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及措施

2016-03-19 16:35福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低碳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经济性常态效益

林 风(福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及措施

林 风(福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财政投资项目对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政府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引导、推动和调控能力。因此,财政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及措施十分重要。本文试图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经济性及措施作一些探讨和思考,以期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提高财政投资项目效益。

新常态;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措施

引言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遭遇自身的拐点,经济增速由高速下降为中高速已经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时代,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速度向质量转变,追求更为稳定的发展。从“十三五规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也可以看出,未来中国主要围绕着“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行发展。对于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也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下投资增速下降困境,如何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提高财政投资项目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

1 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的必要性

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降趋势越发明显。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551590亿元,同比增长10%,创2000年来新低,前值为10.2%。对于财政投资项目而言,也必然需要面对投资增速下降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时代,集中政府财力办大事,更需要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不再是过去粗放式、高资源消耗及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简单高速增长,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精细化比较、选择、充分论证下的可持续性发展,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谐统一,有效避免了过去经济高增长过后却又要回过头治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国家正花大力化解各行业过剩产能的大政方针下,体现在财政投资项目上就更需要加强经济性选择,避免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不仅要注重经济方面的效益,还应注重社会及环境效益;不仅要关注投资本身产生的效益,而且要关注该投资对地区经济、就业、环保等各方面的贡献率;不仅要考量项目当前的综合效益,更要以长远眼光考量项目未来的综合效益。

2 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存在的问题

(1)财政投资项目的专业比较广,从造价角度就包括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园林绿化、水利等专业工程,衡量项目经济性的差异性较大,对具体的经济性选择很难做到细化和量化。而且随着科技进步,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项目经济性选择也随之变化。更重要的是财政投资项目很大一部分属公共设施项目,而针对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往往并非投资项目考量的重点。

(2)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是经济性选择的起始环节,这一阶段对项目的投资效果和项目运行后的整体效益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影响。然而部分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存在欠缺专业性经济性分析和选择情况下,盲目上马项目。违背项目的基本规律和客观科学规律,必然会出现一些项目浪费和结果效益不高的情况,甚至可能会造成质量安全方面的严重问题。

(3)财政投资项目设计阶段的浪费现象,部分项目设计方案更多考虑的是安全性和美观性,而不注重合理性和经济性,导致“肥梁胖柱”和“超标准设计”;有的设计时故意留下“空间”,给后期施工变化预先埋下伏笔,不必要的浪费使项目的经济性大打折扣。

(4)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中责、权、利划分不清楚,相关监督和制约制度不够完善,很容易形成财政投资项目实施单位行为的不规范。比如为了追求自己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导致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和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发生。

(5)财政投资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随意变更现象,随意变更施工设计方案导致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和增加。

(6)财政投资项目资金拨付环节未进行严格的审核管理,无效支出、盲目支出造成造价失控等行为,导致项目经济性下降。

3 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措施

(1)建立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数据库,科学合理地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分类,监测、收集、项目资料,分析计算历史标准值,作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在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投资方案的优化论证。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气候、资源储量及配置、环境、人文条件等存在差异,财政投资项目决策必须在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从自身基本条件、国家需要、市场前景、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经济性分析与选择。

(3)在财政投资项目设计阶段应严格审查设计功能与决策要求、设计投资规模与计划投资规模之间的契合度等。据统计,设计阶段所产生的费用开支只占工程项目整体造价的1%,但是项目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度可高达80%左右,是工程项目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性并非考量重点的公共设施项目,更要严控设计阶段,注重合理性和经济性,避免“超标准设计”,对设计方案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要及时作出改善。对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既不能“喜新厌旧”也不能“因循守旧”,设计不仅要考量项目当前的综合效益,更要以长远眼光考量项目未来的综合效益,充分进行经济性论证比选,使设计方案合理、经济。

(4)在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中除了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外,还应转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传统观念和政府职能,引入诸如“代建制”、“PPP”和“交钥匙”等新的项目管理模式,既能保障财政投资项目建设,又能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经济持久稳定发展。

(5)在财政投资项目实施阶段,从工程变更环节严控成本。做好施工图前期审查工作,尽量减少变更。必须进行设计变更的,应坚持先测算分析比较,然后按程序进行审批,克服设计变更的随意性,避免不合理支出的发生和增加。

(6)财政投资项目资金拨付环节应强化审核管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工程项目进度款拨付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根据项目施工实际进度,签证变更确认情况,结合合同条款对应付进度款做出及时准确的确认,使项目资金的配置运行更加科学有效。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民间金融资本投入到政府性投资项目中,实现其筹资多元化,提高财政投资项目资金效率,提升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

4 结束语

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选择并非简单的 “低价优先”、造价低廉为原则,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信息采集与监测、决策、设计、实施、项目管理、财政资金拨付以及多元化筹资等方面进行财政投资项目的经济性选择,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经济性、提高财政投资项目效益。

[1]谢 科.谈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J].山西建筑,2012(7).

[2]汪建平.财政投资项目事前评审工作优化性探讨[J].港澳经济,2014(23):32~33.

[3]郭日民.关于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监管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8).

[4]张维凡.新常态下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方向选择[J].西部财会,2015(10).

[5]陈千钧.关于提高代建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师,2011(11).

[6]张劭懿.浅谈财政投资项目的会计核算方法[J].科技视界,2013(20).

F812.45

A

2095-2066(2016)32-0213-02

2016-11-2

猜你喜欢
经济性常态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讨论如何提高建筑电气设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