柜和堂倌都变了,“我”变成一名生客。文章的开篇“城圈本不大”是对家乡的一个环境概述,视线转移到一石居小酒楼这一具体的地点,空间环境由大变小,验证“我”已是一名陌生人。当生活把人推向极度的孤独时,人们都会找寻精神的皈依,家乡就成为最好的精神归宿。“家乡”不是简单的人文环境,而是隐喻当时觉醒者的

生存境况。自晚清以来,中国就处在一个萧索、荒凉、令人压抑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有的社会制度,但由于旧制度的强大力量,加上传统理念在人们思想中的根深蒂固,其结果很快被吞没,社会又重新恢复到死寂。觉醒者痛苦地发现他们无所适从,因此倍感孤独。“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5},游人指觉醒者“我”,其意说“上下求索”,反复地追寻。

二、“他者”观照“自我”

为了消磨时间,“我”到一石居小酒楼,“并不专为买醉”{6},叫了一斤绍酒,先“呷一口酒”{7},“喝下三杯酒”{8},“又喝了两杯”{9},喝了五杯酒,只是为了打发客中无聊,心情“哀愁”“孤独”“懊恼”。意外邂逅旧同窗吕纬甫,他也是来酒楼喝酒,但他和“我”的目的不一样,他是借酒麻痹自己,忘却自己的清醒。对话以“我”提问“是你么”开始,“我”不敢相信仅存的客居之感,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但还能偶遇旧时的好友。觉醒后的吕纬甫,面对条条葛藤把他拴住、缠住、捆住的社会,已经失去了十年前“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10}的斗志,生活已经把他的棱角磨平。他觉醒过,但他妥协了,精神上遭受折磨,便是“我”现在看到的样子:乱蓬蓬的须发,精神“颓唐”,眼睛“失了精采,觉醒者回到混沌”。他还说:“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11}他已经没有当年精悍奋进、满腔热情的志气,而像昆虫类回到生活的原点,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我”作为谈话的倾听者,在他身上观照“自我”:同样的彷徨、孤独、无奈。

吕纬甫的故事随着“话”旧事展开,“我”问他:“你在太原做什么呢?”“这以前呢?”他沉思一下,用“无聊”两字概括了他这十年的人生经历——失意潦倒,展现了觉醒者的生存困境。他为弟弟迁坟时,说了两次“无聊”,喝了几次酒,“他一口喝干了一杯酒”{12},“他又喝干一杯酒”{13},“单是把酒不停的喝,早喝了一斤多”{14},他清醒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借酒麻醉自己。“吕纬甫弟弟的坟已经浸水,不久陷入河里了。”他的母亲一听着急,几夜睡不着。吕纬甫是思想先进的觉醒者,为了“安”母亲的心,顺从封建礼教的传统旧习千里迢迢赶回来为弟弟迁坟,这违背了他自己的意愿。小说把掘坟的细节和吕纬甫的心理描写得都非常细致,“坟”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指逝去生命的象征,另一种指埋藏在生命里的记忆。他掘开弟弟的坟,希望从那里找寻到逝去的梦,追踪它的迹象,但现实很残酷,连最难烂的头发,也“踪影全无”。“踪影全无”以一种解构的方式宣布了对记忆追寻的无意义和现实“虚空”的体验。既是“虚空”,为何还要耗费人力和物力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做不但是对母亲的安慰,也是对自己良心的安慰。

买剪绒花送给阿顺也是一件无聊的事情,但他愿意做。他说了两次无聊,只有一次喝酒的动作,“转身喝干一杯酒”{15}。阿顺长得一般,眼睛明净,眼是心灵的窗户,阿顺心地美好。吕纬甫在她家吃荞麦粉,感觉她是那么明净,这次回家乡,听从母亲的嘱咐,特意到济南买了两朵剪绒花给她,希望她保持那一份明净。但阿顺没有这个福气,她病重时,向伯伯长庚借钱,长庚说:“你不要骄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16}因为伯伯阴险的谎言报复得逞,阿顺失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活下去的勇气,没过多久,身体支撑不了就慢慢死了。吕纬甫美好的希望再一次“虚空”,阿顺因长庚的一句话陷入对现实的绝望中,衬托了吕纬甫“精神苟且”的说法,生命底线被冲破,也彻底湮灭在绝望中。

觉醒的先驱者本来就为社会所不容,被视为“异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谋生,因此他们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生存依据。在现实和理想之间,他妥协了,为了谋生,吕纬甫告诉“我”,他教“子曰诗云”、《诗经》《孟子》《女儿经》等他以前深恶痛绝的东西。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需要物质的支撑,他只能为了每月二十元放弃自己的梦想。“我”关心他以后怎么办?他回答:“以后?——我不知道。”这就是吕纬甫无所谓、无所用心的生活态度以及敷敷衍衍的精神状态。吕纬甫和“我”在这次谈话中叫了三次酒:“一斤绍酒”{17},“再去添二斤”{18},“我叫堂倌再添二斤”{19},吕纬甫因生活的辛酸苦闷,不停地用酒麻痹自己,表明他从肉体到精神的溃败,也暗示觉醒者的没落和毁灭。“我”在文章中属于失语的状态,但“我”的提问可以了解吕纬甫从内到外自虐式的变化,从语言交流中,通过“他者”观照“自我”蜕变,成全新的自我。

三、蜕变形成新的自我

和旧友吕纬甫交谈后,“我”的孤独和无聊在他讲解旧事中得到了消解。在吕纬甫的身上,“我”更是看到了另一种模模糊糊、随随便便、敷敷衍衍的末路和无奈。克尔凯廓尔的生存哲学认为“在生活中不能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随大流的人,他们可以说存在着,但并不生存着”。吕纬甫清醒后妥协,妥协后麻木。通过观照吕纬甫的人生经历,困扰“我”身份的彷徨得到解脱。“我们一同走出店门,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看似住的地方相反,其实象征着“我”不会重蹈覆辙走吕纬甫的人生道路。“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由于吕纬甫给“我”解答了困扰在心里的一些矛盾,因此内心顿时变得轻松、洒脱。“我”勇敢地面对寒冷的冰雪和冲破“罗网”,继续探寻先觉者的道路。正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说中的“我”和吕纬甫都有鲁迅先生的影子。觉醒的知识分子面临两难处境时,他们彷徨、犹豫,鲁迅先生没有做任何的选择,就如对“我”和吕纬甫的遭遇没有任何的评价,他只是把事实呈现在读者面前,到底怎么选择,还需各人自己做出判断,他让读者在无可辩驳的现实中求解,就如文章提倡的在绝望中不放弃,在孤独中“上下求索”。

{1}{2}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第60页。

{3}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3页。

{4}{5}{6}{7}{8}{9}{10}{11}{12}{13}{14}{16}{17}{18}{19} 鲁迅:《彷徨》,译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第21页,第21页,第22页,第22页,第22页,第26页,第23页,第24页,第24页,第25页,第28页,第21页,第23页,第25页。

{15} 转引自张文英:《生命的追问——解析〈在酒楼上〉》,《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蜕变观照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关照与观照
浅议《简·爱》中罗切斯特的蜕变之路
论美国电影中的癫狂之美
“微”体验:因“生”动而生动
正本还需清源
国产手机或迎“蜕变”时刻
地母慈心
笑与泪之间的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