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文艺创作论析

2016-03-19 16:30范益民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文艺价值观民族

范益民,臧 净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文化视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文艺创作论析

范益民1,臧 净2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文艺创作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文艺历来是社会思潮的晴雨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文艺创作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通过从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必要性、路径及现实意蕴三个方面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创作中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创作;引领;意蕴

针对当前我国文艺领域存在的问题,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继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之后,又一次关于文艺领域的重要讲话,对文艺工作发展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当前的中国正走在百年圆梦的大路上,是一个需要精品而且能产生精品的时代。但这精品只有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才能成为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普照大地,激浊杨清。”[1]文艺创作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兴国魂,关注时代主题、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创作中的导向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必要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文艺创作领域的消解

“虚者,模糊歪曲也;无者,抹杀消除也。”[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虚无、否定的历史,并非是以往的所有历史,而是从特定的政治目的出发,否定某个特定阶段的历史。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否定。对于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来说,革命是诞生新世界的分娩,因而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但是革命的过程是曲折痛苦的,它是对旧事物的“扬弃”,但不可避免的要有旧时代的遗物,对社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了解中国近代史都会多少了解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是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但是,一些文艺创作者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歪曲历史,捏造事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讲:“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3]。其中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恶搞红色经典,红色经典是红色历史的载体,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有的文艺创作者却无视历史事实,以一种调侃轻蔑的方式来对待红色历史。譬如,被恶搞的《沙家浜》,其内在的革命主旋律彻底被异化与颠覆,众所周知的抗战妇女代表人物被丑化为“潘金莲”式的反面人物,党员郭建光也成了不敢担当、不负责任之人,经典革命人物的形象荡然无存。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扰乱了广大群众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无形中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二)市场经济对文艺创作领域的冲击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气”[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领域成效卓著,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利益结构等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把物质利益的实现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没有做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局限性,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背离的社会问题。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下,文艺创作领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文艺创作中,出现了功利主义,金钱成为文艺创作者衡量价值的标准;忽视了文艺创作的社会效益,没有把文艺创作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严重腐蚀了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等等。基于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年连出“禁令”,涉及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等。这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迷失。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引领文艺创作

(一)灵魂之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进行了阐释,这三个层面都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文化土壤。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国家的治理者已经看到了富强对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性。管子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则易治也,贫民则难治也。”[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本质的是文明,古往今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还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践行爱国主义的英雄更是数不胜数。由此可见,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的凝练和升华。文艺创作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精神,追求真善美。只有这样,文艺创作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抒怀。

(二)创作旨趣:以人民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就是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准确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人民属性。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3]。文艺创作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即使身处逆境,但仍然为广大劳苦人民奔走呼号。文艺工作者要有人民情怀,坚持德艺双馨,通过自己的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群众的喜乐悲欢,深入反映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历史上的屈原、杜甫……他们都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来反映广大百姓的疾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所指出:“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3]。人民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离开人民的现实生活,文艺创作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根之木。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规律,文艺创作才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三)时代展现:以创新为动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把文艺看成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文艺创作具有时代性,要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习近平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3]。具体的历史的文艺创作,要反映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存在。文艺创作要真实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生活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文艺创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持原则,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文艺作品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创新是时代之呼唤,也是时代发展之要求,也是文艺作品生命力之所系。与时俱进不仅要求文艺创作具有时代性的特征,还要求文艺创作具有创新性。但是创新必须要尊重历史,这要求我们要正视历史,牢记“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6]的道理。例如,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主要描述了经历“文革”一代革命家的转折。这部电视剧敢于面对历史,敢于突破和创新,把历史事实还原于大众,这是对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最好的纪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文艺创作的现实意蕴

(一)理论关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积极提倡的文艺精神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正如他们所说:“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7]。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以关注现实为主,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2014年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即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3],不仅重新表明了文艺创作的立场,同时也科学地阐释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的时代特征。文艺创作必须结合具体的新情况,在学习借鉴世界各个民族优秀的文艺成果后,不忘自己本土文化,一个民族文化最根本的认同就是对价值观的认同,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认同。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结合了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后,在中国的新发展。

(二)价值旨归:增进和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8]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五位一体”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9]文艺创作是文化创造的重要形式,文艺作品是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艺创作要以民族文化为根本,离不开民族文化这个母体。在全球化的今天,面临多元文化冲击,文艺创作要对自己民族文化有认同感,应当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对于人类来说,文化差异是最本质的差异,政治、经济回答的是“你是怎样的民族”,而文化回答的是“你是谁”。一个抛却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就是一个迷失的民族,不知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就是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创造出好的文艺作品是文艺创作的责任,用更好的文艺作品来增强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我国的文艺创作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要铸造高原,也要再造高地。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时候要展现时代精神,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统一,使文艺创作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象化、通俗化,让“正能量”一直传递下去,共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凝聚全体人民群众的“最大公约数”,更好地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推全面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1]颜玉.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体现在文艺创作中[J].红旗文稿,2014,(22):25.

[2]梁柱,龚书铎.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10-15.

[4]《管子·治国》.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0.

[6]龚自珍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1.

[8]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61.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2.

〔责任编辑:宋洪德〕

I03

A

1002-2341(2016)06-0069-03

2016-10-08

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体价值培育——以温州市为例”,项目编号:Y201432742;安阳师范学院2013年校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B01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SZ-094

范益民(1981-),男,山东招远人,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高校网络德育及民族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艺价值观民族
我的价值观
1942,文艺之春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多元民族
□文艺范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