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的遇抗训练研究

2016-03-19 10:48赵锋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警械受训者警务

赵锋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的遇抗训练研究

赵锋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在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进行遇抗训练对提高警察警务实战能力水平,使学员有信心、能合法、安全而有效地使用警察防卫控制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遇抗训练应本着“贴近实战,讲求实用,服务实战”的指导思想,旨在为警察防卫控制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颖的教学训练理念。

警察;防卫控制;警务实战;遇抗训练

警察防卫控制技能是指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中,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遇到不法侵害时,以法律为依据,运用踢、打、摔、拿、控等技法,以徒手或警械为手段,通过对防卫控制技能的实战运用和经验总结,从而形成具有警察特色的特殊防卫控制技能。[1]而警察遇抗控制是指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或在执行任务中遇到不法侵害行为时,依据相对人不同级别的反抗行为所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在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或不准使用警械和武器的情况下,以生理学、运动医学、生物学、中医穴位学、经络学、神经学等理论为依据,利用人体关节和要害部位、神经点的特点,配合辣椒粉喷雾器、警棍、手铐等警械和武器,制服擒获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专门控制技能。[2]根据这种理念设置遇抗训练在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的运用,可使受训学员很快掌握警察防卫控制技能并贴近于警务实战,有效地提高警察在运用防卫控制技能时的实战对抗能力。

一、进行遇抗训练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暴恐事件的大幅度上升,公安民警在一线执法中遭受到的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暴力袭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从而导致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伤亡人数居高不下。中国新闻网报道: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2870人,其中因公牺牲2129人,因公负伤20741人(不含轻微伤)。[3]根据数据统计,其中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受伤是民警负伤的主要原因,这不仅反映了广大的公安民警具有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也暴露了警察训练工作在身体素质、防卫控制技能、战术素养等克敌制胜的本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在警察防卫控制的教学训练中,我们的防卫控制技能能否贴近警务实战,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护警察自身安全,同时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一些无谓的伤亡,能否在一定执法阻力与压力情境下,依法并适时灵活地运用警察防卫控制技能,有效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目前警察的防卫控制课程在教学、训练实施中偏重于受训者对单纯技术动作的掌握,忽视了警察在一定执法阻力与压力情境下使用防卫控制技能的实战能力,严重缺少遇抗训练,其结果导致了教学训练工作与警务实战严重脱节,受训者的所学所练在警务实战中难以体现。那么如何才能缩小从 “训练场”到“执法现场”的距离?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训练中积极拓展遇抗训练,使受训者在一定执法阻力、心理压力、遇抗强度下能有效使用防卫控制技能,从而贴近实战地提高受训者的防卫控制能力。

二、进行遇抗训练的条件因素

在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进行有效的遇抗训练,受训对象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条件因素,确保警察在警务实战中使用防卫控制技能的合法、安全、有效。

(一)警察使用武力的法律依据

警察使用武力包括徒手、警械、武器,必须依据法律。警察合法使用防卫控制技能,就必须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基本的法律法规,确保受训对象在遇抗训练时依法、及时准确、适度的使用防卫控制技能。

(二)掌握基本的人体医学知识

在遇抗训练中,只有掌握基本的人体医学知识,通过研究人体骨骼、肌肉的运动规律和支配运动的神经丛,才能利用人体关节和要害部位、神经点的特点,达到有效的使用防卫控制技能。同时通过分析人最本能的反抗和袭击动作,来研究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的遇抗训练的模式和方法。

(三)必备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在防卫控制技能的遇抗训练中,不管是运用徒手的踢、打、摔、拿技术,还是单警装备在实战中的使用,都需要特定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协调性等基本素质,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和保障,身体素质不仅是警务技战术训练的基础,也是公安民警在警务实战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

警察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他们在高应激、高对抗的执法环境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压力与危机,使他们的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导致本体感觉、知觉及反应迟钝,行动反应敏捷性下降。而遇抗训练不仅需要受训者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会提升受训者的心理应激水平。

(四)过硬的防卫控制技能

技术、技能掌握的娴熟程度是警察防卫控制能力运用的根本,也是进行遇抗训练的根本因素。另外技术动作本身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也影响着其实战运用效果,在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通过制定合法、简单、实用、有效的防卫控制技术动作,夯实防卫控制的基本功,按照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一定的周期训练,达到动作技能的自动化。受训者经过多次的训练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才能够在遇抗训练中灵活自如的运用防卫控制技能。

三、遇抗训练实施的步骤与方法

警察防卫控制技能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警务实战技能,其教学训练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警察在遇抗状态下的防卫控制能力。试想一名从来没有经历过遇抗训练的警察,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处置打架斗殴、暴恐事件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态。没有遇抗训练,何谈实战能力。因此,在今后的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必须要进行遇抗训练。按照遇抗训练的步骤与方法,科学地设置遇抗训练的难度与情境,切实提高警察防卫控制技能运用的实战能力。

(一)条件遇抗训练法

条件遇抗训练法是指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遇抗训练,是指规定条件的遇抗,如在进行徒手攻防遇抗训练时,规定一方只允许直拳进攻,另外一方只允许躲闪防守,主要训练受训者在执法对象拳法袭警的情形下,警察的遇抗防护能力;在进行控制技能遇抗训练时,遇到对方反抗,受训者坚持己用的控制技术动作,例如,在进行锁喉摔控制遇抗训练时,突然由后踹膝抓臂顶摔时,对方极力反抗,警察坚持己用控制技术,加大对对方各关节的控制力度,直至对方关节疼痛加剧,放弃抗拒,此遇抗训练主要在于检验并提高受训者对所用控制技术掌握的牢固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条件遇抗训练的初期要注意对抗人员的适当安排与适时调整,组织训练者应按照对抗双方的身体素质、身高、体重较接近的原则,安排组织遇抗训练。但为了提高受训者遇抗训练的效果,也可安排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优于自己的对手进行遇抗训练。

条件遇抗训练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提高受训者的防卫控制技能,让受训者在身体和心理上慢慢适应遇抗环境,逐渐增强实战技能和实战心理素质。同时也可避免在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长期没有对抗性练习的枯燥训练,提高受训者学习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综合遇抗训练法

条件遇抗训练能使受训者在一定条件限制下进行实战练习,随着受训者条件遇抗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组织训练者可以放宽条件限制,让受训者在多种防卫控制技术下进行综合遇抗训练,如拳、腿、摔、擒、控综合遇抗等。在警务实战中警察使用武力可能会遭到犯罪分子的提前觉察、反抗或破坏,可根据对方反抗的动作以及警察与对方位置关系,灵活变换防卫控制技法,直到制止、制服。此遇抗训练法旨在培养受训者在实战对抗的环境下随机应变的战术与意识,以提高警务实战中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可逐步提升受训者防卫控制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

在进行综合遇抗训练之前,可组织受训者学习观看散打、泰拳、摔跤、柔道、综合格斗等竞技比赛视频资料,培养受训者实战对抗、顽强拼搏的意识。但我们培养的是警察的实战技能,应要求受训者不能受竞技体育打点得分等竞赛规则的限制,一切警察武力的使用必须依法、合理、有效。同时要对禁击部位做明确规定,对综合遇抗训练所用护具要提供保障,以确保受训者的安全。

(三)模拟遇抗训练法

模拟遇抗训练是指以真实的警务实战案例为素材,在类似真实的条件和环境下,模拟当时的执法场景,来检验受训者运用警务技战术的实战能力,通过不断的模拟遇抗训练,来提高警察安全防卫意识和实战能力。

在组织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进行模拟遇抗训练,根据案情设置场景,在“实情、实景、实警”中,让受训者身临其境地面对执法阻力、压力、暴力抗拒及未知的危机,结合警察执法程序,贴近实战进行模拟遇抗训练。受训者在这些模拟的场景中进行遇抗训练,在一定心理压力环境下、较大强度对抗负荷下的防卫控制技能遇抗训练,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实战性,从而可真正地、切合实战地提高受训者的警察防卫控制实战能力,亦符合公安教育训练贴近一线、贴近实战的要求。

遇抗训练除锻炼学员对所学防卫控制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外,自身的综合执法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法律意识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总之,警察防卫控制课程实施中进行遇抗训练是十分紧迫且必要的,在受训学员具备一定条件因素基础上,根据其学习阶段能力水平,紧贴实战,有针对性地进行各阶段遇抗训练,对于提高受训者在遇抗环境中的警务实战能力,保障警察自身安全,培养良好的警察职业精神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1]郑卫民.浅论警察徒手控制与防卫技术的训练原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4):62.

[2]黄伟强.警察遇抗控制方法研究——“香港遇抗控制训练课程”的学习反思[J].公安教育,2012(2):35-38.

[3]张洋.2010年至2014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伤亡22870人[EB/OL].[EB/OL].(2015-04-10)[2016-02-1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04-16/7210640.shtml.

Police Defense Control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ation in Resistance Training Research

Zhao Feng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ublic Security Police,Anhui Hefei 230031)

The police defense control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eets resistance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police actual combat ability,so that students will have the confidence,legal,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police defense control technolog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In resistance training the spirit of"practical,practical and guiding ideology of combat service",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police defense control course.

police defense;control;police;resistance training

DF34

A

1671-5101(2016)02-0111-03

(责任编辑:孙雯)

2016-02-25

赵锋(1981-),男,安徽巢湖人,安徽公安职业学院警体部讲师,体育硕士。

猜你喜欢
警械受训者警务
法律视角下警察使用警械武器的问题及对策
论警察武器警械使用的思考
——评《公安民警警械武器使用训练教程(试行)》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环球警务专访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人民警察合法用枪关键点研析——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理解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四个条件的内容及其关系——对《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九条的阐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