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真情,点燃智慧,共创和谐

2016-03-18 05:03王晓莹
考试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真情和谐数学课堂

王晓莹

摘 要: 数学课堂是开放的、多样的,是灵活的、允许存在差异的,是平等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场所。我们追寻流淌真情的数学课堂;点燃智慧的课堂境界;共创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出有思想、有学识、有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真情 智慧 和谐

数学课堂是灵动、智慧的课堂,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只有注入鲜活的思想,才能让它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对课堂进行改革,用自己澎湃的真情点燃智慧的光芒,闪耀出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使自己的课堂合乎时代前进的步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一、流淌真情的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必须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上动脑筋。

1.真情——来自于对学生的尊重

课堂是个传递情感的大舞台,我们要让课堂内生生情感、师生情感不断碰撞,产生共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积极的情感,并内化为自己行为。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愉悦,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孩子,特别尊重他们的情感。

在绍兴市举办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中,吴卫东教授给大家介绍了两个评价的例子。例1:当学生出现3+5=7时,老师的评价是“这个答案已经很接近正确答案了!”。例2:小朋友回答问题的声音有点轻,老师便说:“如果你的声音不这么温柔的话,相信每个小朋友都能清楚地听到了。”

现代教育倡导教学要遵循人本模式,强调“尊重”。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尊重学生,让他们更好投入学习。

2.真情——来自我们于对教学的勇气

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也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结构中。往往有许多老师这样认为,我们只要按教材中的内容提示,循规蹈矩地上课,就一定不会错。其实不然,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需要有勇气寻找别人没有踏足过的路,找寻符合学生的特点的路。

教学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在面对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我们必须有目标地进行筛选和更改。

二、点燃智慧的课堂境界

数学教学是一种启智教学,它依托于智慧型的课堂。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而且要拥有智慧。要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让课堂荡漾生命的旋律,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与成长气息,让”数学教学成为智慧生成的旅程”。而教学智慧体现在语言的智慧、问题的智慧、情境的智慧等方面。

1.智慧体现——创造的美丽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全部教育的智慧”。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智慧在于创设开放的情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表达的机会,让丰富多彩的思考交汇在课堂,让新奇、独特的思维打开创造之门,让闪烁智慧灵光的思想在课堂上驰骋。

(1)精彩的引入激发浓厚的兴趣

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新课导入时,可先给学生观看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六”安全返回地球的新闻资料。然后提问学生:“你对宇宙有什么了解?”此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举手发言,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意见告诉大家。

(2)全新的素材提起探究的欲望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挖掘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又不能失去课堂原有的“数学味”。

《植树问题》是一堂经典的老课,怎样上出新意,可从学生的兴趣方面入手进行素材的全新重组,合学生的“胃口”,让他们有探究欲望。我在上完新知识后,设计了这样一题综合练习。计算刘翔跨栏的大概距离,题目中告诉学生刘翔所用的时间,每个栏架的间距,起跑和冲刺的路程。这是一题比较复杂的练习,但学生因为喜欢和崇拜刘翔,他们对这个问题有着很强的解决欲望。

2.智慧体现——生成的精彩

课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了学生精彩的思维过程,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将问题扩展,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展示了方法的多样化,突破了教学任务的条条框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课》中,教师出示这样的题目:“一批水果,上午卖出全部的30%,下午卖出全部的50%,已知上午卖出120千克,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

生:老师,题目错了。

师:哪里错了?(此时我并没有发现错误)

生:“多”字用错了。

师:怎么用错了?(明知故问)

生:根据条件1和条件2,可以知道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卖出的多,而问题却要求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千克。

师:怎么办?

生:把“多”字改成“少”字就可以了。(全班齐答)

生:也可以把条件1“上午卖出全部的30%”改为“下午卖出全部的30%”,把“下午卖出全部的50%”改为“下午卖出全部的50%”。(一部分优生这样回答)

生:还可以把条件1中的“30%”与条件2中的“50%”对调。

……

3.智慧体现——沟通的魅力

教师教学需要提问,提问则需要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一个公式或法则,要了解学生是否认识或掌握,则需要通过学习活动或对话来实现。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双方的交往。可以说,数学课堂中没有了交往,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的对话与沟通。

(1)幽默的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斯对维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就是幽默。”

《三角形的内角和》上课伊始,老师和学生在进行课前的交流谈话,主题是说说我和你们的数学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时,有几个学生站起来说:“你比较胖,我们的数学老师瘦。”“你的眼睛比较小。”“我们的数学老师比你高!”这位执教的女老师听完后嫣然一笑,并说:“你们说得可都是我的缺点哪,听过浓缩就是精华这句话吗?”这时,学生相视一笑,这样轻松化解了和学生的尴尬场面,再次回到课堂。

(2)灵动的评价艺术

在张齐华老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的课堂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剪下来,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另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了他的观点:“我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它不是……”这时,张老师特意走过去,跟他握手,并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原本平淡无奇的课堂,却因为张老师灵动的评价而显得精彩迭出。

(3)高超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听过葛敏辉老师上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他在课堂中提出了三个问题:a.妈妈怎样烙饼才能使三人尽快吃上饼?b.为什么1张饼要6分钟,2张饼也只要6分钟?c.为什么快速烙饼法可以节省时间?而这三个问题却正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问题贯穿起整堂课的流程,学生的学习目的显得十分明确。

三、共创和谐的课堂氛围

1.摈弃僵化,走向灵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方式再也不只是单一的、枯燥乏味的、以被动听讲和反复解题为主要形式,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如:执教一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时,老师通过在带来的物体上找到什么图形?想办法让它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这时学生用剪刀剪,用印泥印,用彩色笔画……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平面图形,不但吸引了一年级小朋友上课的注意力,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摈弃依赖,走向自主

教材是由许多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精心编制,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按照教材上的指示,照本宣科就可以了。然而,我们能经常听到老师在学期测验后抱怨有些内容教材中没有出现。其实,现行的教材还处于试用阶段,其本身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我们应发现存在着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的风格、教学条件等诸方面的差异。如果我们过多依赖教材,就会使我们的教学走进“死胡同”。

3.弃被束缚,走向创造

数学是一门科学,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文遗产)创设情境,利用数学解决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例如:细胞分裂的过程(1个分裂成2个,再逐步分裂成4,6,16,……),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幂的概念。

很多名优教师,他们的课堂不是单纯为教学某个知识点而讲解和传授,更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方法技能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拓展。特级教师贲友林在执教《7的乘法口诀》时列举了与七有关的文化:七言诗、七巧板、女性成长年龄等。此举并不是为了形式化地丰富课堂,而是通过介绍七言诗,用七巧板拼图提问学生,以及妈妈和外婆分别属于哪个生理时期等环节,对补充材料进行再一次深加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之符合学生在实现独立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将文化润进他们的心田。

总之,课堂教学要流淌出真情实感,展示出独特的个人魅力,用爱心扣开情感世界的每一个心扉;用教师的智慧激起整个课堂的涟漪,在碰撞中产生一个个疑问、激起兴趣、引发求知欲,把学生引入到不断探讨、寻根溯源式的研究中;让学生、教师、学科之间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升,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五彩的世界,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数学天空。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国教育学会天津师范大学主办.数学教育学报,200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全球教育展望,2006第3期.

[5]帕克·帕尔默,著.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李烈,著.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高等教育出版社.

[7]沈丹丹,著.小学数学教例剖析与案例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8]徐斌主,编.另类课堂.广西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真情和谐数学课堂
我用真情守护你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真情关爱十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