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岂能“一时性起”

2016-03-19 13:12张育维
党政论坛 2016年7期
关键词:金点子脑袋矛盾

○张育维



群众工作岂能“一时性起”

○张育维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问题“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三拍干部”已被批评许久,但在具体工作中,仍有那么一部分人随性而为,结果所定事项难以操作、无法落实。

面对群众,不能一厢情愿思考问题,你认为的“金点子”,可能到了群众那里就变成了“馊主意”。我们讲要以群众“同意不同意、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如果群众都反对了、反感了,那么决策还有什么科学性可言?

我们在做决策之前,都要统筹考虑,充分研判多方因素,不能“一时兴起”“率性而为”。有的政策和工作任务,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地方发展和群众利益,由于时间要求紧,无法按程序、按要求、按步骤开展工作,为了能应付过去,基层只能弄虚作假、滥竽充数,导致工作驴唇不对马嘴、笑话百出。涉及诸如扶贫开发、低保核定、支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还会引发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激化村组干部和群众之间矛盾升级,造成基层工作被动。再者,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复杂,不能按期完成被视为“不作为”,如期完成又成了“乱作为”,逼迫基层“在刀尖上跳舞”,久而久之,基层工作人员被压跨一层、处理一些、跳槽一部分,人都没了,还如何谈发展、如何奔小康?

因此,各位领导干部在“拍脑袋”之前,请三思!

猜你喜欢
金点子脑袋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金点子宣传页
富裕一方人,总共得几步?——富口袋、富脑袋,一个都不能少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金点子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看,它有两个“脑袋”
像默哀一样低垂脑袋(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